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日有天下者,非都中原不能控制奸顽。”
在明朝历史上,明太祖朱元璋和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一样,有着“衣锦还乡”的小农意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明太祖朱元璋主持修建了中都,中都的存在,不仅反映了当时帝王的思想,而且明朝时期中都的营建与罢废,更是明初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明朝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明初建都的多次选址,使得朱元璋对于中都的选址做出了错误决策,与明中都的“营建”直接挂钩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正式登基,历朝历代的首任君王登位之时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在何处建都的问题。明太祖朱元璋是在应天就皇帝位的,在众多的城市中,朱元璋最钟意的就是应天这个地方。
一方面是因为应天这个地方有朱元璋当吴王奠定的宫阙,另一方面应天这个地方可以成为他发展自身势力的基地,所以就成为了朱元璋选作都城的要选。
在明朝政权建立以前,当时关于建都的讨论就初见端倪。因为朱元璋身边的人都是一些淮西子弟,他们大多数人都十分留恋故土,更希望朱元璋能够将都城建在靠近家乡的应天。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儒士并不同意这一做法,他们认为如果将都城建在应天,根本起不到防御的效果。都城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虽然应天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经济条件也不错,但是如果从军事角度来考虑的话,应天这个地方的劣势十分明显,应天的位置比较偏于江左,在作战是并不适合调动军队,针对这个问题,就有大臣提出了新的建议,他们认为应该将都城建在汴梁,也就是后来的开封。在《明太祖实录》中曾有一段文字记载了朱元璋建都时大臣们提出的建议:
“古者皆谓召天下者官成中上,汴梁宋故都,劝上定都。”
当时为了确保建都的安全性,朱元璋曾亲自来到开封地区,实地考察当地的环境,虽然朱元璋这个地方地处中原地区,地理位置也是相当的优越,但是又感到这个地方无险可守,是一个“四面受敌”的地方,于是决定实行古已有之的两京制度,即应天和开封同为都城。
但是就在做出决定的第二天,元顺帝就携带后妃、太子逃奔塞北地区,这个时候,如果还将开封定为都城就是很不明智的选择了。
这个时候,又有人提出了将都城建在临濠建都的建议。临濠建都,和应天与开封相比,虽然没有那么优越的条件,但是也还是很好的选择。在《明史》中载:
"今建业,长江天险、龙虾虎踞,江南形势之地,真足以立国。临濠则前药准,以险可待,以水可清。”
但是自古就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传统,更何况是帝王说出口的话,开封已经确实不适合做都城了,于是乎,朱元璋就下令,建都城于应天,中都顺势建于临濠,中都建设由此开始。
二、过分繁重的劳役,导致营建中都过程中“厌镇”事件频频发生,使得明中都的“罢废”愈演愈烈
洪武八年三月的时候,当朱元璋得知中都的营造快要完成的时候,决定亲自前往“验工犒劳”,而当明太祖朱元璋兴致勃勃的到达临濠之时,却发生一件事情,这件事情的发生,直接惹恼了身为帝王的朱元璋,成为后来中都罢废的导火线。
视察过程中,明太祖朱元璋在来到中都的奉天门时,碰巧看见服役工匠的“厌镇”事件,“厌镇”在古时又叫压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巫术,对自己讨厌或者是厌恶的人进行诅咒,他们就会得到报应,这个事件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工匠们对工役繁重劳动的强烈不满。
原来,为了修建中都,明朝政府从各地征调了大量的人力,这些人大多数专业工匠,除了这些专业工匠,参加中都修建的还有几十万的士兵、普通老百姓和囚犯。而且为了修建中都,明太祖朱元璋还派遣了大量的官员来监督中都的修建,在《中都志》中曾载:
“诏于临濠造金吾、左右羽林、左右虎贲、左骁骑、左王新宫时 石燕山护卫、神策、雄式,兴式、广武、英武、武德、鹰于分散。”
从简短的文字中,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于修建中都的重视程度。
参加中都建设的工匠、军士、罪犯的生活苦不堪言,叫苦连连。大量的征用人力,直接导致了许多家庭不得不妻离子散,百姓哀声怨道。
在这些人中间,待遇最好的要算军士了,官府有时候还会他给们一些棉袄和粮食,但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生活在不比其他人好太多,至于待遇最差的罪犯,处境就更加悲惨了。
这些军士、工匠、民夫和罪犯的心里,都有一股强烈的不满情绪,于是他们就在朱元璋视察的殿脊上搞了传说中的“厌镇”法,发泄心中的不满。
朱元璋在遇到这种事情以后,立即下令“杀尽”那些搞厌镇法的人,闹得人心惶惶。然而,朱元璋依然没有认识到严酷的劳役给这些人带来的深重苦难。许多人因此受到牵连,被迫入狱,甚至是遭受到非人的待遇,最后惨死。
久而久之,一些地方开始爆发起小的起义,虽然反响不大,但是却给刚刚建立的明朝政府提了一个醒。
在受到警醒以后,朝中一些大臣对朱元璋提出了建议,对于多疑的朱元璋来说,这些建议不可能一下子就被采纳。当事情愈演愈烈之时,朱元璋终于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知道了修建中都给百姓带去的深重苦难,大量的征用人力导致了多少平凡的家庭妻离子散,普通的人们饱受分离之苦。
由此,持续了六年时间的明中都建设,就此罢废。
三、从“营建到罢废”,体现出朱元璋治国观念的转变,“修生养息与尚廉”二者并存,不仅稳住了人心,同时也促进了明朝经济的发展
虽然明朝的中都建设只持续了短短六年的时间,但是它却对明朝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第一,明中都的建设,延缓了明朝初期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在明中都刚刚建立的时候,百废待兴,经济残破。尤其是与在元末的战争中,人民的财力消耗一空,平民老百姓的生活极其痛苦,地主榨取老百姓的地租,国库年年亏空。
这个时候修建中都,与朱元璋自己提倡的“修生养息”政策明显是背道而驰的。中都的建设,每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无疑对刚刚建立的明朝政权来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第二,明朝中都的建设罢废以后,使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逐渐走上正轨,以较快的速度发展起来。服役工匠的“厌镇”活动,给明太祖当头一棒,使他渐渐认识到恢复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那些徒有其表的东西,忽视了国家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
“厌镇”事件带给朱元璋的教训,不仅仅是要体恤百姓这么简单,同时也使他痛下决心抛弃乡土观念,并且提倡在各地实行“尚廉”风尚,反对铺张浪费,追求节俭,与此同时,朱元璋还反复告诫朝中大臣们要勤俭节约,这一点,在如今出土的不少文献中,都能发现某些蛛丝马迹,即《明太祖实录》中记载的:
“惟份养性,惟名荡心、居上能俭,可以导俗,居上而侈、必至历民。”
上行下效,君王亲自提倡“节俭”之风,并带头在宫廷中实行,普通的老百姓自然也愿意服从皇帝的这一号召,家家户户将就节约,在民间渐渐形成了一股节俭之风,对于明朝经济的恢复来说,确实是为其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而且,明太祖的这个举措,使得人们在明中都修建过程中积攒下来的不满和怨恨,也随之消退,人们看到了一位仁君的存在。而崇尚节俭这一点,对于后来的朝代,也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尚俭”成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治国理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虽然明中都的建设没有全部完成,但是明中都在建设过程中的规划布局对于后来的许多朝代的都城建设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后来的许多都城的建设中,明中都的规格和布局,都可以作为典范来参考。
明中都的建设,是明朝统治者展现国家权威,渴望“衣锦还乡”心理的重要表现之一,同时它的诞生,也是适应时代发展步伐的节奏。然而,它的罢废,也是统治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即使最后并没有完成建设,它都将给后代的统治者们带去某些影响,或好或坏,都是它存在于历史上的重要表现,始终彰显着它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
参考文献:
《明史》
《明儒学案》
《东京梦华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