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飞鱼说史
中国古代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战争史。
而打仗是一项技术活,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战争的艺术,都在人类的智慧下被演绎地淋漓尽致。
从排兵布阵到兵者诡道,时代就在战争思想的转变中滚滚向前发展。
在古代,国君是国家的主宰,实施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所以如何最大限度的加强君权,是历代国君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虎符
而加强君权和控制军队是牢不可分的,只有把能颠覆国家政权的军队,控制在国君自己手中,才能谈得上加强君权,不然所有集权的政策,都只是一纸空文。
所以对于手握重兵的将军,国君通常很是忌惮,而军队一般都驻扎在城外,尤其是在战争期间那更是没有固定的驻扎地点,那么古代国君是如何调遣在外驻扎的军队的呢?
说到这,不少人会想到,用兵符控制军队,也确实,兵符的出现适应了君主集权的需要,但是当兵符听到这个答案后,为何会急忙辩解说,单单有它还不行呢?
本篇飞鱼就和您聊聊兵符,继而说说古代国君调遣军队除了兵符还需要哪些物品。
符最早的雏形——节。
若国有大故,则致万民于王门,令无节者不行于天下。——《周礼·地官》
意思是说,如果国家有重大事故,就召集所有的臣民到王宫门前待命,并且命令“无节”的人不得在全国各地任意通行,那么在古代什么是“节”呢?
“节”在古代又指符节,是君主或者国君颁发给国中大臣的一种凭证,后来又成为了出使外国所持的凭证,即我们后来所说的使节,久而久之,使节也就成为了出使之人的代名词。
《汉书·李广苏建传》记载:武帝嘉其义,乃遣(苏)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说的就是汉武帝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并且送被扣押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回国,而苏武持节出使,其实这个节也就代表了他使者的身份。
古代的使节
而到后来,符节的用途和种类逐渐扩大化,不同的用途,用不同的节,甚至出使之人出使不同的国家所持的节也不一样,比如《周礼·地官》记载: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译国用龙节,皆金也……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
由此可见,先秦时期,符节在管理国家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忽视,国君为了直接能够控制军队,也把“节”用在了军队的调兵遣将上,于是兵符制度应运而生,正所谓:凡调发军队,命官遣使,颁发政令,皆授之于符或节,以为凭据。
兵符的重要形态——虎符。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蚩尤最为暴,莫能伐,裴骃集解引《龙鱼河图》曰: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
这里的所说的兵信神符,其实指的就是兵符,不过这并不能说在黄帝和蚩尤决战时就出现了兵符,这是南朝史学家裴骃的注解,他的注解充满了玄幻色彩,并不能作为史实来论断,而根据出土的文物,春秋战国时期的虎符,则是真正意义上的兵符。
虎符,是古代国君授予大将兵权,调动军队所用的凭证,一般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然后劈为两半,有子母口可以勘合,其中一半国君自留,另一半交给带兵的将领,如果国君需要调动军队而不能亲到军队驻地,只需命人带着自己那半虎符,就可调动军队。
我们先说说虎符的形状。
那么为何兵符要做成老虎形状呢,这是因为古人认为虎乃百兽之王,而白虎又被誉为战神的化身,用它作为兵甲之符,那是相当合适的。
虎符
不过虎形兵符在春秋战国并不是唯一的形状,还有鹰符、龙符等形状,在后代又出现了麟符、兔符、鱼符等形状,不过虎符的形状虽然不一样,但是其用途是一致的。
我们再说说虎符铭文上的历史。
现今出土的虎符一共有四件,全是秦国的物品,分别是杜虎符、新郪虎符、阳陵虎符、东郡虎符,我们就根据虎符上的铭文,来探究一下秦的调兵制度。
杜虎符上的铭文为:兵甲之符,右才君,左在杜,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燧之事,虽母会符,行殴,这段铭文不仅说出了兵符分为左右,而且要求用兵超过50人,就必须勘合国君的虎符,但是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无需勘合虎符,也可以点燃烽火。
新郪虎符上铭文为: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郪,凡兴士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王符,乃敢行之,燔燧事,虽毋会符,行殴,乍一看,这段铭文和杜虎符上的铭文没啥区别,其实还是有个细微区别的,那就是君符变成了王符,也就是说这个虎符是秦惠文王称王之后秦始皇称帝之前的产物。
虎符
阳陵虎符上的铭文为:甲兵之符,右才(在)皇帝,左才阳陵,阳陵是秦设置的郡,而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才始称皇帝,所以这个虎符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产物。
而东郡虎符和阳陵虎符上的铭文一致,只不过左边虎符是在东郡,而从虎符上的铭文,我们亦看出了秦统一华夏开创大一统秦朝的光辉历程。
虎符的传奇故事。
(侯)嬴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而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力能窃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既然说到了虎符,那么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就不得不提,而正如上述引用所说,窃符是信陵君的门客侯嬴所提出的,让魏王最受宠爱的妃子如姬进行实施。
而这件事情的大背景,是在秦赵长平之战后,秦国剑指赵国邯郸,邯郸危在旦夕,面临亡国之危,赵国平原君赵胜向信陵君请求救援,可是信陵君并不是魏国的王,魏王那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打算出兵救赵。
于是,就上演了这幕信陵君窃符救赵的大义凛然的故事,而侯嬴所说的: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也成为了后世武将为建功立业,而违反君主命令的绝佳借口。
虎符传奇
信陵君拿着魏王的虎符去接管魏国大将晋鄙所带的魏国军队,结果看着单车来的信陵君,晋鄙心有疑惑,发出了“今吾拥十万之众,屯於境上,国之重任,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的疑问。
结果,被信陵君带来的朱(硃)亥,用铁锥(椎)一锥给击杀了,然后信陵君凭借着自己的威望,才接管了魏国军队,那么为何信陵君明明拿到了魏王的虎符,却不能让晋鄙心甘情愿的交出兵权呢?
这是因为信陵君拿着虎符去接管军队时,太寒酸了,是“单车”,这完全没有大将出征时,国君给予的各项荣耀,再加上晋鄙深知魏王此前的命令是不救援赵国的,而他更知道魏王对于信陵君那是相当忌惮的,所以信陵君此举在晋鄙看来,是极其不合理的。
兵符的发展历史。
历代符节种类繁多,其铭文反映出当时的政治、军事制度,是一宗重要的历史文物,兵符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出现,到宋朝后渐渐被令牌取代,其背后代表的历史,是不可忽视的。
上文我们已经提到过,秦王嬴政始称皇帝之后,兵符依然被沿用,并且不同地区的兵符上面的所刻的铭文亦不同,逐渐发展了为了一地一符,到了秦朝灭亡,汉朝建立而承袭秦制,而兵符制度也被汉朝所沿袭,《汉书·文帝纪》中记载:初与郡守为铜虎符、竹使符。
东汉时期,一度使用玺书或者诏令调兵。
东汉时期,单以虎符调兵出现的弊端被统治者所重视,而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也被统治者所忌惮,想想也是,信陵君仅仅盗走了兵符,就抢走了魏国的军队,这对于国君来说,是不能被接受的,毕竟军队是一切政治活动的资本。
正如《后汉书·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中记载,杜诗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这也就是进一步说明了军队对于国君的重要程度,以及虎符在调兵中的重要作用。
不过他又提到“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这是针对光武帝时期的发兵制度“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而提出的建议,进而指出了“征兵郡国,宜有重慎,可立虎符,以绝奸端”。
古代的诏书
这也就是说光武帝时期曾一度只是使用玺书或者诏令调兵,而不适用虎符,但是这种“简单”的调兵方式,很容易被奸人伪造,继而会对君权产生威胁,这一建议被光武帝所采纳,继而继续使用虎符调兵。
不过,这时期的玺书或者诏令也并未取消,而是和虎符一起配套使用,这样一来,虎符就成为了发兵的信物,而玺书或者诏令就成为了对统兵将领职权和任务的说明,而两者的结合,则加强了君主集权,像战国时期信陵君盗取虎符而抢走军队控制权的情况,则基本上无法发生了。
从汉朝开始,虎符通常情况下采取铜质,左右两边分开保存,并且虎符上刻有“一、二、三、四”等字样,用来指代不同地方上的军队,为了杜绝虎符被仿造,出现了“汉字中分”的情况,如王国维在《屯戍丛残考释·杂事类》所说:汉晋兵符,每字中分,以为合符时之验。
隋唐时期,兵符形状的转变。
到了隋朝时期,虎符继续充当着调兵遣将的信物,不过其形状已经从卧虎变成了立虎,这也是隋朝君主为了加强皇权威严的一种表现。
到了唐初,唐高祖李渊为了避其祖宗李虎的讳,就废除了虎符,改为兔符,后来又改为鱼符,《新唐书·车服志》记载:高祖入长安,罢隋竹使符,班银菟符,其后改为铜鱼符。
虽然形状和名称发生了变化,但是实际上依然是兵符,其作用依然是用来调兵遣将,《旧唐书·职官志二》就对此有着明确地记载:铜鱼符,所以起军旅,易守长。
guifuheyufu
而唐朝的鱼符还有另外一种功能,那就是表明官员的身份,这种鱼符又被称为随身鱼符,就类似于现今的身份证,上面刻有官员的姓名,官居品级等,正所谓:随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不同等级的官员所佩戴的鱼符材质不一样,一般三品以上的官员,为黄金所铸,四品物品为白银所铸,六品及以下就为铜质了。
等到武则天继位之后,鱼符又被改为了龟符,正如《明月湖醉后蔷薇花歌》一曰:一朝失势当如此,万事如灰壮心死,谁知奏御数万言, 翻割龟符四千里,而唐代“金龟婿”的典故,其实就是源自唐朝三品以上的官员所佩戴的金龟符,后来唐中宗即位,又恢复了鱼符。
南宋恢复使用虎符,元代变为虎头牌。
《宋史》记载:高宗建炎三年,改铸虎符,枢密院主之,也就是说到了南宋时期,统治者的兵符又恢复为了虎符,并且对于虎符的铸造也有了更细的规定,比如“其制以铜为之,长六寸,阔三寸,刻篆而中分之以左契给诸路,右契藏之”。
古代令牌
到了元朝时,兵符则变为了虎头牌,后来慢慢地演变为铜质令牌,后来令牌作为兵符一直被封建王朝沿用,自此,虎符作为兵符的重要形态,最终淡然谢幕。
飞鱼说:
综上所述,古代国君调遣在外驻扎的军队,小小的兵符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不过在后代的发展中,国君调兵遣将还会以玺书或者诏书作为明确说明,这也就说明了单单有兵符是不行的。
不过从兵符的演变过程中,我们却能清晰地看出,这个过程是君主加强中央集权的过程,是国君对军权加强控制的过程,所以有可以说,兵符制度的诞生,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其背后所代表的历史,至今依然在闪闪发光。
对此,您怎么看?
参考文献:《周礼》、《史记》、《汉书》、《后汉书》、《屯戍丛残考释·杂事类》、《新唐书》、《旧唐书》、《宋史》等。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