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新四军被服厂的缝纫机头

2020-07-21新闻11

缝纫机,想必大家都不陌生,20 世纪 70 年代起几乎家家都有。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览大楼二层东侧的展厅中,陈列着一个黑色的、大部分漆皮脱落且有斑驳锈迹的缝纫机头,长 44 厘米,宽17.8 厘米,高 23 厘米,生产编号为 554602 号,是当年盐阜区新四军被服厂使用的,后由被服厂工人陈如年之子保存下来。让我们把时间调回到 80 年前,听一听它的故事……

抗日战争中,新四军深入敌后积极开展游击战争,抗击日伪军,收复国土,很快建立了茅山、豫皖苏和皖东、皖东北等根据地。1940 年新四军发展到六个支队 10 万人。

为了保障部队的被服供应,新四军各部队及军分区以上都建立了自己的被服厂。由于是白手起家,大多数被服厂初创时处境极为艰难,工人多数是被雇请带上缝纫机到部队服务的“外工”,军籍“内工”较少。“外工”领取较低工资,“内工”享受供给制。生产中所用布匹等材料有些是从集市上购买的,有些通过地下党从敌占区采购,还有些是从敌人手中缴获而来。大量的被服生产依靠手工缝制,缝纫机则极为稀缺。

在游击环境中,被服厂生产十分困难,有时两三天就得被迫转移一次。为千方百计保障部队被服供应,工人们坚持“敌来我走、敌走我干”的方针,转移到水上就把机器架在船中工作,转移到山上就在山上生产。有一次,盘踞在阜宁城的日军从城中向西南东沟方向进行“扫荡”,大家七手八脚把机器分拆包扎,分散转移,将机架沉入河中做好标记,机头由少数同志背负转移,大多数工人和带不走的物资分散在老乡家中隐蔽,有些物资干脆装上小船隐藏在芦苇荡中。“扫荡”被粉碎后,被服厂工人立即开始集中,从河中捞出机架,把隐藏在各处的设备、物资取回,以最快的速度组装好恢复生产。由于部队发展很快,前方急需的被服数量快速增长,被服厂生产任务十分繁重,有些工人一边啃馒头一边踏着缝纫机工作,最多时一天可缝制 30 套棉衣片子。不少同志由于过度疲劳,在夜间工作时因打瞌睡导致头被撞破、手指被扎,但仍坚持不休息,继续拼命生产,以极大的工作热忱和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

因战事发展瞬息万变,被服厂流动性大,每次转移都要借用老百姓的住房做厂房,工人们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同时严把产品质量标准,不漏一针、不虚一线,注重节约,提出“多节省一寸布多缝一件军衣”和“早点把冬装送到前线去”的号召。大家团结友爱,生产热情很高,常说“我们不是为了钱,是为了国家、民族,为了前方流血牺牲的将士……”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工人们在完成繁重生产任务的同时,坚持出早操和军事学习,在农忙季节还要尽可能抽出时间帮助老乡们播种收割。然而紧张的工作生活和时刻面临生命威胁的日子并没有让大家放弃乐观和希望,他们经常传唱《黄水谣》《抗日进行曲》等抗日歌曲,其中一首歌的歌词这样唱 :“秋风起,秋风凉,民族战士上战场,我们在后方,多做几件新军装,帮助他们打胜仗!打胜仗!收复失地保家乡……”

如今,当年唱着抗日歌曲日夜赶制军服的工人们已经逝去,只留下锈迹斑驳的缝纫机头,继续向后人诉说那些平凡的人,和他们不平凡的故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