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拒绝宋美龄,不求杜月笙,选择吃素,一天能挣一两黄金,获赞无数

2020-10-18新闻22

与普通的民间艺人不同,越剧名旦袁雪芬给自己定下了两个原则:一是不应酬,二是不唱堂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不破坏原则,她选择了吃素,拒绝了宋美龄上门唱戏的邀请,身陷困境也没有去求杜月笙,一生饰演的香妃等经典形象获赞无数。

越剧是袁雪芬一生的追求,民国时期许多地方思想并未开化,但是袁雪芬敢于打破常规,组建了全部由女性组成的越剧团;她并没有因为喜欢越剧就认为越剧完美无缺,而是虚心向昆曲、话剧学习,一直认为昆曲和话剧是越剧的两个"乳娘";为了改变越剧没有剧本的落后现状,她自己出钱请编剧和导演,对编剧和演员都严格要求;为了追求更好的舞台效果,她广罗舞美设计、音响效果等天下人才。

拒绝宋美龄,不求杜月笙,选择吃素,一天能挣一两黄金,获赞无数

新中国成立后,袁雪芬曾经带着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在日内瓦会议上表演,轰动了世界,被西方人称赞为"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记者们都为有一张《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演出票而自豪。饰演《祥林嫂》时,她坚持躺在冰冷的舞台上十分钟,只为让观众保持对人物的真实感情。

拒绝宋美龄,不求杜月笙,选择吃素,一天能挣一两黄金,获赞无数

最佩服的是袁雪芬的气节。民国时期,为了自己的名声,她选择穿青衣吃素食。为何吃素呢?因为袁雪芬的名气和才貌,许多不怀好意的人打她坏主意,有的人想邀请她喝酒占便宜,也有的人想借助她的名气给自己沾光。

拒绝宋美龄,不求杜月笙,选择吃素,一天能挣一两黄金,获赞无数

对于当时的有钱人来说,吃素会冲走自己的财运,影响发大财。袁雪芬既然选择了吃素,而且还穿着青衣,对生意人来说很不吉利。旁人也不便强求,因此袁雪芬的饭局自然就少了很多,所以借助吃素,袁雪芬坚持了第一个原则"不应酬"。省下来的时间,继续放在提高和创新越剧上面。

袁雪芬的第二个原则"不唱堂会"就容易得罪人了。"唱堂会",一般是大户人家邀请艺人到家里表演,有些权势熏天的人物,如果邀请艺人到家里唱堂会,会被这些艺人视为荣耀。但是,民国时期,艺人的地位并不高,有些姿色的女艺人最后常常沦为有钱人的玩物,但是袁雪芬却视人品名节比生命还珍贵。

拒绝宋美龄,不求杜月笙,选择吃素,一天能挣一两黄金,获赞无数

袁雪芬当时红遍上海滩,《香妃哭头》《王昭君》《西厢记》等剧目中,她饰演的香妃、崔莺莺等形象深入人心,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韵味无穷,令人久久难忘,唱腔更是清脆优美,韵味醇厚,委婉缠绵,感情深沉。袁雪芬在上海最红的时候,唱一天戏的报酬就有一两黄金,是当之无愧的名角。

这样的袁雪芬自然引起无数观众的着迷,有势利的人也想邀请袁雪芬去唱堂会,但是袁雪芬坚持自己的原则,甚至不惜得罪权贵。1946年,宋美龄来到上海,早就闻听袁雪芬大名的宋美龄,特意邀请袁雪芬到家中唱戏,却被袁雪芬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还说自己不能坏了自己的规矩,要想听戏需要到剧场。这样的大人物,袁雪芬敢于说不。

拒绝宋美龄,不求杜月笙,选择吃素,一天能挣一两黄金,获赞无数

还有一次,袁雪芬的《山河恋》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被禁演。为了解决这件事,有人向袁雪芬出主意,建议她趁着杜月笙生日之际去他家唱堂会,事情一定能够解决。当时是1947年,杜月笙是上海鼎鼎大名的三大亨之一,黑白两道通吃,有他出面,禁演的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但是袁雪芬依然拒绝了这样的建议,坚决不去求杜月笙。可见袁雪芬是多么珍惜自己的名声!

袁雪芬同情劳苦大众,顶住压力编排了《祥林嫂》,赢得当时底层人民的共鸣,却遭到反动派的仇恨。为了报复,反动派指示地痞流氓多次骚扰袁雪芬,甚至往袁雪芬身上投掷粪包,可是袁雪芬柔弱的身躯下,却有一颗倔强不屈服的强大内心,依然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妥协。

拒绝宋美龄,不求杜月笙,选择吃素,一天能挣一两黄金,获赞无数

"文如其人,戏如其人",袁雪芬虽然去世了,但是却给后人留下了太多经典形象与感人故事。"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演戏",是袁雪芬一生再真实不过的写照了。

参考资料:《东方女杰袁雪芬》《袁雪芬和越剧艺术》

#宋美龄#袁雪芬#杜月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