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他先是用声势兵不血刃地拿下了羸弱的刘琮,就此占据了荆州。本来曹操就是统一了北方的最大势力,此时夺得荆州,曹操的实力顿时大增,然而南逃的刘备和占据了江东的孙权联起手来,在赤壁一带对抗曹操,在周瑜的正确指挥,黄盖的诈降下,兵力占据绝对优势的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就此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最佳机会。而在次之后,曹操率军征战似乎是输多赢少,比如渭河之战曹操损伤惨重,三场濡须口之战都是攻坚不下,虽然攻下了阳平关逼迫张鲁投降,但也是运气使然,而汉中之战则被司马懿成为“几至大败”,樊城之战甚至被关羽吓得打算要迁都。那在赤壁之战后,曹操率军征战真的是输多赢少?
事实上,这样的结论是不够客观的,曹操在赤壁之战后的主要征战为对东吴的征战,以及击败韩遂马超,还有击败张鲁占据汉中,以及后来的汉中之战。在南征东吴的过程中,曹操确实没能消灭孙权,但双方的交手并非一边倒的结果,而是曹操占据上风的,这从孙权后来请降就能够看出,当时曹操的南征确实给了孙权很大的压力,而且也能将孙权的势力驱逐出江北,因此这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根本谈不上大败。
而讨伐韩遂和马超的过程中,曹操的损失不小,但毕竟是平原大战,曹军有一定损失也是很正常的行为,如果按此而论,汉武帝征讨匈奴也应该算是大败了。至于说攻克汉中的胜利里虽然有运气的成分,但汉中地势险要,曹操能在此地击败张鲁的军队也是很不容易的。当时刘备之所以能顺利占据益州,也是靠着从腹地发起进攻,并且有内应的情况。
汉中之战是曹操后期最失败的战役,虽然曹操失去了汉中,但他将主力保留了下来,即便司马懿对此战的评价不高,也算不上是大败。至于说樊城之战则与曹操的关系不大了,毕竟此战是于禁被水淹七军,而不是曹操率军征战出现了失误,而且整改樊城之战曹操都没有去过前线,更没有和关羽对决过,因此即便樊城之战前期曹魏出现大败,也和曹操的关系不大。
笔者认为,曹操晚期在军事上虽然有失误,但绝不是败多胜少,这不过是被非正确的观念误导的结果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