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山区泰顺县的深山高谷中,一度被认为失传的木拱廊桥已在此“隐居”数百年,作为“地域文化与传统美学结合的典范”,拱桥建造的屠龙之技,在当地木匠手中终得重现。
清明上河图清晰地展现了北宋首都开封汴水虹桥的原貌
三条桥在浙江泰顺县垟溪乡和洲岭乡的交界溪上。
从杭州去泰顺,要先驱车4个小时到达温州或丽水这两个浙南大邑,然后再开上3个小时,才能抵达这群山绵绵间的浙南闽北交界之处。
而去三条桥,还要从泰顺县城往东南方走20公里到达三魁镇,再从小镇颠簸到一个名叫溪头的小村,而后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顺着古道小心翼翼探身谷底之际,一道灰色飞虹骤然跳进视线,这便是三条桥。
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的桥体,已经露出斑驳、古拙的土色。桥体上方,长方形廊屋8个小巧玲珑的白色翼角斜伸向天空,令整座桥看起来甚是灵动。但因常年经风历雨,用蛎灰浸泡过的廊屋四沿泥瓦、顶部脊梁砖块,都已渐渐变黑,令整座桥都透出浓重的冷色气息。
古代泰顺民间有“修屋不换瓦”的说法,即修房时若旧房旧瓦没有破碎,一般就会再度把旧瓦覆于原位。据此,三条桥有可能始建于唐贞观年间。但无论它始建于唐代还是宋代,三条桥都是泰顺始建年代最早的木拱廊桥。
廊桥,因桥上别设飞檐斗拱的廊屋而得名,其桥体则横跨山溪之上、便于山间民众出行,或木或石,为拱桥、或为平桥。其独特之处,首先在于其制造工艺。以三条桥为例,40根圆形桥柱两根一组依次排立在桥面两侧,每组桥柱又由两根小横木贯穿,呈“井”字形;另外还有40根巨大横梁,分两层左右上下压在柱子上,正是众多的“井”字结构,牢牢将廊桥各个部件结合在了一起,使古桥经历百年风雨而不倒。
隐居深山
此前,文保专家、桥梁专家们一直以为,中国古代木拱桥,已经只存在于古籍和古画卷中了。
古籍《东京梦华录》详细描述了北宋首都开封的汴水虹桥:“自东水门外七里,至西水门外,河上有桥十三。从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
据此,张择端在《清明上河图》中画出了流传千古的虹桥模样。但随着宋室南渡、汴河失去运输漕粮的重要地位后,汴河虹桥便在河道淤塞变迁中消亡。
自明代以后,中国木拱桥便已销声匿迹,中原的山西、河南,甚至华东一侧的安徽也没有了虹桥桥式再建的记录,桥梁史专家也始终未曾发现一座存世的木拱桥,直到1980年10月,《中国古桥技术史》编者之一的唐寰澄来浙南闽北实地考察时,看到三条桥。
唐寰澄更发现,在闽东北、浙西南、温州地区的崇山峻岭中,保存着近200座木拱桥,论数量,闽多于浙,而保存质量则浙优于闽。邻近福建寿宁的泰顺,其木拱廊桥在浙闽地区同种桥梁中,最为引人注目。
1986年7月,夏碎香参加浙江省考古学会第一次年会,以《泰顺古桥》为题,在会上推介泰顺众多的古廊桥,引起了广泛关注。
1989年8月4日,《中国文物报》刊发夏碎香题为《独具一格的泰顺木拱廊桥》一文,这是泰顺廊桥第一次见诸媒体。
专家们称,泰顺廊桥是“地域文化与传统美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尤其是泰顺叠梁式木拱廊桥。目前,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古代木拱廊桥达32座,其中15座已成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泗溪姐妹桥(溪东桥、北涧桥)、三魁薛宅桥、仙稔仙居桥、筱村文兴桥、洲岭三条桥……
千百年来隐于浙南深山中的泰顺廊桥,至此终于重现人间。
泰顺廊桥
天工图腾
廊桥源于山区民众的出行需要。
泰顺地处浙南偏远地区,溪谷纵横、地势高峻,人们出行总免不了翻山过溪。而每当山间大雨时,涓涓溪流便会暴涨成汹涌山洪,以致阻断交通。因此,人们总在山间溪流最急处建廊桥,以便出行。如横跨溪涧的三条桥,周边三条古道至今依然清晰,一座廊桥将三条古道连接在了一起。
但廊桥存在的意义,远不止于交通本身。苦于出行艰难的泰顺民众,赋予廊桥神圣的意义:桥落成后,民众会到桥上祭拜桥神,祈祷桥不会被湍急的山溪冲走。
桥神之外,保佑出行平安的路神也被请上了廊桥,而后是各种可以保佑一方平安的神灵。另一方面,山高路远行路难,人们习惯到桥上歇个脚,遮阳挡雨的精美廊屋应需而起。集聚的人流又带来了商贸集市,廊桥便热闹了。显然,廊桥于泰顺而言,并非只是出行便利的工具,更是祈福之所,保佑一方出行平安、一村百事兴盛的风水图腾。
廊桥采用了传统的“五架抬梁式”绝艺不绝
既然宛如天工图腾般的廊桥仍存于世,那么它独特的建造工艺,是否也一样未曾断绝呢?想到这一点,专家们兴奋了。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几度寻找的结果,让他们失望,虽然廊桥还在,但世上恐怕没有人能再新造一座出来了。
意外的转机出现在2003年。当时,泰顺文物工作者薛一泉等人到岭北乡上洋村的泰福廊桥考察时发现,这座建于1943年的桥上有“绳墨董直机”字样,“绳墨”,也就是廊桥总设计师,如果这位董师傅建桥时还是位年轻小伙,或许尚在人世。考察组一行人立即改变行程,在岭北一带寻找打听,结果令考察组分外惊喜:董直机就生活在岭北村尾村,乃是浙闽边境一带首屈一指的木匠师傅,无人不晓。此时,董直机已经79岁。
董直机从小就听人说起,他的家乡岭北村尾村以前有座明代的同乐桥,此桥聚山水灵气于一身,让这个小村庄在清朝时期出过很多秀才。但是这座桥毁于清末的洪水,村里的好风水也被随之带走。
13岁那年,少年董直机在闽北寿宁县杨梅洲亲见一位70多岁的老“绳墨”,指挥着众师傅用木滑轮和架子,将一根根重达千斤的横梁架到半空中。他被深深地吸引了,发誓自己长大后要亲自主持重修家乡的同乐桥。
17岁这年,董直机如愿开始跟着那位老师傅的大徒弟、岭北老乡张岩姓及其大徒弟叶元潘学造廊桥及木工活。天赋出众的董直机,24岁就能独立主事建造木制大屋了。然而,建造廊桥才是他最大的心愿,但他一直到28岁那年才等到机会。
由于在岭北乡上垟村建造当地大祠堂时展示的精湛手艺,当地村民一致认为要让董直机来负责建造村口的廊桥,这也就是60年后专家们看到的泰福桥,一座全长27.01米、带横式廊屋的石拱木廊桥。风雨60年,如今它愈见古朴、清秀、挺拔,已完全和当地山水融为一体,可见董直机手艺之精湛。
人斧天工
同乐桥属于泰顺廊桥中最为壮观的木拱廊桥类型。这类桥梁结构的基本组合单元,是6根相同规格的杆件,不用铆钉,纵向4根、横向2根,别压穿插,搭接成一个“井”字形。其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会压在相对的一根纵梁上,相当于上下两根纵梁夹住一根横梁。
然后,受压产生的摩擦力,会让构件间彼此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并且,因为摩擦力的存在,横梁不会滑动,从而使得结构保持稳定。这样由6根杆件构成的拱形结构中,就每一根杆件来说,又是最简单的支架梁。
此外,为了避免桥柱受洪水冲击,交错搭置、互相承托的“井”字结构,还有作为横向斜撑支架的“剪刀架”的作用,这会分散桥侧面临的冲击压力。
并且,泰顺廊桥都有较长的桥座,建在两边山崖,可利用自然条件加强木拱桥的坚固耐久性,限制拱桥的水平滑动。
桥上的廊屋则一般采用“五架抬梁式”,当中三间高起为楼阁式,顶盖青瓦,四翼高翘,翼尾则有鲤鱼衔草图案。廊屋正中的“明间”里一侧设神龛,供旅人求神保佑平安或者村民求神保佑桥体。但廊屋与廊桥建筑结构本身同样不无作用,它可以用来稳定木拱桥。
与仪式不同,廊桥造桥过程中反而没有严格的工序先后。在立桥墩时,桥的长度和宽度都已确定,“绳墨”对整座桥已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所以木匠班子会同时开始制作各种组件,各种组件完成、组装后,就进行最后的合龙。
合龙是廊桥建造最难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泰顺廊桥通常是用“碰撞”合龙,即用木制的“升降卷扬机”将拱桥两边部件拉起,由木匠师傅操作碰撞对接。
据说,以前建廊桥时,经常发生合龙错位、部件掉到水里的情况。因为合龙是选好时辰的,一旦错过就要另选吉时。而“绳墨”师傅往往会因为合龙失败,觉得丢面子或不吉利,而辞去“绳墨”位置。
由于资金缺乏,从2004年9月开始,同乐桥造了2年多,到2006年11月,它已经初具规模。2006年11月26日下午,董直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望着镜头半晌,回答道:“心愿终于完成了,梦想终于圆满了!”
2006年12月16日晚,村尾村人杀猪宰羊,备下丰盛菜肴,圆桌从村头摆到村尾,庆祝明天即将举行的同乐桥“圆桥”仪式。
第二天上午9点多,在两位徒弟的搀扶下,董直机以一身木匠装束出现——深色的大衣长裤,前身围着干活的围裙,右手握着斧头,左手拿着尺子,他缓缓走向同乐桥。
此时,桥面上还有一块木板的空缺,必须挑选良辰吉日由“绳墨”师傅钉上,这就是“圆桥”。当董直机在徒弟的帮助下把木板钉在空缺处那一刻,村民敲锣打鼓,庆祝同乐桥终于圆满落成。
建了石拱木廊桥,又建了编梁木拱桥,廊桥技艺也后继有人了,但年届90的董直机依然没有停下脚步。他说,廊桥家族里还有一种以“八字撑”技艺著称的建造类型,如横坑霞庄桥、龟湖城水桥,其主架只用8根木头撑起、造型独特材料简单,但技艺却已经失传了。近年他一直潜心研究,希望能够再现。
泰顺县非遗办主任季海波说,泰顺县民族群构成,在宋室南渡前就已定型,沿着瓯江南来的瓯语人群,与从闽北北上的闽语人群,构成了泰顺居民族群的主体,而后,他们便在这闭塞而偏远的山区,完整传承着外界带来的种种技艺和文化,“泰顺民间的技艺传承,无论是木匠还是石匠,都极具古风且千百年间基本没有走样,这也正是廊桥技艺能完好传承至当代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