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2020-10-17新闻17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警星档案

方岚,男,现年46岁,2002年至今任樊城区公安分局屏襄门派出所红光社区民警。18年来,他扎根社区,积极探索社区警务工作新方法,所在社区近11年无重大刑事类案件、越级上访事件发生,两获“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枫桥经验。

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老方,这家有条大狼狗要登记转移,需要你来做工作啊!”“老方,我们小区下水道堵了,跟物业反映了两天,也不见人来疏通,你帮我们协调一下!”

在襄阳市樊城区屏襄门办事处红光社区这个大家庭,无论是社区工作人员,还是辖区群众,只要有事,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社区民警“老方”。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老方”名叫方岚,今年46岁,是屏襄门派出所红光社区一名社区民警。自28岁担任社区民警以来,他在红光社区一干就是18年。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社区工作难,心里装着群众就不难”

红光社区位于樊城中心闹市区,1.5平方公里面积内临街商铺多、老旧社区多、流动人口多,尤其辖区26家企事业单位、生活小区,破产单位达90%以上,管理难度大。

为方便工作,及时与社区干部和居民沟通,2003年方岚建立“红光社区警务”QQ群,将社区干部、物业经理、网格员、巡防队员、楼栋长、小区保安拉入群里。每天在群里与社区干部、网格员、巡防队员梳理对接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2012年,QQ群升级成为“网上警务室”,更加便捷为群众办事。

如今已演变为10多个微信群,群里1200多人,居民占70%以上。谈起“社区警务”群的演变,方岚说:“社区警务也要与时俱进,只有搭上信息化的快车,才能服务群众更便利,警务工作更有针对性。”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群众有安全感,社区才和谐”

刚接手社区时,辖区90%的单位或改制或破产,遗留了大量的社会治安隐患,且社区流动人口多、人员混杂、案件多发,几乎所有的民警都觉得,这是个管不好也管不了的社区。

可方岚偏不信这个邪,为了摸清社区情况,他起早贪黑,把精力和时间一股脑地全都用到了工作上。一有空,就夹着自己的笔记本下社区走街串巷。到了节假日,也不休息,直到把片儿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摸熟了才罢手。只用了4个月时间,方岚的手中就有了一份完整的社区台账。

丹江路日杂市场商户众多,方岚动员20余家商户安装监控,还协调组织社区老兵志愿者巡逻队强化市场周边巡防。今年以来,该市场未发生一起盗窃案件。市场瓷器店老板张传秀说:“方警官时不时就在我们市场里转,看见他我们就很放心。”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小矛盾解决好,就不会引发大问题”

一些矛盾纠纷看似虽小,但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就有可能酿成大问题,给安全稳定带来隐患。

今年9月9日上午,因胃病正住院打针的方岚忽接辖区五金站退休职工吴师傅的电话:“方警官,我家卫生间装修起矛盾了,他们说的和用的材料不一致,还发狠打坏了我家的墙体防水层……”

方岚忍者病痛一边安慰吴师傅,一边详细询问相关情况,随后电话约装修方下午面谈了解情况。

在从双方口中了解矛盾焦点并咨询驻区律师后,方岚心里有了谱。

9月12日,方岚约好双方一起到吴师傅家调解,在看过现场、沟通双方心理底线后,在方岚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握手言和。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方岚说,像这种邻里矛盾,看着小,可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升级成大问题。只有把这些小矛盾在萌芽时就及时消除掉,才能彻底防止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

“四小”工作法写出社区平安“大文章”

多年社区警务实践,让方岚深知:社区警务要真正做实做到位,靠民警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必须依托社区居委会,融合一班人的智慧齐抓共管。

近年来,红光社区党委开展了一系列“党建+居民自治”特色工作: “小习惯”促大养成,“小事情”促大和谐,“小环境”促大气候,“小舞台”促大能量——“四小”促“四大”工作法。

作为社区党委副书记的方岚,将该模式运用到社区警务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四小”警务工作法:建好矛盾调解网,养成常查常访的“小习惯”;打造便捷服务网,办好安民乐民的“小事情”;拓展法治宣传网,打造聚民育民的“小环境”;完善治安防控网,构建共治共享的“小舞台”。

枫桥经验︱方岚:初心如磐的社区守护者

18年初心如磐,方岚把青春和热血播撒在处理群众小纠纷、小矛盾这些最平凡的小事儿上,真正把社区的事当成分内的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他用真诚付出赢得群众交口称赞,用辛勤汗水浇灌出社区和谐之花。

素材来源:襄阳公安收藏

“社区工作难,心里装着群众就不难”

红光社区位于樊城中心闹市区,1.5平方公里面积内临街商铺多、老旧社区多、流动人口多,尤其辖区26家企事业单位、生活小区,破产单位达90%以上,管理难度大。

为方便工作,及时与社区干部和居民沟通,2003年方岚建立“红光社区警务”QQ群,将社区干部、物业经理、网格员、巡防队员、楼栋长、小区保安拉入群里。每天在群里与社区干部、网格员、巡防队员梳理对接工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2012年,QQ群升级成为“网上警务室”,更加便捷为群众办事。

如今已演变为10多个微信群,群里1200多人,居民占70%以上。谈起“社区警务”群的演变,方岚说:“社区警务也要与时俱进,只有搭上信息化的快车,才能服务群众更便利,警务工作更有针对性。”

“群众有安全感,社区才和谐”

刚接手社区时,辖区90%的单位或改制或破产,遗留了大量的社会治安隐患,且社区流动人口多、人员混杂、案件多发,几乎所有的民警都觉得,这是个管不好也管不了的社区。

可方岚偏不信这个邪,为了摸清社区情况,他起早贪黑,把精力和时间一股脑地全都用到了工作上。一有空,就夹着自己的笔记本下社区走街串巷。到了节假日,也不休息,直到把片儿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摸熟了才罢手。只用了4个月时间,方岚的手中就有了一份完整的社区台账。

丹江路日杂市场商户众多,方岚动员20余家商户安装监控,还协调组织社区老兵志愿者巡逻队强化市场周边巡防。今年以来,该市场未发生一起盗窃案件。市场瓷器店老板张传秀说:“方警官时不时就在我们市场里转,看见他我们就很放心。”

“小矛盾解决好,就不会引发大问题”

一些矛盾纠纷看似虽小,但得不到及时妥善解决,就有可能酿成大问题,给安全稳定带来隐患。

今年9月9日上午,因胃病正住院打针的方岚忽接辖区五金站退休职工吴师傅的电话:“方警官,我家卫生间装修起矛盾了,他们说的和用的材料不一致,还发狠打坏了我家的墙体防水层……”

方岚忍者病痛一边安慰吴师傅,一边详细询问相关情况,随后电话约装修方下午面谈了解情况。

在从双方口中了解矛盾焦点并咨询驻区律师后,方岚心里有了谱。

9月12日,方岚约好双方一起到吴师傅家调解,在看过现场、沟通双方心理底线后,在方岚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握手言和。

方岚说,像这种邻里矛盾,看着小,可一旦处理不好,就容易升级成大问题。只有把这些小矛盾在萌芽时就及时消除掉,才能彻底防止恶性刑事案件的发生。

“四小”工作法写出社区平安“大文章”

多年社区警务实践,让方岚深知:社区警务要真正做实做到位,靠民警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必须依托社区居委会,融合一班人的智慧齐抓共管。

近年来,红光社区党委开展了一系列“党建+居民自治”特色工作: “小习惯”促大养成,“小事情”促大和谐,“小环境”促大气候,“小舞台”促大能量——“四小”促“四大”工作法。

作为社区党委副书记的方岚,将该模式运用到社区警务工作中,摸索出了一套“四小”警务工作法:建好矛盾调解网,养成常查常访的“小习惯”;打造便捷服务网,办好安民乐民的“小事情”;拓展法治宣传网,打造聚民育民的“小环境”;完善治安防控网,构建共治共享的“小舞台”。

18年初心如磐,方岚把青春和热血播撒在处理群众小纠纷、小矛盾这些最平凡的小事儿上,真正把社区的事当成分内的事,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他用真诚付出赢得群众交口称赞,用辛勤汗水浇灌出社区和谐之花。

素材来源:襄阳公安

#破产#盗窃案件#退休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