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瓦当的历史发展 陕西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 文字瓦当中的吉言吉语

2020-10-18知识20

除了陕历博、市博以外,西安还有哪些值得一逛的博物馆?

汉代瓦当兴盛原因 周代人们便发明了瓦。西周中晚期周原(今陕西扶风)上的建筑已经有瓦当使用。战国时期,城市建筑业的日益发达,随之引起了砖瓦制陶工艺的发展。最初的瓦当是半圆形的,称半规瓦,秦代的瓦当由半圆发展为全圆形。而汉代,则流行用圆瓦当。汉代瓦当的制作较战国时期更为兴盛。著名的宫室建筑,大多有烧制砖瓦的陶窑,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瓦当图案的题材多种多样,基本以祥瑞纹样为主,瓦当有动物,卷云和文字纹等几种,中国的瓦当最早起源于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约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晚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模式,并成为一些大型建筑的重要构件。早期的瓦当多为半圆形,主要纹饰为兽面纹,后来逐渐向卷云纹等其它纹饰发展。当时各诸侯国烧造和使用的瓦当图案种类繁多,各不相同。秦始皇(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10年在位)统一六国后,瓦当在图案形态和题材内容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加丰富多彩。秦代主要盛行各种动物图案的瓦当。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新出现了装饰有篆体文字的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

瓦当的历史发展 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是瓦当工艺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瓦当做工精细,新出现了装饰有篆体文字的瓦当,这些文字瓦当多为小篆书体,排列组织和谐匀称,布局讲究,显示出汉代质朴浑厚的艺术风格。文辞多为一些祈福的吉语,其艺术观赏性可与精致的印章相媲美。在秦始皇陵封土之北的宫殿遗址的地下土中,出土了一件上饰夔纹的巨型瓦当,直径达61厘米。在中国发现的所有瓦当中,这一瓦当是最大的。人称它为“瓦当之王”。现陈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中。秦汉时代书法在建筑物上应用相当普遍。瓦当是建筑物屋檐筒瓦的下垂部分,用来遮挡椽头以避风雨剥蚀。战国时期,尤其秦汉时代,在瓦当面上饰以图案花纹或文字,反映在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中国建筑艺术进步的同时,也带来社会文化的繁荣。陕西是秦汉故都所在,解放后在秦汉宫殿遗址出土的秦砖汉瓦数冠全国。从宝鸡到潼关,从陕北到陕南,包括秦都雍城、咸阳、临潼秦始皇陵、西汉京师仓、汉长安城、汉长陵、甘泉宫等遗址,都有秦汉瓦当出土。秦汉瓦当有圆形或半圆形的,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361303030分文字瓦和图案瓦两种类型。面径一般在15—18厘米之间,迄今发现的最大型的瓦当高48厘米,宽60厘米。。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秦砖汉瓦价值 瓦当文化始于周而造极秦汉,大体经过半瓦到圆瓦、由阴刻到浮雕、由素面到纹饰、由具象到抽象、由图案到铭文这样一些递进。它是文字、文学、美学、书法、雕塑、装潢、建筑等多门类综合共蕴的艺术。内容涉及自然,生态、神话、图腾、历史、宫廷、宫署、陵寝、地名、吉语、民俗、姓氏等等,反映了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美学、政治内容和历史文化。古代工匠在瓦当这一普通的建筑构件上,在那小小的半圆形、圆形空间内;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丰富多彩、争奇斗艳的艺术世界。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创造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瓦当艺术。其画像之精美,图案之瑰丽,文字之隽秀,备受世人珍视。瓦当散发出来的神秘气息会引发人们对那个遥远而陌生的秦汉盛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抑或就是凝聚在这秦汉瓦当中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使它们拥有了永恒的艺术生命,因而能超越一个又一个时代,至今仍使人们感到惊讶和钦佩。瓦当不但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它的图案、文字对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此外,瓦当还是中国书法、篆刻、绘画等方面的宝贵资料。瓦当的造型千姿百态,它不但是绘画、工艺和雕刻相结合的艺术。

瓦当是什么?

#汉代建筑#秦汉#瓦当#艺术#博物馆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