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连梁与梁的配筋区别 连梁与墙连梁的区别,如何区分

2020-07-21知识4

基础连梁与基础梁的区别是什么? 基础梁是主要承重梁。基础梁一般用于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柱落于基础梁上或基础梁交叉点上,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上部建筑的基础,将上部荷载传递到地基上。基础连梁不是主要受力构件,是次受力构件,因为相对于承台和独基,基础连梁的截面尺寸小,配筋率低,只考虑承受自重和底层墙体重量,并将之传给两端绞接支座,所以只要锚入承台或独基内即可,不必贯通。判断基础梁和基础连梁的方法:看究竟是基础梁还是基础连梁,不是看代号,而是看梁上有没有荷载作用,梁下有没有地基反力。如果某梁其上有荷载作用,其下有地基反力存在,就是基础梁;反之,如果某梁其上没有荷载或仅仅只有首层砌体荷载,其下没有地基反力的作用,就不是基础梁,而是基础之间的拉梁。一、连梁和框架梁的区别是什么? 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具体条文详见“高规”第7.1.8条);框架梁是指两端与框架柱相连的梁,或者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两者不相同之处在于,在抗震设计时,允许连梁的刚度有大幅度的降低,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让其退出工作,但是框架梁的刚度只允许有限度的降低,且不允许其退出工作,所以规范规定次梁是不宜搭在连梁上的,但是次梁是可以搭在框架梁上的。一般说来连梁的跨高比较小(小于5),以传递剪力为主,所以规范对连梁在构造上作了一些与框架梁不同的规定,一是要求连梁的箍筋是全长加密而框架梁可以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二是对连梁的腰筋作了明确的规定即“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且将其纳入了强条的规定,而框架梁的腰筋只要满足“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基础梁与框架梁的配筋标注区别 基础梁跟框架梁配筋在平法标注中除了开头代表的大写字母不同以外,其余截面标注基本相似,只是基础连梁的底部贯通钢筋要用B打头,顶部贯通钢筋用T打头。你可以参考图籍。配筋计算都是一样。框架梁和连梁的区别? 框架梁(KL)是指两端与框2113架柱(KZ)相连的梁,或者5261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但4102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1653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小于5的梁。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一般在风荷载和地震荷载的作用下,连梁的内力往往很大。如何区分建筑工程中如何区分连梁与强连梁.各自 连梁:是指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中,连接墙肢与墙肢,连梁是指两端与剪力墙在平面内相连的梁。连梁一般具有跨度小、截面大,与连梁相连的墙体刚度又很大等特点。强连梁:是剪力墙开小洞形成的,梁的跨高比小于5,对强连梁在模型中应以剪力墙开洞体现,且应按规范中对连梁的规定配筋,在施工图中编号为LL;弱连梁:是剪力墙开大洞形成的,梁的跨高比大于5,其实就是框架梁,在模型中应直接布置梁,按框架梁的相关规定配筋,施工图中编号为KL。

#抗风墙#跨高比#连梁#框架梁#pkpm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