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模量的测定(拉伸法)实验中,为什么用不同仪器来测定各个长度? 拉伸法测杨氏模量是在弹2113性范围内进行的吗5261?试之说明?为什么同是长4102度测量,要分别用不同的量具?1653第一个问题。拉伸法测杨氏模量必须是在弹性范围内进行,必须的。因为杨氏模量的定义就是“杨氏模量(Young's modulus)是表征在弹性限度内物质材料抗拉或抗压的物理量,它是沿纵向的弹性模量,也是材料力学中的名词。1807年因英国医生兼物理学家托马斯?杨(Thomas Young,1773-1829)所得到的结果而命名。根据胡克定律,在物体的弹性限度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值被称为材料的杨氏模量,它是表征材料性质的一个物理量,仅取决于材料本身的物理性质。第一句就说“在弹性限度内”。第二个问题。这首先要说说数据处理里的概念:几个数相乘除时,其结果的位数与这几个数中最少的相同。例如,1.2345678*1.1(=1.35802458)=1.4。杨氏模量公式中,全是乘除的关系。若要求杨氏模量有3位有效数字,公式中任一个数都不能少于3位。式中除金属丝的直径外,都能量出4位数。例如,金属丝长度约半米多,用米尺量是534.0毫米,4位;只有金属丝的直径较小,约半个毫米,用直尺量是0.5,1位;用卡尺量是0.50,2位;用千分尺量是0.500,3位。可见,金属丝的直径必须用千分尺。
请问经压缩试验计算出来的压缩模量和弹性模量有什么关系呢?ANSYS中输入的弹性模量又是什么呢? 通常物2113体受到拉力时产生拉应力5261和拉(长)应4102变,压缩时产生压1653应力和压(缩)应回变,应力和应变的答比例就是物体的弹性模量,简称弹模,弹模是 拉伸弹模和压缩弹模的合称;某些物体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模和压缩弹模是一样的,某些物体拉伸和压缩是不同滴;而且某些物体材料的比例不是直线,是变化的曲线,这个就是材料非线性;因此ANSYS里面区分了线性和非线性材料的弹性模量;最简单的线弹性材料的弹性模量E就是上面说的拉或者压弹模,两个都一样的话,就没区别如果是非线性材料的弹性模量的话,就要具体定义其弹性模量了;
用拉伸法测定金属丝杨氏模量的公式的成立条件是什么? E=8MgLR/π2113d2bY上式成立的条件:① 不超过弹性限度;② θ角5261很小,即4102δL,Y;③ 竖尺保持竖直,望远镜1653保持水平;④ 实验开始时,f1和f,f3在同一水平面内,平面镜镜面在竖直面内。在这个竖直的界面上可以看到各个标数。扩展资料又称杨氏模量。弹性材料的一种最重要、最具特征的力学性质。是物体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用E表示。定义为理想材料有小形变时应力与相应的应变之比。E以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表示,单位为N/m2。模量的性质依赖于形变的性质。剪切形变时的模量称为剪切模量,用G表示;压缩形变时的模量称为压缩模量,用K表示。模量的倒数称为柔量,用J表示。参考资料来源:-杨氏模量
怎么计算受试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一、拉伸强度是指2113材料产生最大均匀塑5261性变形的应力。4102(1)在拉伸试验中,试样直至断裂为止1653所受的最大拉伸应力即为拉伸强度,其结果以MPa表示。(2)用仪器测试样拉伸强度时,可以一并获得拉伸断裂应力、拉伸屈服应力、断裂伸长率等数据。(3)拉伸强度的计算:σt=p/(b×d)式中,σt为拉伸强度(MPa);p为最大负荷(N);b为试样宽度(mm);d为试样厚度(mm)。注意:计算时采用的面积是断裂处试样的原始截面积,而不是断裂后端口截面积。二、断裂伸长率是试样在拉断时的位移值与原长的比值。以百分比表示(%)断裂伸长率的计算方法:原长L。横截面积A,在轴向拉力N作用下,变形后的断裂长度为L,于是断裂伸长△L=L-L。应变为ε=△L/L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δ=P/A 将(1)、(2)带入虎克定律得:P/A=E*△L/L 得:△L=PL/EA 式中:E是材料的弹性模量 断裂伸长率=△L/L。100%
杨氏弹性模量实验的数据误差分析怎么算? 以下表数据为例:2113以下为误差计算:扩展资料:5261实验步骤:1、调节底脚螺4102丝,使杨氏模量测1653定仪水平,并在砝码托盘上放1个砝码。2、放好光杠杆,使镜面和金属丝平行,将直尺望远镜置于光杠杆前1.5m-2m处,使直尺和金属丝平行并使望远镜和平面镜处于同一高度,对准镜面。3、从望远镜筒外侧缺口处沿着镜筒方向看,应看到平面镜中有直尺像,如果未见到,就要左右适当移动望远镜底座位置,直到见到像为止。4、调节目镜、看清叉丝。5、轻轻调节物镜,从望远镜中能看到直尺的刻线和叉丝,并消除叉丝横线与直尺刻线间的视差。记下和叉丝横线(或交点)重合的直尺读数a。6、每次增加一个砝码,分别记下a1、a2、a3、a4、a5;再每减一个砝码记一下数。7、按上述要求再重做二次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知网-杨氏模量测定及误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