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纸币流通千年史,就是一部通货膨胀史,无论过去还是现代

2020-10-17新闻4

中国纸币流通千年史,是一部通货膨胀史。纸币发行几乎是弊端百出,与通货膨胀相始终,从宋代至清代,一直如此。

为什么纸币从一开始产生,其流通效果就不好呢?我们以历史的眼光从其最初产生的基础及产生的背景出发,进行分析。纸币发行的理论依托

从历代铸币减重和铸大钱的经验中,可以引导出纸币发行。管子认为,货币乃先王所造,当百则百,当千则千,莫敢违背。

纸币流通千年史,就是一部通货膨胀史,无论过去还是现代

清朝王鎏认为:

凭借国家的权力,就可以决定纸币的无限法偿能力,行钞不会发生贬值,不管国家对纸币规定为多少面值,纸币都能按照已规定的面值流通无阻。

然而这完全是主观想象,以主观意志来对抗纸币流通的客观规律,理论上就犯了根本性的错况。从货币国定说的观点出发,主观决定货币发行,这样,纸币的发行效果当然不会好。纸币产生的历史背景

历代纸币,大多是在战乱年代或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发行的,宋时钱引、会子以及后来的金交钞、元钞、顺治钞贯、咸丰官票宝钞等都是这样,政府都把发钞作为筹措军费、解决财政赤字的手段,宋仁宗将交子收为官办,也是适应当时的财政需要,当时宋王朝政局虽还算平稳,但财政负担不轻,对西夏用兵的军费开支也使财政越来越困难,发钞不失为财源之一。

可见,纸币产生是先天不足,而封建各王朝后期社会政治经济情况的恶化,对币值的不稳定影响极大,加上人为因素,通货膨胀是必然的。

纸币流通千年史,就是一部通货膨胀史,无论过去还是现代

纸币的发行目的

1.用于弥补国家财政亏空。政治上的腐败,战争的频繁,使正常的赋税收入不足以满足财政需要,于是统治阶级就利用手中掌握的发钞权,滥发纸币,弥补财政亏空,根本不考虑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造成通货膨胀此起彼伏,一次比一次严重。

2.用于等办军饷。这在历史上多有记载,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发行交子60万贯,以支付粮草费。哲宗绍圣年间(1094-1098年),为对付西夏,在陕西沿边募兵筹饷,不断增发交子,从数十万到数百万贯不等。

南宋初,宣抚处置使张俊增印钱引100万缗,以助军食……这些增发的纸币,都无发行准备,也没有相应的物资对应,自然引起币值下跌,物价上涨。

3.用于增加国家财富。以一纸无价值的纸钞,无偿征收民间财物。历代各朝都承认,在每次换发新钞、压价收兑旧钞、倒钞等,都大获其利。

纸币流通千年史,就是一部通货膨胀史,无论过去还是现代

总之,封建社会各次纸币发行泛滥,都是为了满足封建统治集团的需要,目的是为了战争、搜刮人民脂膏,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联系不大,它没有可靠的物质基础,这就决定了纸币的发行效果不会太好。

从纸币产生发展的历史,以及从世界各国纸币流通的实际情况看,都只是通货膨胀率高低的不同,而不存在有没有通货膨胀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必然发生通货膨胀呢?通货膨胀的产生是众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纸币流通具有产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在现实中却成了必然性。

纸币作为货币符号,其不同于金属货币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纸币一旦进入流通就不再退出流通,因而,纸币的流通数量影响商品的价格。流通中纸币量多了,单位纸币的价值下降,以纸币表示的商品价格因而上涨。纸币的这种不退出流通性,就包含了通货膨胀的可能。

从纸币发行看,交子成为正式的国家纸币后,就发展为不兑现纸币,也没有了发行准备,实际上,国家权力代替了发行准备,因此纸币发行的强有力的上限不存在了,纸币的发行量失去了这一界限的控制,纸币的过量发行就成为经常现象,纸币发行准备的不足,埋下了通货膨胀的隐患。

纸币流通千年史,就是一部通货膨胀史,无论过去还是现代

纸币发行的历史证明,纸币在流通中,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因此,纸币的流通量,是以金属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的,纸币的发行量,不能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否则会引起通货膨胀,即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不管古代封建王朝如何暴戾恣睢、大权在握、生杀予夺,也不管现代政权如何“文明”地滥发纸币,其结果都无法逃脱这一规律的严厉惩罚。

然而,不幸的是,纸币流通产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在历史与当代社会似乎都演变成了必然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