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主动爱学习的孩子,都有善用“稀缺原理”的父母

2020-10-20新闻6

在我们微信后台,有粉丝来“诉苦”:孩子已经上二年级了,做作业总是很拖拉,一会要喝水,一会要上厕所,每天写到11点。只要看书就萎靡不振,只要玩就精神百倍……不管是自己亲自逼着孩子学,还是请最好的辅导老师,孩子就是对学习提不起精神。自己的工作压力本来就大,孩子这样的表现让自己倍感焦虑。

其实,这也是很多家长们共同的烦恼。很多时候,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喜欢用“强制性”措施用力把孩子往自己期望的方向推,结果越是用力,孩子就越反抗。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借用人性中“稀缺性原理”,减弱或者消除那股强制的力量和意识,孩子反而会主动走上我们期望的“跑道”。

稀缺原理可以用:物以稀为贵来解释。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水与钻石的稀有性争论,水很便宜,一颗钻石却很贵,为什么呢?因为钻石比水稀有。事实上,钻石真的很稀缺吗?钻石刚开始的确很稀有,但随着世界各地钻石矿的开采,钻石资源储量充足。由于钻石商控制钻石出市的节奏,将囤积的钻石一点点投放市场,才保证了钻石的价值,这便是人为制造稀缺性带来的效果。

生活中的稀缺原理更是无处不在。

如果我们注意观察,就会发现,越是稀缺的东西,越受人喜爱,越受人追捧。

比如楼下超市搞促销活动,我总要去逛一圈,把需要的和还不那么需要的东西都买回来,要不然活动时间过了就没有最优惠的价格。

比如朋友开的咖啡店,每天给第一个来店的人免费赠送咖啡,如果有人想免费喝到咖啡,他就会一定成为第一个到店的客人。

比如给1-2岁的孩子喂饭,孩子淘气不肯吃,如果有另外一个孩子假装也要吃,父母再稍加一句:“不吃哥哥就都吃完了”,孩子马上就要抢着吃。

再比如,我们父母学院的父母课程,之前是全部免费提供给家长学习的,后来改为“3日内可见”,更加激发了家长们的学习热情,用户量也比之前成倍数增长。(关于这个课程,文尾再做介绍。)

“稀缺性原理”也可以很好地引入到教育之中,父母可以试着把没什么吸引力的事,去变成孩子需要争取的稀缺资源,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出孩子的积极性。

举一个真实的案例。朋友的孩子7岁,在家里是一个家务小能力,有经验的爸妈都知道,孩子做家务刚开始只是把洗碗拖地当作游戏好玩,玩着玩着就没兴趣了,根本不能持久。这位朋友另辟蹊径,把做家务设置成需要争取的VIP权利。他们全家通过玩桌游的方式,赢的人有机会成为清洁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要负责分工,还要对团队伙伴(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的工作进行考评。这个办法很有效,孩子不仅能做好自己的事,还力所能及地帮助做一些家务活,并且长期担任家庭领导职位。

我深受朋友的启发,将“做家务变成孩子主动争取的稀缺资源”做了拓展和延伸,用在孩子主动学习上,同样有效果。

孩子的阅读习惯培养得不是很好,不喜欢主动看书,但是他喜欢我给他讲故事。我想如果我强迫他每天阅读,势必他会产生逆反心理;如果我每天给他读书,时间长了,势必他也会产生厌烦、怠倦的心理。

我的做法是:把亲子阅读变成一个需要他争取的稀缺资源。

有的时候,我故意对孩子说:“今天太累了,没精力给你讲故事了,暂时取消一天。”

孩子会不满地说:“那我什么时候能听?”

我说:“这样吧,如果我们动作都快,该做的事情都做了,睡觉前还有时间的话,就争取讲一个。”

为了争取到这个听故事的机会,孩子就会主动早点写完作业,每每给他多讲了一个时,就像占了很大便宜,美美地睡去了。

还有的时候,我对孩子说:“我们玩一个游戏:石头、剪刀、布,如果你赢了,今天继续讲故事;如果我赢了,今天不讲了。”

每当孩子赢了,就兴奋无比,听起故事也更专注,因为这是他自己争取到的机会。

慢慢地,孩子争取到的阅读时间越来越多,随着识字量的增加,能自主阅读的书也多了,也逐渐体验到阅读的乐趣了,到最后真正喜欢阅读不知不觉中代替了对稀缺性的追求,顺理成章地培养了对阅读的习惯。

越是很难得到的东西,孩子就越想要得到它,并且他还会付出相应的努力跟代价。

如果把孩子当做用户,把想要孩子要做的事当做产品。强求孩子购买,他可能会直接走人,但如果你有意制造出供不应求的状态,用户反而会产生强烈的购买欲。这就是商业中的“饥饿营销”。

所以,当你希望孩子主动学习,与其成天督促、强迫他去学,不如致力于让学习成为他眼里的稀缺品。

你可以和我一样在时间安排上制造稀缺性,也可以在学习形式上安排稀缺性,还可以在学习资源上制作稀缺性。

总之,如何让学习成为稀缺品,是见仁见智,各显神通的事情。

也许你会说,那是你家孩子傻,我家可精着呢,又或者说,这招只适合蒙低年段的孩子,大孩子一眼戳穿。

我想说,没有一种万能的方法适用于每一个孩子,或者每一个教育情境。比起这种方法的实操层面,更重要的是领悟到一种教育思路。

当孩子的表现偏离我们的预期,是一味的说教,强行拉回轨道,还是先帮助孩子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

当孩子不愿意配合父母,是一味粗暴地指责孩子,还是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调整教育策略?

当孩子遇到成长上的难题,是让孩子独自面对,还是有耐心,有方法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养育一个孩子需要面临的问题还有很多,没有人能时刻给我们合适的处理方法,我们需要自己去学习,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平衡自己的焦虑和坏情绪,以及如何把孩子养育得更好等等,赶快加入亿童父母学院.父母课程的学习吧,在这里,你能找到育儿问题的答案,和40万父母共同成长。

教育孩子的王道,是执着地"栽培"自己。敬重那些勤奋好学、不放弃自我成长的父母,这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