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刘备汉中称王之后,如何处理与关羽的关系?

2020-10-18新闻24

桃园三结义漫画

刘备汉中称王之后,如何处理与关羽的关系?

正文:

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之间情同手足的关系一直为后人所喜闻乐道,再加上小说《三国演义》的极力渲染以及润色加工,历史的真相背后已经覆盖了一层浓厚而又让人回味无穷的的文学色彩。

后人对他们三人之间完美无缺的关系赞不绝口的同时,自然也想起关羽对刘备忠贞不二,因此,关羽历来都被后人所推崇备至,成了无数英雄豪杰甚至广大黎民百姓顶礼膜拜的对象。

然而,仔细研究史料,便可发现,刘备与关羽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美好,事实上,刘备与关羽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复杂而又曲折的变化,以致由当初的兄弟之情演变为最后的陌路者。

一、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刘备、关羽二人是早年的江湖之交,因刘备的事业而“水涨船高”获得地位;关羽后半生至死没有当面接触过称王之后的刘备,而张飞则是在刘备称汉中王时当场被魏延“取代”的。关羽的生平经历,史书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笔,“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至于关羽“亡命”的具体原因,《三国志》以及裴松之注都没有记载,因此我们也无从知晓。他离开家乡逃到河北涿州后,就遇到了影响了他整个人生的两个重要人物———刘备与张飞。虽然说“桃园三结义”只不过是小说《三国演义》赋予他们三人美好关系的佳话,但史书对他们三人亲密无间的关系还是做了相关记载。

刘备凯旋

刘备汉中称王之后,如何处理与关羽的关系?

《三国志·关羽传》的说法是:“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三国志·张飞传》又说:“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华阳国志·刘先主志》也说:“先主与二子寝则同床,食则同器。”由此可见,他们三人之间的关系确实很好,可谓是情义之深胜似亲兄弟。

在刘备早期创业之时,依靠张世平、苏双等人的资助才有了招兵买马的本钱,再加上关羽、张飞的加盟以及鼎力相助,对刘备早期发展而言简直是如虎添翼。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曰“先主於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在那个战乱不断的年代里,关羽、张飞的鼎力相助与贴身守护,对刘邦早期的政治活动的顺利开展及自身安全的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刘关张三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局面到底维持了多久呢?

刘关张兄弟

刘备汉中称王之后,如何处理与关羽的关系?

二、委曲求全,一忍再忍

人逢乱世,知音难觅,刘备创业初期,需要忠心、有能之人,而关羽从家乡亡命远逃,试图借机谋求自己的英雄之路,济扶天下,又仰慕刘备为人进而共同进退,以图扶乱世而定乾坤。好景不长,好梦易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备与关羽之间的关系也因权利争执与利益纠纷的影响,悄然地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后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同时准备拜黄忠为后将军。这时候,诸葛亮对刘备说:

诸葛亮献策

刘备汉中称王之后,如何处理与关羽的关系?

不仅诸葛亮对关羽的性格了如指掌,刘备对关羽的脾气也是洞若观火,所以他淡淡地说了一句:“吾自当解之。”于是便派费诗前去给关羽做思想工作,果然不出所料,关羽听说要拜黄忠为后将军后,暴跳如雷,说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坚决不接受刘备封他的前将军一职。费诗只得耐心地好言相劝一番,将各种利害关系一一分析,关羽才最终受拜。

从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关羽骄横跋扈的了何种程度,甚至连刘备都对他无可奈何,处处要让他三分,刘备作为本集团的领导人,自己要封黄忠一个官职,还得顾忌关羽的感受,怕他不同意,还得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找一个能说会道之人前去给关羽做思想工作,极尽奉承之能事,说服关羽。

众所周知,刘备是当世之枭雄,但对于自己的兄弟皆下属如此这般的委曲求全。不得不说此时的关羽性格之嚣张跋扈已经严重影响到刘备集团的人事发展,为刘备的人事决策及整个集团的整体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消极影响。

关羽被擒

刘备汉中称王之后,如何处理与关羽的关系?

三、称王不久,又想当帝

刘备汉中称王之后不久,关羽便发动了夺取襄阳、樊城的襄樊之战,这场战役在三国史上的重要性仅次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的重要战役。曹操援兵源源不断开向樊城,孙权紧锣密鼓部署夺取南郡;同年年底,关羽在荆州一人苦战29位名将,关羽毁败,荆州丢失

而刘备尚未觉悟,从汉中战役结束到刘备称帝的两年中,刘备几乎没有任何军事建树,相反损失了荆州和上庸诸郡两大战略要地,同时,也葬送了蜀汉将士开创的大好局面, “失荆州”、“走麦城”成了后世人生失意和悲剧的象征。

这场战争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疑点,最让人大惑不解的主要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刘备集团的所有人对这场战争都冷眼旁观,一副若无其事的态度,不给关羽增援一兵一卒?

《先主传》记载,关羽围困樊城、襄阳时,襄阳人张嘉、王休献上玉玺,关羽派人送往汉中,蜀汉君臣都以为是一种“符瑞”,尽管刘备有些扭捏作态,但在自称汉中王一年之后就建号称帝,圆了他的皇帝梦。

兵败麦城

刘备汉中称王之后,如何处理与关羽的关系?

《先主传》曰:“备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原来,刘备夺取汉中后踌躇满志,称王拜相,大喝庆功酒,大建安乐窝,沉溺在一派歌舞升平的氛围中;《先主传》还记载:曹丕废除汉献帝,诸葛亮等文武百官又以图谶来迎合刘备心理,力劝其登基称帝。

其实,百官积极劝说刘备称王称帝,除了迎合刘备迷信心理外,亦同他们浓厚的功名利禄思想不无关系;诸葛亮劝说刘备的一段话很有代表性:文臣武将们辛勤拼杀,不就是“欲望尺寸之功,早日扬名立身吗?

襄樊之战到关羽被杀,刘备基本上都处于一种不管不问,袖手旁观、沉溺皇帝梦的状态,这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了刘备与关羽关系的恶化以及刘备对关羽不满的态度,似想借战争使关羽得到一点教训,能改一下他狂妄自大的性格。结果却是关羽军败死亡,一代战雄以死谢幕历史。

曹丕称帝

刘备汉中称王之后,如何处理与关羽的关系?

四、夷陵之战,兄弟情深?

需要解释的是刘备为何发动夷陵之战,《演义》上说刘备和关羽、张飞是结义兄弟,他的出兵,是要替义弟报仇,这固然是笑话,读史的人说他是忿兵,也未必是真相的。

因为能做一番事业的人,意志必较坚定,理智必较细密,断不会轻易动于感情。况且感情必是动于当时的,时间稍久,感情就渐渐衰退,理智就渐渐清醒了。关羽败于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的征吴,是在建安二十六年,距离关羽的失败已经一年半了,还有轻动于感情之理么?”

刘备在称帝之后,匆忙出兵,主要还是想自己在世时把遗留下来的问题处理完毕,这样他才可以放心的把蜀汉政权交给自己的儿子刘禅。由此更可见得,刘备的出兵并非为关羽报仇,而是替自己所建立起的事业做最后的奠基。

也许,在政治家的人生哲学中很难有真正的情谊兄弟,刘备和关羽之间的兄弟情在刘备逐渐勾画自己匡扶汉室的政治蓝图过程中也随之瓦解。

如果说关羽刚愎自用的性格缺陷是他们的兄弟情走向志不同而不相为谋的尴尬境地,那么刘备为了维护其刘氏江山,保证皇权永固则是导致他们关系分裂的根本原因。

#楚汉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