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没有时钟,人们也能够准确的知道时辰,早期的历法、时间用的是十进制,《隋书·天文志》记载:白天的五个时间节点是朝、禺、中、晡、夕,晚上的五个时间节点是甲、乙、丙、丁、戊,而夜晚的五个时间节点,逐渐转变成夜间安全巡逻时的附加授时节,称五更,即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
到了西周,我国的历法逐渐稳定为一岁十二个月的概念,以日作岁,采用十二时辰划分一日,十二时辰的十二个时间节点,为十二时,汉代时期命名为夜半(换日点)、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随着经济的进步,人们生活的多元化,改用十二地支来表示,晚上11点为子时、凌晨1点丑时、凌晨3点寅时、早晨5点卯时、上午7点辰时、上午9点巳时、中午11点午时、下午1点未时、下午3点申时、傍晚5点酉时、晚上7点戌时、晚上9点亥时。
古时,一更是晚上戌时一刻,二更是亥时三刻,三更是子时,四更是丑正二刻,五更是寅正四刻,俗语有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啥意思?有何讲究?里面大有学问。
一更,日落西山,在田间劳作的劳动人民已经回家休息,这时人们无需关心太多事情,可以尽情放松自己,即使照明没有如今发达,人们也能够找到自己的娱乐方式,或者与亲朋好友一番畅谈。
亥时,正常作息中,人们开始上床睡觉,古时有专门敲锣的人,在这个时候不再是提醒大家“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而是提醒大家“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子时,夜色凝重,周围一片安静,人们都进入了睡梦中,古时,人们认为这个时候,鬼魂开始出来活动,因而人们常不在这个时间出去活动,基本在床上鼾睡了。
四更,已经到了后半夜,,正是人们睡得最沉的时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贼人开始出来偷东西,因而又称“狗盗”,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答<箭镞>》中写到:“闻有狗盗者,昼伏夜潜行。”
五更,天色渐亮,家中的鸡开始“喔、喔、喔”叫,人们纷纷从睡梦中醒来,迎接新的一天,为新的一天劳作奔波。#时辰#历法#汉代收藏
古时,一更是晚上戌时一刻,二更是亥时三刻,三更是子时,四更是丑正二刻,五更是寅正四刻,俗语有说:“一更人,二更锣,三更鬼,四更贼,五更鸡”啥意思?有何讲究?里面大有学问。
一更,日落西山,在田间劳作的劳动人民已经回家休息,这时人们无需关心太多事情,可以尽情放松自己,即使照明没有如今发达,人们也能够找到自己的娱乐方式,或者与亲朋好友一番畅谈。
亥时,正常作息中,人们开始上床睡觉,古时有专门敲锣的人,在这个时候不再是提醒大家“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而是提醒大家“关门关窗,防偷防盗。”
子时,夜色凝重,周围一片安静,人们都进入了睡梦中,古时,人们认为这个时候,鬼魂开始出来活动,因而人们常不在这个时间出去活动,基本在床上鼾睡了。
四更,已经到了后半夜,,正是人们睡得最沉的时候,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贼人开始出来偷东西,因而又称“狗盗”,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答<箭镞>》中写到:“闻有狗盗者,昼伏夜潜行。”
五更,天色渐亮,家中的鸡开始“喔、喔、喔”叫,人们纷纷从睡梦中醒来,迎接新的一天,为新的一天劳作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