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学生家长,今天我们健康科普的主题是“家有“准胖墩”,如何远离肥胖”。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身边到底有多少准胖墩?如何判断自家孩子的体型是否正常?最后是重点:如何吃动平衡远离肥胖。
根据2015年国家权威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超重率是9.6%,肥胖率是6.4%,城市儿童的超重肥胖率显著高于农村儿童,和十年前比较,比例均翻了一倍,也就是10个学龄孩子中有1个体型是超重的。再说说北京市的最新数据:北京中小学肥胖检出率为19.5%,其中10%出现脂肪肝。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究竟是什么让这些祖国的花朵变成了小胖墩,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
作为家长,肯定特别想知道每个阶段孩子的体型发育是否是正常的,在这给大家普及一个指标:体重指数BMI,它是用孩子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m的平方,BMI也常用来判断成人的体型,但儿童的标准范围与成人不同,学龄儿童BMI标准值根据性别和年龄分得特别细,大家可以用关键词“7-18岁儿童青少年BMI标准”进行检索,来简单比对孩子是超重还是肥胖或正常体型。以10岁男孩为例, BMI在14.5-19.5为正常,低于14.5为消瘦,22.5kg/m2以上为肥胖,介于19.5-22.5之间为超重。
接下来我们说说如何让孩子远离肥胖,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容,给家长朋友们以下四条建议:
1、让孩子认识食物,学习烹饪,提高营养科学素养。
这也就是德智体美劳五大教育之外的“食育”。学龄儿童时期是学习营养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营养健康素养的关键时期,了解和认识食物,学会选择安全的食物、烹调和合理饮食的生活技能;传承我国优秀饮食文化和礼仪,对于孩子自身健康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三餐要合理,规律进餐,早餐要吃好。
具体来说,一日三餐的时间应该相对固定,做到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早、午晚餐的进食量和能量配比可以是1:2:1.5。早餐要保证有谷薯类食物提供充足热量,如馒头、花卷、面包、米饭等,要有奶豆类比如牛奶、豆浆、豆腐脑等,也应该搭配肉蛋类比如一个鸡蛋或几片酱牛肉等,新鲜果蔬也是早餐不可缺少的,时间紧张的早餐,可以将果蔬放在上午的加餐点来吃。需要强调的是学龄儿童每天要喝奶300ml以上,还需要足量喝水,以白开水最佳,6-10岁儿童每天800-1000ml,11-17岁儿童每天1100-1400ml,运动出汗较多的情况需增加饮水量。
3、 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具体要做到以下五点:合理选择零食、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不偏食节食和暴饮暴食,合理选择快餐,不饮酒。对于零食,要求孩子做到“选对零食,吃对量,吃对时间”健康的零食包括:应季水果、能生吃的新鲜蔬菜、奶类及奶制品、原味坚果、全麦面包、麦片,根茎类蔬菜如红薯、山药、土豆、玉米等也可做零食。油炸、高盐、高糖的食物以及过渡加工的包装食品比如辣条、夹心饼干、糖果等不建议做零食。零食的量不宜过多,不能替代正餐,正餐前后30分钟内以及睡觉前30分钟不宜吃零食。
对于含糖饮料的认识大家已经不陌生了,其中大量的单糖类成份是孩子肥胖和龋齿的罪魁祸首,因此尽量少喝或不喝含糖及碳酸饮料,更不能用饮料替代饮用水。容易让家长忽视的是鲜榨果汁,不论是奶茶店里诱人的鲜榨芒果汁还是家里自制的纯果汁,均不建议长期替代完整水果来给孩子吃,第一是热量和含糖量在鲜榨过程中浓缩了,一杯果汁轻松喝下了几个水果的热量,容易导致肥胖,其次,完整水果中的膳食纤维被丢弃了或者结构被破坏,影响其在人体中的健康作用,鲜榨的过程中也有损失了部分的维生素。所以,鲜榨果汁尽量少喝,如果喝可以用水适当稀释。
对于超重或肥胖的孩子,要避免盲目节食或采用极端的减肥方式控制体重。作为家长要尽早发现和纠正孩子的偏食、挑食行为。具体可以用调整食物结构,增加食物多样性,增加孩子食物制作参与度等方式,提高孩子对食物的接受程度。
4、 积极开展身体活动
对于活动量的要求,建议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比如跑步、游泳、打篮球、跳绳等。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避免空腹运动,饭后1小时在进行运动,运动中和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量,建议将孩子的运动生活化,比如上下学步行、参加家务劳动、充分利用课间活动或体育课时间等。雾霾天或空气污染严重时,可在室内进行不明显增加呼吸和心率的运动,协调性和平衡性练习等。
最后给大家总结一下儿童青少年合理膳食远离肥胖的总原则:在保证正常生长发育的前提下,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能量食物的摄入,做到食物多样,适当多吃粗杂粮、蔬菜水果豆制品,同时纠正不良饮食行为,合理安排三餐,避免过多零食和含糖饮料。同时逐步增加运动频次和强度,养成运动生活化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