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决胜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近年来,宿迁市积极开展消费扶贫、产业扶贫,加快项目推进,充分调动起经济薄弱地区和低收入人口自主脱贫的积极性,促进当地人口稳定脱贫和地区产业发展。
一大早,沭阳县耿圩镇闸西村村民姜建霞就在自家的多肉大棚里忙碌起来,由于患有血液疾病,不能干重活,在政府的帮助下,2018年,她建起了占地五百多平的多肉大棚,自己创业。
沭阳县耿圩镇闸西村村民 姜建霞:一个月千把块钱,比以前要强一点,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一点。
2015年,耿圩镇在淮西村建了一个占地五百多亩多肉植物培植园,针对一些有创业愿望的低收入户,当地政府还提供小额抵押贷款、创业奖励资金等方式,帮助他们种植多肉。
沭阳县耿圩镇宣统委员 马天明:通过多肉产业园进行带动,大概吸收了有100多农户,500多人在里面就业,通过就业实现稳定的脱贫。
以就业创业促脱贫,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家门口就业”项目1281个,带动低收入农户就业6.9万人,人均年增收1.46万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新形势下,我市把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作为改革核心,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构建城乡统筹,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实施意见。
沭阳县沭城街道减贫救助中心主任 乔石坚:一个是居民自主申报,第二就是经常到社区寻求救助,我们把寻求救助的人纳入民政系统进行比对,如果符合条件的,我们就把他识别出来。
沭阳县扶贫办主任 周铭敏:初步建立了从发现监测对象、纳入监测范围、信息同步至职能部门、落实帮扶举措、监督政策执行,直到监测对象达标退出的完整的、解决相对贫困的体制机制,真正实现了相对贫困对象应识尽识、应帮尽帮、应退尽退。
记者从市扶贫办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全市62.9万名低收入人口、188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脱贫达标,三个省级帮扶重点县摘帽,三大片区面貌明显改善,完成了“十三五”脱贫攻坚核心任务。记者:吴兆刚 姜东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