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翼战机的优缺点有哪些,其对应的原理又是什么 三角翼的2113优点就是适应超音速高速飞行,飞机在超5261越音速时候,机头的空气因为激4102波急剧1653压缩,形成音障,这一直是阻碍飞机超音速的主要原因,机头的激波无法避免,但是机翼可以,怎么办?三角翼或者后掠翼来避免激波压缩空气,很多著名的高速飞机都是三角翼,比如F106等等,这一布局在冷战时期非常盛行,因为当时的飞机追求两高原则,高空高速,那时候你飞不到2马赫都不好意思见人,缺点也很明显,三角翼升力低,机动性大幅度下降。
既然歼七双三角翼成功了,为什么歼八不像歼七那样改成双三角翼了? 先弄清楚“J7E”歼击机为什么在西北工业大学和成飞共同的参与合作下修改机翼。修改“J7”机翼的目的是为了改善“J7”中/低空,低速飞行机动性性能。有的放矢,解决低空低速机动性能,确影响了“J7”高空高速性能。那么“J8”系列战斗机为什么不修改机翼翼型?因为,“J8”系列歼击机的作战定位。“J8”系列战斗机以“双二”著称(既飞行高度2万米,飞行速度马赫数2)。“J8”系列战机以飞的高、飞的快为特点,“术业有专攻”作战飞机的使用性质决定飞机的定位。双三角机翼明显可以改善中/低空、低速飞行性能,但是,双三角机翼增加了飞行阻力,影响飞机的高速性能,又不利于“J8”系列的高空高速超音速优势。所以,“J8”系列没有改装双三角机翼。三角型机翼翼型气动特点适合高空高速超音速飞行的需要,所以包括前苏联的一些“米格”“苏”系列战机,以及法国超音速民航客机“协和”号飞机广泛采用三角型机翼。
三角翼飞机的发展 第一个采用三角翼设计的是亚历山大里佩希,他从1918年起在德国齐伯林公司担任工程师,他设计的动力三角翼于1931年首飞。三角翼造型给作战飞机带来两种重要气动品质。在超音速飞行中,机鼻形成的冲击波到达三角翼的大后掠前缘时,会使三角翼产生非常高的气动效率。在大攻角飞行时,三角翼的前沿还能产生大量涡流,附着在上翼面,能提高升力。攻角这个术语是指飞机的前进方向与机翼之间的夹角。虽然三角翼在高空超音速飞行时非常理想,但在低速机动时却成了累赘,它给飞机油耗和低速机动性带来不利影响。三角翼原来就是为高速的截击机和轰炸机设计的。随着三角翼概念的发展,产生出一种复合三角翼。这种外形是在主翼前加上大倾角的三角翼,以减少在低速时的劣势。在现代战斗机中,就有一种从复合翼发展出来的结构,叫作LEX(边条翼)。这种小“翼”在安装在主翼(这时不一定非是三角翼哟)的前缘根部,它在巡航飞行时保持突出状态,用于在大攻角飞行时产生出附着于主翼面上的高速涡流(贝奴利定理)。这就使翼面上方出现低压区,它能带来额外的升力,与纯三角翼能带来的是一样的。欧洲的台风式战斗机采用了鸭式前翼。而苏35则采用了三翼面布局,包括鸭翼、主翼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