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袁绍“外宽而内忌,多谋而无断”? 外宽而内忌色厉而胆薄

2020-10-18知识8

曹操曾经这样评价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是啥意思 袁绍这个人2113从表面上看似乎很5261厉害、很威武,但是内心4102的胆子却很小;遇到问题总是不断的1653思前想后,却不能做出决定;干大事的话,总是顾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畏缩不前;见到蝇头小利却总是不顾一切的想要夺取,没有头脑。曹操正是掌握了袁绍的秉性、为人、能力方面的状况,在与袁绍的过招中,做到了知彼知己,胜多败少。特别是在重大战役方面,曹操拿捏的十分准确。曹操对袁绍的评价是一针见血的,实践证明,曹操没有打狂言,评价是正确的,袁绍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促成了袁绍的失败。曹操夺取官渡之战胜利后,袁绍的事业和命运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江河日下,发病呕血,拖延了七年,最终得了抑郁症,痛苦而死。扩展资料:袁绍的高祖父袁安,做过汉朝的司徒,从袁安以下四代都位居朝廷三公的要职,袁家在当时的权势数一数二。袁绍器宇轩昂,容貌儒雅,和一般读书人交往,许多的士人都依附他,声名远播海内外。董卓弑君擅权时,各路诸侯起兵讨伐董卓,兵众十几万人,袁绍被推举为盟主。当时,袁绍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完全可以大展宏图,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是就是这么辉煌的家庭背景和优越的发展环境,因为自身的性格问题,最终败给曹操。参考资料。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袁绍“外宽而内忌,多谋而无断”? 外宽而内忌色厉而胆薄

新三国语录 要全部 所有人说的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袁绍“外宽而内忌,多谋而无断”? 外宽而内忌色厉而胆薄

请问三国时期的\ 十论的真假1、荀彧四胜四败背景介绍:在曹操遭遇宛城之败后。当时袁绍写给了曹操一封书信,言辞傲慢,曹操看后大怒,行为都与平日里不一样。众将都认为是宛城之败的缘故,而只有荀彧认为曹操不会因为一次失败就变得这样,一定是有别的事情才会让主公变得茶不思、饭不想。于是前去问询曹操。曹操将袁绍的书信拿给荀彧看后,说道:“我想要攻打袁绍,奈何现在力量不够,该怎么办呢?军师联盟 荀彧曹操当时刚刚大败,又加上袁绍的侮辱,心里头那个火气可想而知,恨不得立马将袁绍灭了,可是冷静下来想一想,现在论真打的话还可能打不过袁绍,所以曹操当时那个心态很爆炸,有火撒不出,很憋屈的一个心理状态。作为曹操多年的谋士荀彧自然一下便知曹操所思所想,于是这样向曹操说道:2、荀彧四胜四败内容彧曰:“古之成败者,诚有其才,虽弱必强,苟非其人,虽强易弱,刘、项之存亡,足以观矣。今与公争天下者,唯袁绍尔。绍貌外宽而内忌,任人而疑其心,公明达不拘,唯才所宜,此度胜也。绍迟重少决,失在后机,公能断大事,应变无方,此谋胜也。绍御军宽缓,法令不立,士卒虽众,其实难用。公法令既明,赏罚必行,士卒虽寡,皆争致死,此武胜也。绍凭世资,从容饰智,以收名誉,。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袁绍“外宽而内忌,多谋而无断”? 外宽而内忌色厉而胆薄

曹操煮酒论英雄时“好谋无断,色厉胆薄,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指谁 指的是:袁绍。原文节选: 玄德曰:“河北 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

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这句话解释? 从表面2113上看似乎很厉害,很威武5261 但是内心的胆子却很小.遇到问题总是不断4102的思前想后,却不能做出1653决定.(袁绍这个人)干大事的话,总是顾惜自己的身家性命,畏缩不前.见到蝇头小利却总是不顾一切的想要夺取,没有头脑。【出处】:《三国演义》: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翻译】:作大事业时吝啬自己的身体,见到小利却忘了生命,这不是真正的英雄。拓展资料:袁绍?202年6月28日),字本初,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袁老乡袁老村)人。东汉末年军阀,汉末群雄之一。司空袁逢之子。袁绍出身东汉名门\"汝南袁氏\",自袁绍曾祖父起,袁氏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他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家族也因此有\"四世三公\"之称。袁绍早年任中军校尉、司隶校尉,曾指挥诛杀宦官。初平元年(190年),与董卓对立,被推举为关东联军首领。

历史上袁绍其人到底如何,是否是曹操所说的“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