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苏剧蒋玉芳剧照 苏剧名曲有哪些

2020-07-21知识10

苏剧为什么不如昆剧那样广为人知? “冰火两重天”,以此来形容苏剧和昆曲如今的遭遇,并不为过。苏剧是在苏州滩簧基础上发展演变起来的苏州独有的地方剧种,和昆曲、评弹并称为苏州文艺界的“三朵花”。与昆曲、评弹的风光无限相比,苏剧“过得”并不好,面临着后继无人、传承困难的危机。此前,民进苏州市委连续两年在苏州“两会”上集体上交提案,为苏剧的生存与发展大声疾呼。相关人士指出,虽然社会各界为苏剧的保护和复苏做了大量工作,但离苏剧真正重回舞台还很遥远,必须从更深层次为苏剧的复苏创造条件。“别看现在的年轻人对苏剧一点概念也没有,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直至粉碎‘四人帮’后,苏剧在苏州可是家喻户晓。原苏州昆剧院副院长尹建民是第一代苏剧传人尹斯明之子,对苏剧的发展历程了如指掌。他介绍,当年观前街的新艺剧院是苏剧的专用剧场,一年中剧团轮番在新艺剧院公演传统及现代的苏剧剧目,观众踊跃,上座率常常爆满。社会上也涌现出众多苏剧的业余演唱社团和大量的爱好者,苏剧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成为江苏的主要剧种之一。苏剧的前身可追溯至明代流行的“南词”,距今300多年。入清后,南词和滩簧合流,形成了“苏州滩簧”,上世纪40年代逐渐演化成苏剧。苏剧之所以深受群众的。王芳的人物访谈 兰幽香风远—昆剧表演艺术家王芳访谈昆苑奇葩含露开·金红(以下简称“金”):王老师,昆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已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您作为一线演员和传承人,肯定有许多感受,请谈谈您的艺术创作与艺术感受。王芳(以下简称“王”):好的。我13岁考入苏州昆剧院,当时叫苏昆剧团,我属于随团学员。那时传字辈的沈传芷、倪传钺、薛传钢等先生都还健在。我是武戏开蒙,学的第一出戏是昆剧《扈家庄》,我饰演扈三娘。启蒙老师施雍容功底非常好,给我打下了良好基础。我们当时是密集式学习,进团半年后基本上是以功出戏,以戏带功,把基本功和学戏连在一起。老师不仅教身段与锣鼓点子如何“和”,还教如何领会人物,如何表现扈三娘的傲气。比如锣鼓响起,“四击头”,出场了,一亮相,让观众看到你第一眼,但是出场声“哒”的时候要缓些,“呔”圆场时要跑得特别快,要把那种目空一切的感觉突出来。这时你马上感觉到这个女子的野性。然后,“锵”亮相,又规范了,而这又是不规范中的规范。起初我并不理解为什么这么演,老师怎么教就怎么学,完全是模仿。后来才明白,这是为了突出扈三娘的个性。《霸王别姬》中的虞姬又与扈三娘不同,其中的文武结合特别有讲究。。省委书记王芳的子女有多少 [1]王芳(1920—2009),1920年8月生,山东省新泰人,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高中文化;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任班长、排长、排政治指导。

#王芳#寻梦#昆曲#艺术#张继青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