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人写诗更容易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反而在格律平仄中束缚了自己,而大诗人写诗,则是艺高人大大,更容易释放出自己的天性。
谪仙人李白是天下掉下来的诗句,他捡来放入自己的诗中,处处都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然随性,诗圣杜甫虽然也讲究格律,但却已经将格律诗写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对诗歌语言的把控达到了至高境界后,也更容易写出创新佳作。
杜甫没有做过大官,他做的最大的官就是一个仅仅八品的左拾遗,因此杜甫别的诗歌都写得好,唯独应制诗却写得不如别人好。贾至曾经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的应制诗,王维、杜甫、岑参三大高手都写了和诗,最后蘅塘退士在编《唐诗三百首》的时候,将王维、岑参的诗都选了进去,却忽略了杜甫的和诗,也算间接给他们的诗歌分出了一个高下。
杜甫不善于写的应制诗,但这首《春宿左省》却是一个例外,这首诗是杜甫刚当上左拾遗后写下的,诗歌中将他一心想要为君王分忧的忠君爱国写得感人肺腑。
春宿左省
唐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很多人都有失眠的经历,一般人失眠,总是因为心里有担忧的事情,一时想不开、放不下,杜甫也是一样,他之所以失眠,也是因为有心事。
杜甫一向是心忧天下苍生,不然也写不出那么多反映社会现实、体现民间疾苦的现实主义杰作。终于当上了一个左拾遗的官职,虽然只是小小的八品,但杜甫从没有想过要尸位素餐的混日子。
左拾遗,意思就是捡起遗漏的东西,属于谏诤机构,相当于监察部门,工作职责就是给皇帝和官员们提意见。如果杜甫稍微世故一点,只想保住自己的官职,就会很聪明得不去给皇帝提意见。
但杜甫偏偏是一个很较真的人,他非常认真地写了奏疏,就等着明天发一早天亮了,拿去给皇帝看呢,就因为这件事情放在心里,所以他失眠了一个晚上,不停地问现在是什么时辰了,生怕过了时间上朝迟到了。
春宿左省,春天的晚上在左拾遗所属的门下省值夜。“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日暮时分,矮墙隐没在花丛中间,日已将暮,栖息的鸟儿叽叽喳喳地从天空中飞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这一句是诗中的诗眼,古人没有电灯,夜晚的生活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呢?杜甫这两句诗就是很好的写照。群星照耀着夜空,宫殿中的千门万户就像跟着星星在一起闪烁一样;宫殿高耸如云,远远望去离月亮非常近,仿佛照到的月光也特别多。
星月照耀下的宫殿,就像沐浴在一种神圣的光辉当中,格外地的巍峨高大,因为皇帝就住在里面,所以离星月也格外地近。这既是对宫殿夜景的描写,也是在歌颂皇帝的至尊地位。巧妙的是,杜甫的这种颂圣非常含蓄,完全是完全融合在景物之中的。
一个“动”字,写出了宫殿千门万户跟着星星一起闪耀的动态,一个“多”字,则更是立意新奇,除了杜甫,从没有人想过用“多”字来形容月光。这个“多”字,似乎是不合理的,但又非常形象,宫殿高耸入云,所得到的月光自然是更多的。《唐诗近体》:“动”字警,“多”字有意味,他人不敢下。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一个晚上都不敢睡去,听着宫门开启金色锁具的声音,跟着晚上吹来的夜风,就想到了上朝时的马铃声。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明天早上上朝,要给皇帝上奏疏,因此心里忐忑不安无法入眠,不断地问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杜甫上疏的结果无从知晓,不过他这一个晚上失眠所看到的夜景,倒是通过诗句永远地流传了下来。从日暮到夜晚,又从夜晚到天明,一整个晚上的失眠,字字句句都体现了诗人忧君谏政的急切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