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把奶奶箍好,我背你去上学!”一大早,秋雨淅沥,余翠兰照例背着孙子陈子健去上学。
今年13岁的陈子健,家住湖北黄石市黄石港区花湖街道天方社区,目前在花湖小学读四年级。
陈子健出生时,因早产缺氧,导致脑瘫。他还有一个双胞胎弟弟,弟弟脑瘫症状相对较轻。当时家里经济困难,将主要财力和精力放在救治弟弟身上。经过多年的康复治疗,弟弟病情大为好转,目前已就读至初中二年级,学习还成绩不错。
陈子健出生不久,父母离婚,母亲随后离开了家,照料陈子健的重任完全落到奶奶余翠兰的身上。
2010年,市残联开始实施0—6岁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工程项目。3岁的陈子健在残联的资助下,开始进行康复治疗。
余翠兰每天白天带陈子健到黄石妇幼保健院进行康复治疗,晚上则在家里训练他手足的协调性和力量等。
经过10年的康复治疗和训练,目前陈子健智商相当于7龄童,基本能扶物行走、用勺吃饭、自己穿衣。
在照料陈子健的过程中,余翠兰不知遇到过多少困难事,其中的心酸只有她自己知道。这期间,她患过几次大病,先后做了胆、肾手术,但每次未痊愈,便不得不拖着病体照顾孙子。
有一天晚上,余翠兰正在卫生间洗澡,陈子健突然在外大小便。她自己没洗完,只得胡乱套上衣服,出来照护孙子大小便。
余翠兰和老伴原住大冶农村,两人都没有退休金。大儿子(陈子健的爸爸)在大冶中医院上班,每个月工资维持2个孩子的学习、生活、康复费用紧巴巴。余翠兰和老伴每月靠在广州市工作的小儿子接济2000元生活。
陈子健上学后,每天早上余翠兰做好早餐让陈子健吃,吃完后把他扶到轮椅上,用轮椅推到1公里外的学校。到了学校再将他从轮椅上扶下来,从一楼背到四楼教室。中午放学再背回家,中途还要去招呼他上厕所。下午,再把他推到黄石中心医院进行康复训练。
“陈子健虽然发育不如正常儿童,但身高已超过1.3米,体重超过40公斤。现在背他上楼非常吃力;教室在四楼,每爬一层楼梯,我都得歇一会儿。”身体瘦弱的余翠兰喘着粗气说,“我今年71岁了,身体大不如从前,上半年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床上躺了两个月。”
看到陈子健学习比较吃力,去年,花湖街道残联工作人员联系湖北师范大学的志愿者,利用周六、周日休息时间,上门为陈子健辅导功课。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结束后,黄石港区残联为陈子健配备了适合其身材的宝宝轮椅,方便他上学和生活。
花湖小学为了方便陈子健上学,破例让余翠兰8点送到学校,错开上学高峰,上楼就不拥挤。
班主任黄老师特意将陈子健座位安排在第一排。谈到陈子健的学习,黄老师说:“跟健全学生相比要差一些,但他很努力,特别是语文课,老师讲故事的时候,听得很认真。这些年多亏他奶奶,每天上学、放学的接送,风雨无阻,陈子健也没有无故缺课。”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寒来暑往,13个春秋,4700多个日夜,余翠兰几乎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这个孙子身上。
虽然陈子健还不能像健全孩子一样学习、生活,学习成绩也跟不上趟,但看到孙子一点点进步,余翠兰颇为欣慰。
“世上只有奶奶好,有奶的孩子像块宝。投进奶奶的怀抱,幸福享不了。世上只有奶奶好,没奶的孩子像根草……”前年,陈子健在黄石二医院儿童康复中心举办的“六一”文艺汇演上,演唱了改编歌曲《世上只有奶奶好》,打动了众多观众,也让余翠兰留下了幸福的泪水。
“在我的有生之年,希望能看到子健生活能够自理,学门技术,独自生存下去。”余翠兰捋了捋满头银发,满怀期待。
“十几年如一日照顾着残疾的孙子,这真是中国好奶奶啊!”天方社区的居民及花湖小学的师生都这样感慨。
(新闻追踪)
“中国好奶奶”感动万人心
最近,一条《71岁“中国好奶奶”余翠兰背脑瘫孙子上学》的新闻打动万千网友。当地许多部门纷纷前往黄石港区天方社区余翠兰老人的家,上门看望、慰问老人,对老人十几年如一日关爱残疾孙子、背孙子上学的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
黄石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陈敦强,副理事长刘小芳,前往余翠兰老人的家,送上慰问金,询问老人目前的生活情况,称赞老人是一位了不起的奶奶。并表示,今后如有政策方面的救助一定优先给孩子安排。黄石港区残联理事长张丽霞,也前往老人家中慰问,送上慰问金,安慰老人坚强面对人生,共同克服困难。到余翠兰老人家中慰问的还有花湖街道办事处相关人员、天方社区工作人员等。大家纷纷称赞余翠兰老人是“中国好奶奶”。
“我之前大病过几次,做过多次手术,还摘除了一个肾,如今的身体每况愈下。”老人说,现在每天背孩子上学很是吃力,明显感觉力不从心了。
但令老人更为担心的是:她将来有一天离开人世了,残疾的孙子怎么办,谁来照看?这成了老人心中的一块病。“我只希望我能多活几年,多照顾孙子几年,让他少受些苦。”老人哽咽着,半晌说不出话来。
在一旁的孙子陈子健,见奶奶伤心的样子,大哭起来:“奶奶您不会死的,您要是死了我怎么办……”
人们在心中祈祷,愿老人健康长寿,愿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