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记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致富带头人何汝亮

2020-10-18新闻5

“我回来了,我舍不得这片养育我的山水和儿时的玩伴,就想把我们村建设得更好,让父老乡亲生活得更好。”这是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的返乡创业能人何汝亮对家乡的“真情告白”。

这份浓浓桑梓情怀转化为实际行动,他放弃了在外打拼多年的生意,返乡创业要带领乡亲脱贫致富,还要把家乡打造成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记邕宁区百济镇南华村致富带头人何汝亮

何汝亮(右)指导村民种植释迦果。 (覃捷 摄)

心系家乡不忘本

带富乡亲兴产业

在外打拼的何汝亮一直关心关注家乡的发展。2012年他自掏腰包出资3万元,用于村里南光坡到墩磊坡的水泥路面硬化;2015年他又出资3万元,购买安装了墩磊坡太阳能路灯,照亮村民的夜行路。“这些年看到很多地方发展得都很好,而我们村却仍然很落后。”何汝亮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2017年他回乡过年,与南华村村支书苏云笔相谈甚欢,两人不仅是发小,更是挚友。苏云笔说:“在外面赚钱了,再回到村里把父老乡亲都带动起来,那才是真本事。”这一句话,让何汝亮萌生了回乡创业的念头。

同年,他果断转掉了名下两家饭店,仅剩下的一家交给妻子打理后,回到了家乡。经过多方考察,2017年10月,他流转了南光坡的140多亩山地,前后投资500多万元,种上了释迦果,建起了4栋共600平方米的蛇棚,养殖眼镜蛇和水律蛇。

脱贫致富不忘乡邻。他优先雇佣贫困户,10名村民为固定工人,农忙时还会雇50多名村民作为临时工,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在他的带动下,村里许多村民、合作社都跟着他一起种上了释迦果,全村种植面积达600多亩。村里还成立了农民养蛇合作社,建起了南华村南光墩磊返乡创业园。

面对疫情不气馁

成功转型谋出路

2019年底,何汝亮养殖的蛇超过15000条,通过无冬眠技术的应用,肉蛇长势良好,预计当年产值超过280万元;种植的释迦果也进入了第一年收获期,丰收在望。然而,意外却不期而至。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而来。虽然肉蛇养殖的证照齐全,但蛇肉仍然属于“野味”。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转产经营,将所有肉蛇转为药用原材料进行销售,努力把个人及养殖户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随着疫情形势趋缓,在广西养殖新政策颁布后,百济镇农林部门积极帮助其联系转型,牵线搭桥,进一步拓展思路和业务。如今,他的蛇厂已成为邕宁区第一家合法的药用蛇类养殖场。成功转型的同时,由其统一收购处置,继续带动着村里的十多户养蛇人共同发展养殖。

建设家乡忘得失

乡村振兴当先锋

仅仅用了四个月时间,一个既保持原貌特征,又体现宜居、整洁、美丽的新墩磊坡惊艳亮相。新建的党建亭、微菜园、小广场、小巷道……无处不彰显匠心与情怀。而这一切,离不开何汝亮的带动和坚持。

2019年9月,墩磊坡被定为邕宁区“美丽邕宁”乡村建设人居环境综合示范点,政府拨付了40万元建设资金。“这是我们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政府支持我们建设,我们自己是不是也得尽份心、出份力?”在何汝亮的带动下,墩磊坡40户村民,每户捐资3000元作为环境提升的工作经费,共筹集了12万元,每家每户还按照安排,投工投劳,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

如今走进墩磊坡,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让人印象深刻,村巷村道旁有不少手工艺品点缀,整个坡散发着文艺气息。

来源丨南宁日报 记者 杨静 通讯员 覃捷

编辑丨璐 璐

校对丨 吴溪溪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新冠肺炎_社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