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勤俭节约永不过时:一碗糊 一粒饭 一个鸡腿的故事

2020-10-20新闻32

原标题:勤俭节约永不过时:一碗糊 一粒饭 一个鸡腿的故事

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时代在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也在改变,但有些东西却历久弥新,就算曾经被短暂遗忘,依然能在某一个时刻被唤醒。

近日,记者采访了出生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和21世纪初的三代人,听他们讲述一碗糊、一粒饭和一个鸡腿的故事。

收割水稻。熊武 摄

“40后”李奶奶

吃不饱的日子就靠一碗糊

20世纪50年代,刚诞生不久的新中国还未从创伤中恢复,便遭遇了三年困难时期,距今虽已一个甲子的时光,家住眉山城区大石桥街道的李钰平老人却至今记忆犹新。

“那时候我才十一二岁,家里有3个兄弟姐妹,我是老大,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天吃的东西,大人把仅有的一点米拌着红薯、瓢儿菜、青菜煮成一锅汤水糊糊,菜多米少,他们自己还舍不得吃,就吃糠粑粑、红苕叶、软雀儿。”

回忆起当年的日子,李奶奶有些激动。“哪像现在的生活这么好,那时候十天半个月吃不上一顿整米饭,肉更是半年一年才吃得到一回,米、面、油要票才能买,都是限量的,一家人全靠母亲去山上开荒种菜。”

李奶奶说,农村的日子更不好过,枇杷树皮、榆树皮、榆树叶、灯笼草、浆猪草、胡豆苗……只要是能吃的都吃。没有肉就逮蚱蜢,用谷子秆串起烧着吃,或者逮棬子树上的虫烤来吃,但棬子树虫吃多了要中毒。很多人全身水肿,特别是脚肿得厉害。有些人太饿了,走在路上突然就倒了再也站不起来。“有些地方‘舀水不上灶’,没吃没穿,衣服补丁加补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日子苦得很!”

生活困苦,小孩也要帮着家里做事。放学早或者星期天,李奶奶都要背上背篼去割马草、牛草、猪草,捡煤炭花儿卖了贴补家用,每次一大背篼只能换几毛钱。

“日子真的苦,每口吃的,每件用的,都惜着用。”李奶奶说。

从艰苦年代走过来的人,“勤俭节约”四个字已经深深烙印进他们心里。他们会捡孩子不穿的旧衣穿,会吃完孙儿碗里的剩菜剩饭,会为各种浪费现象叹息、呼吁,也会对子女严格教育。

让“光盘”成为一种时尚。记者 周华 摄

“70后”刘女士

小时候掉一粒饭就会挨打

采访刘女士,是在一个秋日晴朗的中午。走进刘女士家,她正在将打包的剩菜剩饭挑出来喂狗。“今天亲戚们小聚,吃完见有剩的就顺便打包了。”刘女士说,聚餐打包是她一直以来的习惯,亲戚朋友们以前不以为然,现在也开始跟她学。

“我勤俭节约的习惯是从小被爸爸打出来的”,刘女士笑着说,“小时候物资还不像现在这么丰富,米饭是不缺了,但肉却不是顿顿都有。新衣服要过年或者换季才买,那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因为有肉吃、有新衣服穿。”

回忆过去,刘女士打开了话匣子。“那时候的餐馆很少,去餐馆里吃饭的人也少,家家户户都是在家做饭吃。”小时候,刘女士经常陪着母亲去粮站买米买油,然后一起扛回家,“每次我都喜欢倒米,把一袋米倒进米桶,哗啦啦的声音很好听,一粒米都不能掉出来,还要把袋子尖角里藏着的米抠出来,保证一粒不剩。”

“家里餐桌上的菜很简单,一份炒素菜一碟泡菜就可以下一顿饭。鸡蛋、牛奶、肉都是稀罕物,妈妈偶尔会买来打一顿‘牙祭’,剩菜剩饭永远不会倒掉,热了又热直到吃完。”她说。

刘女士的父母都是从困难时期苦过来的人,非常节约,对刘女士从小就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比如吃饭不能掉饭粒、碗里的菜不管喜不喜欢必须吃完、离开房间随手关灯、洗完手水龙头要拧紧……而年幼的刘女士经常会忘记,于是就招来一顿“爆炒栗子”或者“笋子炒肉”。

“刚开始也委屈,但父母会给我讲当年他们艰苦的日子,会告诉我这些东西多么来之不易,有父母的榜样教育,慢慢地就养成习惯了。”刘女士告诉记者。

直到现在,刘女士这些习惯都如影随形:在单位食堂吃饭,不管味道如何,打进餐盘的饭菜一定吃完;在外面聚餐,剩下的菜也会打包回家;在家里,她不仅自己做到“光盘”,还要求家人一起“光盘”。

20世纪70年代,虽然已走出了困难时期,物资依然比较匮乏,特别是在广大农村,有很多像刘女士一样的人,他们对父辈的艰辛感同身受,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他们愿意践行勤俭节约这个优良传统,并将之发扬和传承。

让“适量”成为人们就餐的共识。记者 张丹梅 摄

“00后”陈宇航

忘不了那个鸡腿和那张笑脸

出生于2005年的陈宇航,目前在眉山城区的一所中学读高中。近日,记者趁着他放归宿假的空档,听他讲述了一个鸡腿的故事。

陈宇航小时候,家里的长辈会常给他讲以前艰苦时期的故事,但他从小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想要什么就买什么,对那些故事没什么感觉。

“小时候肚子从来没饿过,家里随时都有吃的,爷爷奶奶生怕我饿着,每天除了正餐,要弄很多东西给我吃。”陈宇航说,不合口味的食物吃一口就不吃了,谁劝也不听。“鸡蛋只吃蛋黄,面包只吃最里面一层,最不爱吃蔬菜和水果……”陈宇航向记者历数他曾经的坏习惯。

“年纪小,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也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对。”陈宇航说,“直到10岁那年的寒假发生的一件事,让我发生了改变。”

2015年寒假,陈宇航跟着妈妈到洪雅走亲戚。出发时正好经过一个炸鸡店,妈妈就买了一盒炸鸡。他在车上把喜欢的鸡翅和鸡块吃了,鸡腿吃不下了。“那个村挺偏远的,当时车只能开到山下,刚下过雨,脚上全是稀泥,有些地方是妈妈抱我走的。”陈宇航说,“提着袋子很不方便,我想把鸡腿扔了,但妈妈不许,就只好一直提着。”

到了亲戚家,有一个和他差不多大的孩子一直盯着陈宇航。“他穿的衣服很单薄,而且不太合身,感觉不是他自己的。”陈宇航的妈妈告诉他,这是表弟,表舅和表婶出去打工了,家里就剩表弟和他的爷爷奶奶。“他一直盯着我手里的袋子看,我就把袋子递给他。他打开后的表情我永远也忘不了。我说‘给你吃’,他一下就笑了。”表弟看见炸鸡惊喜又羡慕的表情,让陈宇航记忆十分深刻,自己经常吃的食物,原来对一些人来说是多么奢侈。

随着年龄渐渐增长,陈宇航开始去琢磨长辈嘴里的那些故事,通过网络、电影了解那个时代,也了解更多和“饥饿”“资源”相关的讯息。“饥饿离我们并不遥远,如今全球有近7亿人正在挨饿,我们有什么资格浪费食物呢?”陈宇航说。

如今的陈宇航,已经改掉了挑食的坏习惯,在学校就餐看见有同学浪费还会上前制止,看见有水龙头滴水也会去拧紧。“能做一点是一点,如果学校组织这类的宣传活动,我也会积极参与。”陈宇航说。

改革开放以后出生的孩子,对“饥饿”两个字几乎没什么概念,他们大多无法感同身受,无法去体会物资匮乏年代的人们的经历和遭遇。像陈宇航,还能因为一个特殊的偶然事件去改变看法,更多的孩子,要怎样去帮助他们找到这个“点”?敬请关注系列报道下期。

【短评】

居安思危 勤俭节约须践行

□知微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水平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五谷丰登,生活富足,人们渐渐不用为吃不饱肚子而担忧。但随之而来的餐饮浪费现象令人痛心!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

据最新数据显示,全世界目前有近7亿人遭受饥饿;过去五年,饥饿人口持续增多;新冠肺炎疫情更威胁1.32亿人的食物及营养安全。触目惊心的数据给全人类敲响了警钟!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任何时候都应当牢记曾经的苦难,居安思危,做到有备无患。我们都应当把勤俭节约当作传家宝,抵制“舌尖上的浪费”,以奢靡、攀比为耻,以节约、打包为荣,带头开展“光盘行动”,在单位吃工作餐适量取餐,外出就餐吃多少点多少,参加聚会剩余饭菜“兜着走”,在家用餐不仅不浪费,还要树立勤俭节约的好家风,为子女做好榜样。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从自身做起,一个人影响一片人、带动一群人,这个看似不起眼的举动,乘以14亿人就是壮举。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践行勤俭节约,永不过时!

素材来源:眉山日报 本期编辑:文明眉山编辑部

#鸡腿#勤俭节约#故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