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斜方辉铅铋矿 地球上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2020-10-18知识11

矿床矿物学特征 1.金矿物已有的资料(邵克忠等,1992;唐荣扬,1994;河南有色地质勘查局第二队,1993)表明,矿床中的金主要以独立的矿物相—自然金形式出现,此外,有少量银金矿。李达明对127粒载金矿物(黄铜矿、黄铁矿、方铅矿)及非金属矿物进行了扫描和微区分析,结果表明,矿物单颗粒中没有类质同象状态的金。邵克忠等(1992)也用扫描电镜及透射电镜对绿钙闪石、正长石及黄铁矿进行了分析,亦未发现有次显微金存在。电子探针微区分析表明,同一矿物颗粒中Au含量极不均一,显示金未进入晶格。(1)金矿物形态、粒度矿床中金矿物主要呈不规则状、粒状、片状、长条状等形态,但也常见完好晶形,如{100}、{100}+{111}、{111}、{110},其中,{100}+{111}聚形的{111}晶面较{100}晶面更为发育,而{110}晶形见于矿化晚期,其粒度达2 mm。在垂向上,从角砾岩体顶部向下,自然金晶形的变化规律为{100}、{110}→{111}、{100}+{111}、{100}→{100}。镜下统计结果表明,自然金粒度以0.2~0.5 mm为主(占48%),0.001~0.1 mm者占33%,大于0.5 mm者占19%,粒度最大者为7 mm。据筛分测定,0.075 mm以上的金颗粒占92%。河南有色地质勘查局第二队(1993。

斜方辉铅铋矿 地球上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中级变质为主绿岩带中的金矿床 夹皮沟金矿床1.概述产在中级变质花岗岩-绿岩带中的石英脉型金矿是夹皮沟金矿区的最主要矿床类型,该区是由10余个大、中、小型矿床和上百个矿化点组成的金矿带,全长30余公里,目前发现的主要有夹皮沟(本区),三道岔、板庙子、八家子、二道沟、四道岔、大线沟、小东沟等矿床。金矿带分布在夹皮沟绿岩带与哑铃状钾质花岗岩带之间的绿岩带一侧,矿体产于韧性剪切带之中。绿岩带、钾质花岗岩带和韧性剪切带是与金矿带密切相关的三个主要地质因素。矿区出露地层为夹皮沟岩群,南段主要为老牛沟岩组,北段主要为三道沟岩组。矿带中分布的主要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和英云闪长质-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后者呈岩枝侵入前几类岩石之中。金矿体主要产在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中和TTG质片麻岩中。矿区内岩浆活动甚为发育,80%以上出露岩石是太古宙TTG岩系,且以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为主,矿带西南部分布着大面积的太古宙末期钾质花岗岩(惯称为“哑铃状”花岗岩,单颗粒锆石U-Pb法测定为2505±14Ma)。矿区内广泛分布有从基性到酸性的各类脉岩,它们常沿矿体上下盘分布,其同位素年龄多为272~130Ma(程玉明,1982),。

斜方辉铅铋矿 地球上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胶东金矿因其矿床类型不同,成矿作用的差异,导致各类型矿床矿石矿物成分不同。其中,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石是由构造岩经历多期次、多阶段热液蚀变作用改造而形成的,所以,矿石矿物成分最为复杂。玲珑式含金石英脉型金矿,矿石是由构造裂隙控制的含金石英脉体所组成,所以,矿石矿物成分最为简单,以黄铁矿、石英、绢云母、褐铁矿、自然金、银金矿为主要矿物的矿石矿物成分,矿物类型及其相对含量见表6-1。从表中矿物的成生关系,可划分如下几个组合:1.原岩残留矿物该组合矿物主要残存于河西式节理密集带型金矿及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矿石中。组合矿物有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榍石、褐帘石、磁铁矿、磷灰石、锆石等。2.蚀变矿物该组合矿物主要产于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及河西式节理密集带型金矿矿石中。该组合矿物有:绢云母、石英、黄铁矿、绿泥石、碳酸盐、金红石、白钛石等。3.热液矿物按其成生关系又可划分为如下几个亚组合:(1)镜铁矿、石英、磁铁矿、绢云母;(2)石英、黄铁矿、自然金;(3)菱铁矿、石英;(4)黄铁矿、石英、绢云母、自然金;(5)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石英、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斑铜矿、黝铜矿。

斜方辉铅铋矿 地球上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泾县乌溪金多金属矿床 1.矿区地质特征矿区位于江南断裂南侧,太平褶断带北部。出露地层为志留纪唐家坞组,主要岩性为灰白、黄绿、紫红色厚层石英砂岩、细粒砂岩,夹粉砂岩、泥质粉砂岩,时呈互层,同时存在乳白色、黄绿色中厚—厚层石英砂岩与泥质粉砂岩互层。矿区北部由泥盆纪五通组(D3w)至三叠纪青龙群构成靠山向斜,倾向总体呈北东向;矿区南部为晚侏罗世侵入的榔桥岩体(Jγδ2),呈北东向展布。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榔桥岩体的不同岩性由同源岩浆的不同演化次序侵入体所构成,其中花岗闪长岩为相对早序次侵入体,而二长花岗岩则为相对晚序次侵入体,岩石化学成分SiO2分别为66.43%和67.38%,为同熔型花岗岩类。矿床受控于榔桥-里东坑断裂破碎带,金及多金属矿体亦产于蚀变破碎带内。2.矿床地质特征乌溪金、多金属矿床主要由3条矿带若干个矿体组成,矿体呈脉状产出,沿走向及倾向延伸稳定,其总体走向北东,向南东倾斜,倾角在65°~85°之间(图2-3-4)。矿石金属矿物为黄铁矿、毒砂、方铅矿、车轮矿、闪锌矿;次要金属矿物为黝铜矿、铜蓝、白钨矿、硫锑铅矿、脆硫锑铅矿,少量斑铜矿、黄铜矿、钼铅矿、辉铅铋矿、斜方辉铅铋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绢云母以及。

成矿期、成矿阶段及矿物共生组合 前已述及,含金角砾岩体主要为热液充填和交代围岩角砾的产物。根据对J4号角砾岩体内各种矿脉之间的穿插关系以及矿物共生组合、矿物相互穿插交代情况,可将热液活动分为两期:早期主要通过热液交代、充填作用形成了角砾岩体中的胶结物;晚期热液活动则主要沿角砾岩体中的裂隙形成硫化物矿-石英脉或密集脉带,它穿切了早期的胶结物。据此,将角砾岩型金矿化分为三个成矿期:前锋成矿期、主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各成矿期又划分为不同的成矿阶段(表3-3)。1.前锋成矿期前锋成矿期为角砾岩体内胶结物形成期,包含以下成矿阶段。1)石英-黄铁矿-黑云母阶段(Ⅰ):这是成矿作用的开始,伴生的蚀变作用有硅化、黑云母化、绿钙闪石化和钾化,其中黄铁矿含量很少,但晶体颗粒粗大,自形程度较高。该阶段形成的矿物构成角砾岩筒的主体,金矿化作用很弱。2)黄铁矿-石英-钾化阶段(Ⅱ):形成的主要矿物为石英、黄铁矿,并伴有蚀变矿物钾长石、绿钙闪石等出现,该阶段构成的胶结物分布范围较大,但金矿化较弱。3)黄铁矿-石英-粗晶碳酸盐化阶段(Ⅲ):主要分布于J4、J41号角砾岩体的顶部,形成的主要矿物有方解石、石英、绿钙闪石、黄铁矿、方铅矿,其中方解石为灰黑色、结晶。

#黄铁矿#石英石#变质作用#金矿#角砾岩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