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行一业总关情∣刘桃源:用科技之光照亮燕中的希望之路
近年,马水镇燕中村扶贫成果亮点频出,2017年水稻高产创建基地喜获丰收, 2018年高档优质稻试种成功,2019年水稻、油菜新品推广成功,当地养殖产品“干麻拐”在衡阳市电视台“魅力乡里味”档目登台亮相……曾经的省定贫困村正转变为希望的田野,村民们在身为高级农艺师的驻村扶贫队队长的带领下,用科技之光驱散贫困的阴霾,开创新时代的农村新生活。
身负使命奔燕中
2017年3月,已55岁的耒阳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刘桃源,带着时代的使命——脱贫攻坚,来到马水镇燕中村,任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科技特派员。
马水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主要种植水稻和烤烟。马水镇燕中村温光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但由于地处偏远,基础设施落后,2014年被评定为省定贫困村。
刘桃源来到燕中村,便把自己“钉”在村里,吃住在村里。他一面履行第一书记的职责,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党支部“五化”建设,宣讲十九大精神,推动村党组织“强身健体”;一面履行扶贫队长的职责,走访摸排村里贫困户情况,制定燕中村脱贫攻坚规划蓝图;一面履行科技特派员的职责,白天在田间地头调研,指导村民生产,晚上开设课堂,讲授水稻、油菜、烤烟栽培技术等。
科技之光耀燕中
在一位高级农艺师的眼里,燕中村,这是一片散发希望之光的土地,这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深入研究燕中村的自然环境后,刘桃源决定在落实各种帮扶政策外,选取“三种三养”科技扶贫举措:种水稻、油菜、烤烟,养鸡、鸭、鹅,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帮助村民走上可持续的农业发展之路。
在刘桃源的指导和带动下,2017年,燕中村水稻高产创建基地千亩一季稻喜获丰收,平均亩产600多公斤,同比亩增产50多公斤,创历史新高。贫困户阳少华家3亩一季稻平均亩产高达750公斤。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2户196人种一季稻100多亩,收获稻谷6万多公斤,总产值15万元,每亩纯收入700元,比计划每亩增收100多元。2017年,全村建成了烤烟、水稻、养殖三个产业扶贫基地,年产值接近千万元。示范推广优质水稻、油菜等中高档农作物品种12个,培养科技示范户21户。当年,燕中村退出贫困村行列。
2018年6月,刘桃源全程指导村民谢小建试种8个晚稻品种共20亩,10月中旬进行测产验收,其中高档优质稻玉针香、湘晚籼17号平均亩产450公斤。试种取得成功,加快了燕中村高档优质稻产业化开发,促进粮食生产发展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更极大地鼓舞了村民的种粮信心。
2019年全村又推广水稻、油菜新品种各2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水稻亩单产最高突破了800公斤。建成了10万只养蛙基地,养殖产品“干麻拐”于10月17日在衡阳市电视台“魅力乡里味”档目登台亮相。全年村级集体收入达到了10.9万元,比上年几乎翻了一番。
曾经困于农业的燕中村,今因农业焕发出勃勃生机。
赤子之心献燕中
刘桃源的用武之地不仅是党建、科技、扶贫领域,他还开展村务监督,写新闻通讯稿,为贫困户做心理辅导、义务为群众办事……渐渐地,他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眼中的党建指导员、村务监督员、政策讲解员、科技特派员、心理辅导员……他成了“十员”队长。
村里贫困户阳英初家原来很乐于享受扶贫保障政策,“眷恋”“贫困户”这个身份。在刘桃源和阳英初的结对帮扶人、市委副书记邱小兵的劝说鼓励下,渐渐地,阳英初一家人积极劳动,自力更生,尝到了劳动带来的快乐和喜悦。2017年阳英初一家人均纯收入过万元,顺利脱贫。2018年阳英初家庭总收入突破10万元,人均纯收入2.3万多元。如今,阳英初已成为了勤劳致富示范户。
曾经,村里有句歌谣,“有女莫嫁燕中村,十里八湾路难行”。2017年以来,刘桃源为村里争取项目资金1200多万元,建成标准卫生室1个,移动通信塔1座,自来水工程1处,合格校2所,硬化公路6公里,清淤固坝骨干山塘13口,改造电网18公里,新建机耕路2000米,改扩建渠道2500米,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村里水稻、烤烟、养殖3个产业扶贫基地和1个农产品加工基地能带动200多名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2020年贫困户产业纯收入年人均1350元。
尽人之长,尽地之优,顺应自然,呵护绿水青山,发展可持续的农业产业,让村民甩掉穷“帽子”,实现长久奔小康,是刘桃源这个扶贫队长、科技特派员的初心和使命。如今,燕中村51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刘队长帮我们把脱贫致富的路都铺好了,我们今后只要自己努力地走下去,就不怕了!”村民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已在耒阳农业战线工作35年的他,荣获过衡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衡阳市农业丰收一等奖。2005年被评为高级农艺师,2007年加入省农学会,2008年被选为衡阳市农学会种子分会副会长。2019年被评为衡阳市优秀科技特派员,2018年刘桃源荣获“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原本老家在衡阳县的刘桃源,在燕中村驻村3年多了,1000多个日夜晨昏在为这片土地所思所想,为这片土地付出,他已把这里当成第二故乡。他认为,扶贫就要有视驻地为故乡、视群众为亲人的情怀,才能懂这片土地,为之奉献。不太会摄影的他,拍下了一张燕中村霞光中的照片,他说这是“希望的燕中”。(王颖)
责任编辑:陈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