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唐朝作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都繁荣昌盛的时代,尤其是贞观和开元年间,人民安居乐业,开放包容的气度令世界为之叹服,无愧于“盛唐”之称。杜甫就曾在《忆昔》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细致地描绘了一幅开元年间农耕经济发达、社会安定繁荣的富庶景象。
唐代全盛时期,疆域面积高达1600万平方公里左右,西北抵达咸海,和如今的伊朗接壤,称陇右道;北至贝加尔湖,为今日俄罗斯的赤塔地区,称关内道;南部包括如今越南全境,称岭南道;东北远达今日俄罗斯的朱格朱尔山脉(包括库页岛),称河北道。在鼎盛时期,唐朝对西域乃至中亚都有着很强的控制力。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的疆域才开始向内地收缩。那么问题来了,为何一个如此强大的帝国,竟在“安史之乱”平定后的一百多年就迅速灭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唐平“安史之乱”形势图01
在很多人看来,“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而唐朝灭亡则归咎于持续25年之久的“唐末农民起义”。从宣宗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的浙东裘甫起义开始,到僖宗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黄巢起义的失败结束,一场场农民起义可以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唐朝走向灭亡最直接的原因之一。黄巢率部起义后,规模很快达到数百万之众,他们攻克首都长安,并将沿途多地破坏殆尽,从根本上动摇了唐朝的统治。然而唐朝的灭亡不单如此,背后还有一些极其复杂的原因,如内部矛盾、阶级矛盾、经济矛盾等。但是众多原因里,有一个原因却被大家忽视了,那就是自然气候。往大了说,便是经济因素。
▲黄巢入城场景绘画
农耕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主要的经济形式,粮食的生产量就是一个国家财富的基础,粮食的多寡也成衡量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在古代,充足的粮食与劳动力就是碾压周边各国的关键因素。郑燮(即郑板桥)在《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中就深刻地指出:“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这一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农业在封建国家的地位和影响力。
封建社会时代,由于没有现代发达的科技生产力量,全靠农民辛勤劳作和自然气候的赏赐。中国很多地区的土地本来就比较贫瘠,全靠精耕细作和适宜气候才能丰收。事实上,这种高度依赖于自然气候的农耕经济非常不稳定,有着大量的不可控因素。如果气候好,风调雨顺,这一年的农业生产就会大丰收,农民生活有保障,国家也会保持稳定。如果气候不好,粮食生产大打折扣,粮食歉收甚至绝收,国家又没有足够的应对措施,农民的生活不好过,国家的经济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古代农民耕种场景复原
在平常时期,遇上个一年半载的干旱倒也无妨,国家和百姓靠着往年积蓄和存粮,基本也足以挺过难关。可若连年干旱,庄稼颗粒无收,灾区百姓们就彻底揭不开锅了。上层贵族有钱有权,自然饿不着,也无法对下层百姓生活的疾苦感同身受。这时候,生活的不平等就会使得饿着肚子的老百姓们像是一堆干柴,只要有一颗火星迸进来,他们便会揭竿而起。02
为了说明气候对于封建王朝的重要影响,子渊以明朝为例进行说明。大家都知道“闯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的故事,明朝之所以会灭亡,除了后金崛起、崇祯皇帝昏招迭出之外,最重要的因素便是遇到了持续的坏天气。由于处在极度严重的小冰河期内,从万历年间开始,各种自然灾害就频繁发生。
▲因极度干旱而龟裂的土地
光是从天启年间算起,灾害数量就令人心惊——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扬州、京师滦州及松江先后发生地震,福宁州官兵因不及时发饷而兵变,由于米价上涨而发生广州民变,同月黄河决口徐州;天启五年(公元1624年),延安大风雪持续三月,济南飞蝗蔽天,秋禾荡尽,“是年大饥,致人相食”;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先是有成因至今不清的“王恭厂大爆炸”,然后又有山西灵丘、浑源州大地震,灵丘更是连震一月,苏锡常等地有严重的风灾水灾,陕西爆发大规模流民起义;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陕西北部大旱,随后旱区逐渐蔓延至全国各地。
▲崇祯皇帝剧照
不仅天启皇帝在位时年年不省心,崇祯皇帝面临的形势甚至更为恶劣。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陕西全省大旱;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河南大旱;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山西大旱;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河北、山东大旱……就这样,旱区逐年向东向南推进,老的旱区持续干旱,新的旱区每一年都在出现——四级以上的旱情,兰州持续了四年,江南地区的苏州和松江持续了六年,沧州和太原持续了七年,洛阳和郑州持续了八年,西安持续了九年,而最严重的延安和榆林更是持续了十三年之久……
为了缓解灾情,崇祯皇帝曾经六下罪己诏,然而却无济于事。在崇祯年间,明朝各省各府几乎都有过大旱的情况,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次年起全国各地旱情才开始好转。然而,留给崇祯皇帝的时间显然不多了。就这样,大明王朝的挽歌渐渐响起。
▲明思宗自缢殉国处03
无独有偶,根据德国科学家们的分析,唐朝末年的气候也很不好。德国波兹坦地学研究中心气候动力与沉积学科的主管豪格率领的科研小组,对取自雷州半岛湖光岩湖的钻孔岩心进行了高分辨率古气候研究,他们发现约在公元700至公元900年间,这里的冬季风很强,而夏季风很弱。这就意味着应当雨热同期的夏季降水量变少,只剩下了热,而这将导致严重干旱。公元700至公元900年间,正是唐朝统治时期,这说明唐朝的农耕经济在这一时期遭到了史无前例的挑战——连续干旱的天灾。
▲旱灾饥民塑像
唐朝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封建王朝之一,但一个国家的积蓄和储备再多,显然也无法长期应对如此恶劣的环境挑战,再加上当时也没有科学的手段去减轻客观环境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就只能是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当时的社会重农抑商,从海外及周边国家购买粮食无异于天方夜谭,这就意味着大唐王朝除了农户耕种产粮之外,再没其他渠道去填补粮食上的缺额。粮食收支上极大的不平衡,摧毁了大唐的经济基础,社会自然而然会动荡不安。
▲唐代帝王剧照
事实上,如果从自然因素去分析了解,很多王朝和国家的灭亡都与其息息相关。比如曾经一度繁荣富庶的楼兰古国,水草丰美、牛羊遍野,来往商人络绎不绝,最后却因为气候剧烈变化,很快就被没淹没在了黄沙之下。豪格的研究小组还发现,在唐朝时期,同样的气候变化也曾在中美洲出现,影响到玛雅文明的发展,著名的玛雅文明也因此消亡。结语
因此,唐朝的灭亡不仅仅是内外政治局面的影响,很多时候封建王朝之所以会被推翻,就是因为封建社会中的上层阶级无法体会下层民众的困苦,更是忽视了自然现象的影响,也忽略了农民群众的力量,没有真正明白“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当然,如果真遇到了旷日持久的极端气候,就算意识到了也没有任何作用,毕竟任何一个严重依赖于农耕经济的王朝始终是脆弱的,经不起自然的冲击,这也正是时代的局限性。
参考资料:
《忆昔》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
《气候变迁与中华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