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为什么瑜伽习练中总是强调张开脚趾?
为什么瑜伽习练中总是强调张开脚趾?
瑜伽课上,你是否听到这样”不明觉厉“的口令:分开脚趾。或许你想张开脚趾肯定会增加脚接触垫子的面积,这样就有一个稳定的根基。
那么瑜伽习练中为什么要张开脚趾?
因为张开脚趾需要启动小腿的肌肉!
这个结果就是如果脚趾张开和激活了,腿也就可以变“活”,而不是一个没有生命力的“死”腿;这一点在手臂平衡和倒立中非常重要。在倒立体式中唤醒脚趾,腿就可以被激活而变得很轻,而且这种唤醒的活力和肌肉传导会一直影响到你的核心的激活。这样我们在手臂平衡的体式中就可以找到身体水平或者倒置在上面的腿和整个下半身的“轻盈”。
但是分开脚趾这件事儿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容易。大多数时间我们都过于努力去分开脚趾,而且这个“分开”脚趾运动都发生在脚面,这就导致脚面肌肉很硬, 跖骨也突出出来 。
而且我们会过于依赖小脚趾用小脚趾向外侧拉以便增加脚面的宽度。这样就使得脚面的肌肉看上去很紧张,在脚面上形成几个沟。
就像下面这个图片的样子↘
但是正确的做法是“分开”是宽度应该主要发生在脚底,这样脚面和脚腕仍然可以保持柔软。正确的脚看上去应该像下面这个样子
我们可以来简单看一眼跟这个动作相关的脚的解剖学:每个脚趾都有一个跖骨支撑,第一个跖骨对应大脚趾;第五个跖骨对应小脚趾。
HOW?
分开脚趾的技巧
想象把1-4个跖骨以自己为轴,向内侧转动,而第5个跖骨向外转动。就像把5个骨头像扇子一样打开。大脚趾向前延伸,同时向后拉内足 (第一根跖骨),同时第五根跖骨向前。
这些动作在一起可以强化脚腕,支撑腿部的收紧;这种效应可以一直上升到胯和下腹部创造出力量和稳定。向前延伸大脚趾可以稳定和锚定跖骨的运动,这样脚不会向内转进。
有的时候我们光顾了大脚趾根下压。
但是正确的做法是大脚趾的趾肚和趾根同时下压,而且要温柔并且坚定;而不是使劲地压大脚趾根。你可以像下图一样抬起脚根在下犬式感受一下。让足弓的两个端点坚实着地。
足弓激活:如果图中的两个端点是实实在在在地压在地上、没有虚掉,脚腕就可以更好保持平衡。所以大脚趾趾根下面一点和足跟上面一点两个端点坚实地在地上很重要。如果你不确信你做的是否正确,可以在站立前屈的时候,用手指去触碰这两个部位,同时还能更好地激活正确的足弓意识。
那么,如果“我的脚趾分不开,怎么办?”
很多人常年穿着高跟鞋,或是很窄偏小、不合适自己的鞋子, 这样控制脚趾外展和内收的那些脚内部的小小的肌肉群就很弱甚至是病态。所以要想恢复足部的灵活性就需要多做一点脚部的练习。
我们可以借助墙和瑜伽砖来进行辅助练习,帮助锻炼足部的灵活性和培养脚趾分开的意识。甚至有特别的五指袜和分开脚趾的小用具可以用来做这个方面的辅助。还有,在平日练习时,可以经常动一动脚趾,让他们活跃起来:上抬,放下,单独地一根脚趾一根脚趾地扭动。有了这些意识并养成习惯,不仅你的脚在解刨学的意义上会更加健康,而且你的神经系统也会因此而优化。
那么怎么分开脚趾?
站立前屈
在我们练习站立前屈的时候,大脚趾的趾肚和趾根同时下压,柔和坚定的下压,而不是使劲压大脚趾跟。对于初学者可以弯曲膝盖练习。
下犬式
下犬式练习脚趾的时候,也是同样注意大脚趾的趾肚和趾根同时下压,放松身体,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双脚上。保持1分钟。可以循环练习。
脚趾式第一式
山式站立。将右脚提至左大腿根部。吸气,双手合十延伸至头顶,胸腔打开,身体向上伸展。呼气,从腰部开始向前弯曲躯干,双手触地。将身体重量放在双掌和左脚上。放低臀部,左脚跟抬起,让臀部坐在脚跟上。用手指和左脚脚掌控制好平衡。感觉平衡时,慢慢将手离开地面,放于胸前合掌。保持10~30秒,均匀地呼吸。双手放体前,吸气,支撑身体慢慢起来,右腿落下,身体放松,回到山式站立。换另一侧重复这个体式。
踮脚幻椅式
双腿并拢站立,吸气,手臂向上伸展,呼气,收紧腹部,弯曲膝盖,保持背部平直。慢慢抬起脚跟,保持平衡,双手可在提前合十。保持3~6 次呼吸,慢慢落下脚后跟,身体直立。
脚抓地
这个是随时随地,都可以练习的。可以抓地或者抓鞋底,一次抓五分钟左右,两只脚可以分别进行,也可以同时进行,一天2~3次。
分趾器
练习瑜伽重要辅具之一—— 分趾器,当然如果没有分趾器,也可以自制分趾器。
脚趾的张开是非常简单的
不是练习,是游戏
不是锻炼,是唤醒
多跟你的脚趾玩儿游戏
培养每根脚趾的觉知和意识~
有句话说:看一个人脚趾分开的程度,就知道他瑜伽练习的精进程度。
这句话之所以有理,是因为实际上把脚趾分开张大的能力看作是一个人足弓力量的最重要的指征。假如一个人不能够把脚趾张开,最有可能的问题是他的 脚内部的小肌肉比较弱。
张开脚趾,除了能够让足弓能更有力的上提从而带来稳定的根基,并帮助膝盖顺位。同时还有其它非常重要的原因:它可以创造一个和地板更宽大的接触面积,这样就可以为站立和平衡体式带来 更宽大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