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滨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为充分激发全市校企合作的潜能、产教融合的效能、实业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创富强滨州建设的新引擎、新增长点,滨州市委决定实施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城市建设工程。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中央、省委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启动了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面对重大机遇和有利条件,我们必须紧抓不放、顺势而为。”滨州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改革办副主任李殿祥介绍,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滨州市“稳”“保”压力较大,需要积极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人才支撑推动产教融合,以数字经济赋能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驱动实业发展,不断培育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现在我们正处在产业链重塑的‘关键期’、新业态新模式的‘爆发期’,也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机遇期’,要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只有做好产教融合文章,育好用好高素质人才,才能抓牢抓实创新创业,为未来滨州高质量发展积淀人力资源和产业资本。而且这也是推动富强滨州建设全面起势、整体成势的内在要求。”李殿祥说,落实“六问八策”,践行“七富七强”,必须直面实体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中的难点、堵点,走产教融合之路,通过建设“双型”城市,破解难点、疏通堵点,为加快建设富强滨州奠定坚实基础。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滨州市将以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联盟为重点,创新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构建服务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
逐步完善人才培育体系 推进科教强市
渤海科技大学是滨州人民非常关心的重点项目,据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学勇介绍,渤海科技大学是市委确定的“五院十校N基地”建设的重点项目,参照西湖大学办学模式,定位为公办共建,以科研创新为特色的世界一流的精品工科大学,通过产学研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前沿领域的工程师等创新型、复合型高端产业人才。“学校在前五年筹办期内暂设定累计联合培养本硕博学生不低于2000人、累计招募副高以上教授600~800人的基本目标,远期目标为本硕博在学5000人,专业设置按有关规定报批。”
为推进科教强市,滨州市积极在创新平台建设上纵深推进,构建“五院十校N基地”全域创新体系建设。目前,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已完成35家机构签约,魏桥国科研究院先后孵化“魏桥国科(滨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科轻金(滨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加速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现已完成3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签约落地和3个研发项目的投资决策;7个研究中心除新能源研究中心外,其他6个中心均已确认合作院所,或已开展科研合作。并发挥以“两院”为核心的渤海科创城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县(市、区)建设10家以上标杆式新型研发机构,引进和培育N个不同模式、不同路径高水平“四不像”新型研发机构,积极构建“1+10+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同时,滨州市聚焦“十强”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优化职业教育结构,以使院校区域布局、专业结构与现代产业发展匹配程度明显提高。到2021年,每所职业院校至少设置2个与产业发展高度匹配的专业,每年培养1.3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聚力科技创新驱动 为经济转型升级赋能
无论产教融合还是实业创新,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与引领,滨州市聚焦十强产业,聚力科技创新驱动,实业兴市、服务活市,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做深度文章。
今年4月份,滨州市印发了《滨州市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方案》,实施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培育计划,分两个批次推荐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50家,比上年增长47.06%,预计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
据滨州市科技局副局长李朝晖介绍,今年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40.36%,较2019年提高9.36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61%,增速列全省第2位。邹平高端铝材成功获批2020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据滨州市发改委党组成员陈新友介绍,今年5月,省发改委公布了山东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入库名单,滨州有10家企业入围,占全省入库企业的7.05%,列全省第6位。
“滨州市将持续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建立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和培养机制,加快推进产教融合型企业、产教融合联盟建设。到2022年,培育100家市级产教融合型企业、30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3家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围绕‘十强’产业,培育10个产教融合联盟,积极争创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李殿祥介绍。
据了解,“双型”城市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已被写入滨州市“十四五”规划和《滨州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据初步统计,目前纳入市“十四五”规划的产教融合类项目49个,总投资1596亿元;纳入市黄河流域规划的产教融合类项目25个,总投资930亿元,这些项目涵盖了文化教育、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实业发展等领域,是全市推进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城市的重要支撑。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姜斌 通讯员 王金浩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