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芈月与孟嬴曾经是一对肝胆相照的好闺蜜,当初孟嬴被嬴驷指婚给瘸腿的老燕王,孟嬴宁死不从,是芈月冒着获罪的风险去求嬴驷开恩,收回成命,;又冒死陪孟嬴去西郊行宫求救赢夫人。
芈月原以为这友谊会地久天长,谁知竟是人走茶凉。当芈月母子来到燕国为质时,孟嬴明知道芈月已经来到燕国,却避而不见,任凭芈月母子在死亡边缘苦苦挣扎。
直到芈月见到了孟嬴才恍然大悟:原来孟嬴也有孟嬴的不得已,更有着难以启齿的隐情。那一刻,芈月既绝望又无奈,对于孟嬴,她既没有办法恨,也没有办法不寒心。
1、芈月见孟嬴,孟嬴哭了
虽然最终在郭隗的安排下,芈月如愿以偿的见到了孟嬴,但却看到孟嬴欲拒还迎的不自然,她眼神里明明有惊喜和期盼,却又有恐惧与躲闪。似乎她们中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墙,令人无法逾越,也不敢触及。
孟嬴起初是端着架子的,对芈月只是尽一些“地主之谊”,不敢叙谈情谊,但几杯酒下肚后,孟嬴渐渐有些忍耐不住了,还是流露出了自己的真情,她们回忆起了在秦国时的一切,以及那美好而温暖的情谊。原著原文如下:
孟嬴点头对芈月笑道:“以前冬天,我总是喜欢握你的手,你的手不管什么时候都是这么热。让我再握握你的手吧。”说到这里,她不由得伸手,握住了芈月的手。当她握住芈月的手,就感觉到了不对。眼前的手,手指粗大,长满了冻疮。她翻过来,看到手心的粗茧。
孟嬴忽然颤抖起来,最终压抑不住。她忽然站起,暴躁地推开席上的摆设,推开挡在她和芈月之间的障碍之物,踉跄着离席,扑到芈月的席位上,捧着芈月的手贴到自己的面颊上,哽咽着道:“对不起,芈月,对不起。”
这一刻的孟嬴内心无限的自责与痛悔,芈月遭受这样的罪,自己何尝不是那个见死不救的罪魁祸首?她恨自己无能,恨自己懦弱,恨自己不能庇护芈月母子,恨自己的处境艰难、迫不得已。
芈月缓缓地抽回手:“易后,你怎么了?”孟嬴嘴唇颤抖,张口欲言,可是半天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抹了抹泪,转身从匣中取出一份帛书来,递给芈月,艰难地道:“这是,秦国的国书中所夹带的秦惠后私人信件。”
芈月打开帛书,冷静地从头看到尾,放下帛书,问孟嬴:“她要你杀了我们母子?”
孟嬴含泪点头。芈月道:“你为什么不杀我?”
孟嬴失声道:“我怎么能够杀你?难道你还不明白吗?我只有不见你们,就当我没见过这封信一样。”2、孟嬴的不得已
在孟嬴心中,或许只有假装不知道芈月的存在,才可以搪塞芈姝的“交代”。
芈姝有明确的指示:要她趁芈月母子在燕国之际杀了她们。而孟嬴还要仰仗秦国的势力来为自己撑腰,她不敢明确违逆芈姝的意思,却也不愿亲手将自己的挚友杀死。因此,她才选择了“置身事外”——任由芈月母子“自生自灭”。
即便明知芈月母子在芈姝的安排下,被丞相郭隗的小妾芈茵折磨刁难,也不敢出手相救。
如果自己不与芈月见面,就不会有难以承受的良心谴责,一旦见了面,她唯恐自己控制不住感情,会不顾一切地想要庇护他们。
有句话叫“人怕见面,树怕扒皮”,一见三分情——如果见了,就真成了“见死不救”。仅仅是芈月倒也罢了,还有她同父异母的弟弟嬴稷呢。真的杀了嬴稷,自己怎么面对父王的在天之灵?
尽管芈月也明白孟嬴的苦衷,但却依然不能理解,亦或是不甘心;惠后的手再长,也伸不到燕国来,毕竟在千里之遥。
作为燕国易后的孟嬴,怎能事事听从惠后的安排?即便她施一个权宜之计,或一个小小的法子,也足可以拯救她们母子逃离苦海,至少不会受这样的苦楚。
这孟嬴也忒懦弱了些吧?还是说过于现实了?毕竟现在的芈月已不是父王的宠妃,给不起孟嬴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了。
芈月看罢书信,沉默了好一会儿,问道:“孟嬴,我不明白,你已经是一国之母,不必再听从谁的意思。你只管听从你的心去做,为什么要这么畏畏尾?”
孟嬴回头看着芈月,话语中无限凄凉:“芈月,别人不明白我,难道你还不明白吗?
我这个母后是仗着秦国和赵国的铁骑扶保我上位的。大王年纪太小,我和他手中都没有亲信的臣子,朝中卿大夫不服我们,列国也轻视我们。而我唯一的倚仗是秦国。我不能得罪秦国,不能得罪如今的秦王和他的母后。”
所谓的友谊在利益荣辱面前,真的是一文不值。要想让别人敬重自己、在乎自己,只能努力让自己变得“有价值”、变得“更有用”。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芈月明白了,自己现在一无所有,孟嬴在自己这里什么都得不到,而芈姝却在千里之外把持着孟嬴母子的荣辱,甚至江山社稷的稳固。
将心比心,如果芈月处在孟嬴的立场上,也会跟孟嬴一样,选择依靠那个对自己帮助更大的人,而不会为了一段友情置江山社稷和儿子的安危于不顾。
芈月彻底绝望了,她知道,友情归友情,孟嬴是不会为了她而得罪芈姝的。所以,她只能继续去西市自生自灭。
这一刻的芈月再也支撑不住了,回到驿馆后,突然口吐鲜血病倒在床。因为支撑到最后才发现——她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
然而,或许是天意,就在那个时间段,却突然从秦国传来嬴荡举鼎身亡的消息,于是,芈月母子重新变回“潜力股”。有了“价值”的芈月自然会受到不一样的礼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