ZKX's LAB

投身扶贫终不悔,沪滇协作结硕果

2020-10-20新闻12

【导语】一场沪滇协作,将彩云之南善洲故里施甸和上海紧紧相连;一场脱贫攻坚战,让山海心手相牵。众多来自大城市的有志青年放弃了舒适的都市生活,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奔赴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直播带货现场)

【解说】来自上海闵行区的张海燕就是其中的一员,一个永远微笑、乐观、身体有着无限潜能迸发的有志青年。2018年8月,张海燕主动报名到施甸开展为期3年的援滇工作,任施甸县委常委、副县长,负责沪滇扶贫协作的相关工作。

施甸县县委常委 副县长 张海燕

作为一个上海的干部,能够参与到脱贫攻坚战当中,个人感觉是非常幸运的。想为施甸做一点事情,一个就是能不能让施甸的老百姓都能够共享到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成效,能不能把我们的项目在每一个村都能够开花结果。另外,让我们施甸的这个扶贫协作的工作能成为全市乃至省里面的亮点、特色的项目。

【解说】到施甸之后,张海燕迅速借助闵行区域化党建平台,筹措党建专项资金,并通过实施沪滇扶贫产业项目,助力姚关镇山邑村打造优秀党建示范村。

【解说】由于平时工作太忙,张海燕总是牺牲周末到各乡镇督促项目落地和建设进度。终于, 2018年度至2019年度的所有项目于2019年完成并通过审计验收。上海市投入施甸县各类帮扶资金1亿多元,每年的资金增长速度都在30%以上,资金项目已覆盖所有乡镇和贫困村。

【解说】为了增加当地的造血功能,张海燕致力于通过招商引资和消费扶贫来形成产业扶贫的长效机制。成立了全资的云南中磊石业,让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

云南中磊石业董事长 许从华

县委、县政府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来解决这个历史遗留的问题。我们下一步要开足马力进行生产,把我们施甸的产品输送到全国各地。

【解说】通过沪滇扶贫协作平台,建设2000多亩鲜食豌豆绿色高质高效产业扶贫核心示范基地。投入300多万元沪滇扶贫协作资金,分别在水长乡、何元乡建设了冷库,冷库租金用于建档立卡户的分红和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投入500多万元沪滇扶贫协作专项资金,在姚关镇实施野鸭湖旅游扶贫项目。2019年11月,野鸭湖湿地被保山市文化和旅游局评为3A级旅游景区。投入1000多万元,分别在姚关镇和水长乡实施中草药种植基地项目。

水长乡中草药种植就业扶贫示范园负责人 杨国勇

我们基地目前种植面积130多亩,然后大棚面积是15亩左右。我们去年一整年的用工工次是达到3000多工次,然后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是40%左右,去年一整年的劳务支出是20多万元。

【解说】在“挂包帮”工作中,张海燕担任了水长乡战区副指挥长,并挂包3个行政村,每周留出足够的时间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调研,开展交心谈心。

【解说】在教育帮扶方面,张海燕通过沪滇扶贫协作平台,让上海的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公益团队为施甸捐资助学。

【解说】在医疗帮扶方面,积极对接“孙楠·重塑未来”专项基金会,为施甸肢体残疾患者实施免费矫治手术;帮助施甸县137个村卫生室配置医疗设备,为当地群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施甸县县委常委 副县长 张海燕

刚来的时候碰到最大的困难就是对当地的情况不熟悉、不了解,然后感觉到工作可能有点无从下手。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到基层去调研,跟干部,跟群众面对面地接触,知道大家真实的想法,目前最迫切的需求,然后来确定我们工作的重点,来完成好我们沪滇扶贫协作的这些项目。

【解说】2020年1月,张海燕被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评为“2019年度沪滇扶贫协作劳动竞赛活动先进个人”。

施甸县县委常委 副县长 张海燕

下一步的工作就是要“走出去”和“引进来”。一个是要带领当地老百姓走出去,到沿海地区去发展,去就业,去学习,去培训。第二个走出去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包括电商等等把我们施甸的一些优质的农特产品走出施甸。第二个大的方面就是“引进来”,第一个就是把上海的一些好的企业,一些优秀的管理理念引进来。第二个就是把沿海地区的一些客源引进来,发展好我们当地的旅游业。通过产业的角度使当地有更好的一个造血功能,来发展乡村振兴。

【编后语】当扶贫成为一种情怀,奉献就是最幸福的事。或许,这就是张海燕内心最深处的信仰与追求!也许,时光真的健忘,但施甸大地会记住每一个来过的人。

记 者 段晓波 赵家东

施甸县融媒体中心

本期编审:杨 磊

#扶贫#就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