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一正在采访金牛区对口支援工作队员
陈伟达(左一)正在了解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情况 陈伟达供图
次仁绒波装运蔬菜
来自青海的蔬菜商正在与产业园接洽采购事宜
短短两年多时间,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拔地而起,成了当地乃至石渠县脱贫致富的标杆
奔腾的金沙江从青海进入四川后,一路穿山越岭来到甘孜州石渠县洛须镇正科乡,突然变得平缓而安静。这里三省交界,隔江相望的是西藏江达,溯江而上便是青海玉树。这里地势平坦,水草丰茂,绿树成林。就在这迥异于印象中的雪域高原的地方,在巍巍雪山脚下,坐落着一个气势磅礴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邓玛农业观光产业科技示范园,只见成片的果蔬大棚,一排排一行行,连绵不绝,让每一位到访者都不禁在心里喝声彩:好一个石渠“小江南”!
石渠县虽然有扎溪卡美丽大草原,有青藏高原珍贵的生态宝库湖群湿地和珍稀动物,让无数人向往。但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空气中含氧量不到内地一半、一年四季刮大风、年平均气温零下1.6℃的恶劣条件,又令人望而却步。当地人形象地称这里一年只两季:冬季和大约在冬季。高寒导致蔬菜水果种植成为难题,恶劣的自然环境让石渠县一度被称为“生命禁区”。
“以前我们主要就吃三样菜,土豆萝卜和白菜,还要技术过关才种得出来。现在好了,有了这个产业园,就是在大雪封山的时候,我们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了。”在园区蔬菜库,村民次仁绒波一边熟练地开着叉车运送蔬菜,一边兴奋地告诉记者。
据介绍,现在园区这个地方以前就是个撂荒地,短短两年多时间,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就拔地而起,成了石渠县脱贫致富的标杆。
【讲述·我的受援故事】
苦恼
曾经大量的果蔬只能从州外运送
“来尝下我们的草莓。”随手摘下一颗鲜红饱满的草莓,绒波笑着递给记者。接过草莓未及品尝,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轻轻咬上一口,唇齿间顿时充满了独特的酸甜味,让人回味无穷。听到记者称赞,绒波自豪地说,“这是从云南引进的蒙特瑞草莓,在高原种出来,味道更好!”
“西藏客商就要来进货了,大家赶紧摘菜、打包装车!”随着石渠太阳部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万绪一声招呼,各路人马立即忙开了。
俄拥、康珠和工人们忙着采摘,次仁绒波将蔬菜分级打包,然后启动叉车将一袋袋蔬菜水果稳稳地装运上车,动作娴熟,有条不紊。“除了开叉车,我还会开货车,主要负责拉货、送货,每月工资4200元,遇到加班还有加班工资。”说起现在的工作,绒波言语中洋溢着满满的幸福。
初秋的石渠已经“大约在冬季”,绒波身后46个整齐排列的冬暖式大棚俨然一道靓丽的风景,各种蔬菜在棚内蓬勃生长,蔬菜库里刚收摘的番茄、草莓、青椒、萝卜等琳琅满目。万绪告诉记者,寒冷的自然条件让很多果蔬在石渠难以生长,当地群众日常需求的果蔬大量来自州外。“为了解决这个多年的难题,早在20年前,石渠县就开始谋划自己的蔬菜基地,但是由于缺资金缺技术缺人才,一直没办成。直到在包括金牛区在内的对口支援单位的帮助下,才完成了多年的夙愿。”
欣喜
建起冬暖式大棚,种出来的果蔬品质好产量高
难题是如何破解的?“靠的就是这个冬暖式大棚!” 万绪带记者走进恒温大棚,只见大棚内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着温度湿度等重要数据,“特殊材料制作的恒温大棚,解决了高原大多数时候气候寒冷的问题,加上高原上光照充足,土壤无污染,种出来的蔬菜品质好、产量高。”
“金牛区不仅投入800万元建设资金,还定期请成都农科院的专家来作技术指导,解决了很多果蔬在高寒地区生长的技术问题。”万绪颇为感激地说,在邓玛观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运营中,金牛区协助石渠引入了成都国飞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公司派出10余名各类专业人才,对园区进行专业化运营管理。
“这种方式一方面保证了国资控股属性,另一方面又实现了园区的市场化运作。相当于为石渠建了一支‘永不撤退’的专业扶贫队伍。”金牛区第五批对口支援工作队领队张正强介绍,园区建立以来,产品种类已由6类拓展到18类,番茄等8个农产品通过绿色产品认证、草莓等4个农产品通过有机转换认证,累计销售果蔬肉食345万吨,建成的124个194亩蔬菜大棚均为订单式生产,不但缓解了当地群众吃新鲜蔬果的问题,产品还远销青海、西藏和成都、康定各地,极大提振了石渠脱贫奔康信心。
此外,生态园还以“公司 合作社 土地流转 农户经营”的管理模式,农户通过合作社与园区签订协议,入园务工挣工资,土地流转收租金,资金入股获分红,直接惠及周边3个村,同时还有19个贫困村采用“飞地模式”入股产业园。园区先后共解决589人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7人,人均工资收入在3000元-4500元/月,累计兑现工资共计859万元。
自豪
不仅能吃上新鲜果蔬,还能在园区实现稳定就业
“脱贫攻坚工作,金牛区做得非常细致,他们还协调培训经费,帮助我们培训村民,让他们成为拥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能够在园区实现稳定就业。”正科乡党委书记益西多吉满怀感激地说。
次仁绒波正是在园区稳定就业群体中的一位。绒波父母腿脚不便,家里是建卡贫困户,他早早就开始外出放牧牛羊,后来又到玉树、邛崃等地打工,由于缺乏技术,只能到建筑工地打杂工。
“去年7月,我正在邛崃做活路,接到村支书打来的电话,喊我快回来,说可以到产业园来上班,还要专门培训我们,我当时就高兴得很。”说到这里,绒波露出孩子般的笑容说,当时他刚结婚不久,一想到回家来既可以照顾父母妻子,又可以打工挣钱,心里就像吃了蜜一样,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往家赶。
如今,绒波不仅自己有了稳定的收入,比他小几岁的弟弟也到园区上班,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每天下班我们都要带点菜回去,作为内部员工买菜都有优惠。”绒波说,吃上了种类丰富的水果蔬菜,妻子笑称她的皮肤都比以前水灵了许多。
【心声·我的驻村故事】
金牛区第五批对口支援工作队石渠县真达乡傲一村驻村队员陈伟达:
在全省海拔最高的地方坚守
陈伟达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刚来的时候,生活极为不便。首要的是自然环境恶劣,高反严重、呼吸困难,接踵而来的还有停电、停水、停网络,寒冷刺骨的冬夜里,穿着棉衣盖着厚棉被还冷得瑟瑟发抖。
当过兵,参加过抗震救灾的陈伟达不为困难所动,克服了身体的不适和生活的困难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中。第一件事就是走村入户,了解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由于语言不通,工作推进缓慢,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于是陈伟达找来藏族小学生扎西彭措当翻译,利用各种机会入户走访调查,全面了解情况。不到一个月,他就走遍了全村125户,面对面交流369人。从此,全村人都知道:村里来了个汉族驻村干部。
通过入户调查,结合国家扶贫政策,一幅产业扶贫项目规划的蓝图逐渐清晰。陈伟达的构想是这样的,石渠县牦牛数量巨大,当地群众在饮食上对牦牛肉的需求也很大。于是他大胆设想,把生产销售风干牦牛肉作为产业发展项目,利用产业资金,建设风干牦牛肉厂,集体劳动,利润分成,促进贫困群众增产增收。
为了为风干牦牛肉厂选址,陈伟达走遍了全村每一条路,困难挡不住他的脚步。有一次,陈伟达在考察牦牛肉厂选址的路上,车子陷入路边泥坑里,任凭他想尽各种办法,车子还是纹丝不动。眼看天色渐暗,陷车处距离村子有二十余里,附近林子里常有野兽出没,陈伟达不禁害怕起来。村民们发现天已经这么晚了,驻村干部还没回来,担心他有什么危险,就沿着车辙步行二十余里的泥泞山路一路寻来。找到陈伟达时,村民紧紧拉着他的手,一声“达哥,您受苦了!”让陈伟达不禁鼻子一酸,不是因为自己陷入困境,而是因为村民的这一声问候。
村民的真诚促使陈伟达更加努力地工作,他多方协调,筹备项目资金,找专业人员设计施工,厂建起来了。经过一年多的运营,风干牦牛肉厂经济价值达200万元,年纯利润约7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5000余元。陈伟达还自筹资金40余万元,为村民修建了超市和浴室,筹资10万余元,建立了“爱心书屋”等。
在全省海拔最高、交通最险、条件最差的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石渠县开展对口支援工作,陈伟达收获颇丰,如今他黝黑的皮肤中有了几分高原红,当地群众都亲热地称呼他“朗杰伟达”,那是他为了方便和群众交流,给自己起的藏族名字。
【对口支援·实事说话】
除了邓玛农业观光产业科技示范园,金牛区还投入330万元助力石渠县建成国家级4A景区“邓玛湿地公园”,每年吸引游客近万人,带动全县旅游业营收1.3亿元;2019年,金牛区又追加1259万元建设“唐蕃风情小镇产业园”,将邓玛观光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与龙溪卡生态果园、邓玛湿地公园、金牛藏庄等金牛援建项目整体纳入风情小镇产业园建设,打造“一日游三省、吃住在洛须”的精品旅游线路。其中洛须镇龙溪卡生态果园项目由金牛区投入100万元建成,每年为龙溪卡村集体经济创收约30万元。
2020年,金牛区又投入100万元,在真达乡真达村建立百亩黑青稞良种繁育基地。通过筛选种植及改良,得到适合洛须片区栽种的黑青稞品种,让牧民学会种植技能,从单纯的放牧转变为种养结合。
加大对教师的培养,为教育发展积蓄内生动力。金牛区邀请了15批次58名石渠县教育系统的干部教师到金牛区进行系统培训学习,帮助培养了一批名师、名校长。同时,组织了22批名师讲学团,共计249人开展短期送培送教活动,还选派80名思想素质好、教学水平高的优秀教师,给石渠县教师队伍进行为期1—2年的支教帮扶。
截至目前,金牛区教育援助石渠县资金达769.9万元,用于提升石渠县学校的硬件设施;援助物资389.94万元,用于学校餐宿、办公设备、实验器材等提档升级。同时,设立金牛教育基金专项帮扶项目,对388名石渠贫困家庭学子给予1000—4000元的奖励补助。
对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金牛区整合对口支援医疗队、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及“传帮带”专业队伍等医疗对口支援资源,组建“石渠县健康扶贫联合工作组”,积极开展健康扶贫。先后派出67名医护人员到石渠县开展支医工作,接收石渠县77名医疗人员到金牛区学习培训,选派15名医务人员开展结对帮扶。
据统计,金牛区累计向石渠县各医疗机构捐赠110万余元的医疗设备和物资;建成石渠县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协助石渠县23所乡镇卫生院完成达标建设;捐助110万元车辆设备,建成“流动医院”,实现全县基本医疗服务全覆盖。
【记者手记】
高原不惧艰辛 缺氧不缺精神
“眼睛上天堂,身体下地狱,精神回故乡”,对于对口支援干部的这句玩笑话,在石渠县的采访中,我们有了切身的体会。刚到石渠,雪域高原反应就显示出它的威力——头昏脑涨,整夜无法入睡。
“高原反应在这里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们这批对口支援队员刚到石渠县,就有好几名同志住进了医院。”金牛区对口支援工作队队员们说,“即使现在大家也不敢说完全适应了这里的气候,有时回到成都几天时间,再上高原同样还会有高原反应。”
“高原的条件确实很艰苦,但是看到群众一天天过上好日子,我们心里也就充满了成就感。”对口支援原则上只选派45岁以下的干部,但是两年前已经49岁的周勇,却多次主动请缨,他说街道的其他干部家里有孩子需要照顾,而他家的孩子已经上大学了,可以无牵无挂地上高原。作为副领队,大雪封山的季节,当地很多居民都投亲靠友去了,他依然坚守在石渠。
“金(牛)石(渠)”情牵,“生命禁区”变了样。在石渠县城有个标志性的雕塑:一头金光闪闪的牦牛,高昂的头颅指向成都。“牦牛被称作‘高原之舟’,黑色的牦牛被塑成了金色的形象,就是‘金石’情谊的见证。”当地居民告诉记者。(成都日报记者 孟骅 赵一 摄影 吕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