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肠题凑”是一种墓葬形式,流行于秦汉时期,特别是西汉那段时间特别多,现在出土的黄肠题凑大部分都是西汉时期的。
黄肠题凑的解释
黄肠题凑,简单来说就是在墓主人棺椁周围摆上黄心柏木,这个柏木的摆放是树桩的内心向着里面。这里所采用的黄心柏木一般都要经过加工,削成正方形的柱子,然后截成一米左右的长度,最终摆出来就是一米厚木头围墙的样子。
我们看木头的摆法已经可以想象,这种墓葬是非常耗木头的。如今发掘的黄肠题凑墓葬里,有些使用了二万多根黄肠木!如今我们看到一些古柏树的高度也就20米左右,除去树顶那一段细树干,能使用的估计也就15米左右。二万多根黄肠木,每根长度约为1米,那也需要1300多棵这种参天古柏,而且必须是黄心的!
东汉以后为何不再使用黄肠木?
关于这个问题,有人说是因为黄心柏木越来越少,所以才放弃了这种材料。
柏树的成材时间确实长,但是50年的种植时间还是可以达到直径20厘米要求,西汉有些黄肠题凑使用的黄肠木厚度也只有10厘米左右。因此我认为,如果东汉的皇帝需要黄心柏木来做黄肠题凑,还是可以现实的。只是当时这种墓葬方式已经落后,有更先进的材料代替——黄肠石。
《后汉书》记载:“方石治黄肠题凑,便房如礼。”
从史书记载可以看到,东汉以后的帝王放弃了黄肠木,改用黄肠石。在定县北庄的汉墓里发现,该墓采用石头代替黄心柏木摆出了“黄肠题凑”的造型,使用的“黄肠石”多达4000多根!这些黄肠石被加工成长约1米,厚为25厘米的方形柱,然后层层叠放摆成一个凑石墙。
结束语
黄肠题凑从西汉的黄肠木转变到东汉的黄肠石,主要原因还是石头比木头更为坚固,对于墓室的安全更加有保障。
古代皇帝对于皇陵的要求很严格,特别是在防盗墓贼方面更是下了不少功夫,从商周时期的石棺,到后来的黄肠题凑,最后还发明了“顶门器”来封闭墓门,这些都是为了阻止盗墓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