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的意思如何?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出自宋代苏轼诗《六月二十日渡海》。南荒:这里指海南岛。兹:这,此。意思是:就算在这万里南荒死上九次,我也没有什么可遗恨的,这次。
“九死难荒吾不很,兹游奇绝冠平生”这句话怎么解释? “很”错了,应该是“恨”。解释: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出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北宋 苏轼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创作背景:绍圣元年(1094年),宋哲宗亲政,蔡京、章惇之流执掌朝政,专整元佑旧臣;苏轼更成了打击迫害的主要对象,一贬再贬,由英州(州治在今广东英德)而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州治在今广东儋县,辖境在今海南),前后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还。这首诗,就是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自海南岛返回时所作。作品鉴赏:参横斗转\",是夜间渡海时所见;欲三更\",则是据此所作的判断。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这说明\"参横斗转\",在中原是指天快黎明之时的景象。而在海南,则与此不同,王文诰指出:\"六月二十日海外之二、三鼓时,则参已早见矣。这句诗写了景,更写了人。一是表明\"欲三更\",黑夜已过去了一大半;二是表明天空是晴朗的,剩下的一小半夜路也不难走。因此,这句诗调子明朗,可见当时诗人的心境。而在此之前,还是\"苦雨终风\",。
谁能解释“九死难荒吾不很,兹游奇绝冠平生”这句话 应该是“九2113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5261”九死南荒吾不恨,4102兹游奇绝冠平生。1653[译文]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出自]北宋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是北宋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律诗。1094年(绍圣元年),宋哲宗亲政,蔡京、章惇之流执掌朝政,专整元佑旧臣;苏轼更成了打击迫害的主要对象,一贬再贬,由英州(州治在今广东英德)而至惠州,最后远放儋州(州治在今广东儋县,辖境在今海南),前后七年。直到哲宗病死,才遇赦北还。这首诗,就是1100年(元符三年)六月自海南岛返回时所作。诗中回顾了他在南方流放的经历,表达了他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和旷达豪放的襟怀。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苏轼晚年七律中的绝唱,如何赏析这首诗?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是苏轼晚年七律中的绝唱,如何赏析这首诗? 语出苏轼著名七律《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这是苏轼在哲宗死亡,徽宗上位后,偶遇天下大赦,从海南北归途中所作。时在公元1100年。此时苏轼已经在海南谪居三年,加上之前惠州的三年,一共在岭南六年,比之在黄州的五年,条件更恶劣,职权更小,但诗人心态反而更好,完全达到了他所说“一蓑烟雨任平生”,“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海南三年,苏东坡成了海南文化奠基人。在“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的环境下,他不仅与当地人一起种田、修桥、修路,还兴办学堂,教书育人,使海南不通教化之地,成为文明礼仪之乡。仅在他离开两年后,海南就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个进士。有宋一代,海南共走出进士12人。对于不毛之地的海南,苏轼撕下了人才与文化的种子。后世鼎鼎大名的清官海瑞,就是海南人。苏轼对海南影响之深,以至于处处都能找到他的影子。流传至今的就还有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乃至于东坡话。海南人一直将他看作当地文化的开拓者。由此,我们可知苏轼写这首诗的心绪。“云散月明谁点缀。
谁能解释“九死难荒吾不很,兹游奇绝冠平生”这句话 九死南荒吾不2113恨,兹游奇绝冠平生。5261[译文4102]被贬到这南方边远的荒岛上虽然是1653九死一生,但我并不悔恨。因为这次南游见闻奇绝,是平生所不曾有过的。[出自]北宋 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赏析:纪昀评此诗说:“前半纯是比体。如此措辞,自无痕迹。“比”,即“以彼物比此物”;而“以彼物比此物”,就很难不露痕迹。但这四句诗,却是不露“比”的痕迹的。“参横斗转”,是夜间渡海时所见;“欲三更”,则是据此所作的判断。曹植《善哉行》:“月没参横,北斗阑干。这说明“参横斗转”,在中原是指天快黎明之时的景象。而在海南,则与此不同,王文诰指出:“六月二十日海外之二、三鼓时,则参已早见矣。这句诗写了景,更写了人。一是表明“欲三更”,黑夜已过去了一大半;二是表明天空是晴朗的,剩下的一小半夜路也不难走。因此,这句诗调子明朗,可见当时诗人的心境。而在此之前,还是“苦雨终风”,一片漆黑。连绵不断的雨叫“苦雨”,大风叫“终风”。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诗人在“苦雨终风”的黑夜里不时仰首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