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后期时候,蜀国基本上没有什么名将了,能够拿的出手的也只剩下赵云和魏延了。但是魏国却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一点也是魏国能够统一三国的重要原因。
如果说当时的第一大将的话,那么肯定就是张郃了,他一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时间都是在马背上过,用兵手段十分高明,对于地形的利用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起先的时候,张郃并不是曹操的手下,前期在袁绍手中任职,之后袁绍败给曹操,才跟随曹操一起战斗。
在归向曹操之后,张郃的地位并不是很高,在早年时张郃的地位可以说是在魏国武将中垫底的存在。毕竟张辽他们几个人都有自己的军队,并且还有权利镇守一方。而张郃当时还只是一个副将罢了,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夏侯渊死后,他才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让蜀国的孔明十分头疼,而且本国的司马懿也对他十分忌惮,甚至很多次想要将张郃除掉。但是司马懿的手段都是以失败告终,因为张郃这个人并不是有勇无谋之辈,他在谋略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如果我们要给张郃一个准确的定义的话,那么张郃绝对对的起儒将的称呼。
在袁绍与曹操战斗的时候,他就给袁绍提出了很多的计谋,让曹操基本上没有什么收获。在对战蜀国的时候,他在汉中、定军山都给出了很多计谋。甚至在战场上能够轻松的洞悉蜀国将领的计谋,就连孔明的很多计谋都被他轻松识破,从这里我们就能够看出来张郃这个人的才智了。
虽然说在小说中张郃被刻画成了一个有勇无谋的角色,但是就算小说再怎么黑化张郃,都不能影响到他这个人的真正实力。所以在后期的时候,小说作者将张郃描写的十分英勇,甚至在他与诸葛亮之间的对决中,他曾经一个人从万军之中来去如风,并且成功的救出自己的副将戴陵。看了他的这一番表现之后,就连诸葛亮都称赞他才智超人,更是将张郃列为了首先要除掉的目标。
张辽这个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稳重。他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功绩,但是他这个人也没有太大的失误。甚至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如果不是张辽他们几个人有很大的功绩的话,那么张郃当上武将之首也是没什么问题。但是恰恰是因为张郃的才能和他的性格,一生当中都被曹操猜忌,在曹操在世的时候,他基本上没有什么发挥的空间。虽然说曹操称赞他为当代韩信,但是这句话却是有两重意思的。
而他的能力被发掘出来的时间是在曹丕继位之后。只是这个时候张郃的年纪已经比较大了,前半生被主公打压,在后半生的时候好不容易有用武之地了,却被司马跟诸葛孔明两人合力杀死,是在是让人感慨。
孔明第四次北上时,张郃领命去阻击孔明的部队,郑和追击到木门谷的时候,蜀国的援军到来了,就是这个时候,张郃被飞来的一箭射中膝盖,最后战死沙场上。而以张郃的智慧来说,他应该不会犯下这种盲目追击的错误。也确实如此,这次的追击是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进行的,最终也是因此让张郃丢掉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