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渝举行 未来人工智能需能应对复杂关系

2020-10-17新闻23

科技日报记者?雍黎??实习生?徐勇

10月17日-18日,第四届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重庆理工大学举行。本次大会主题为“智能创造,迎接未来”,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专家、学者线下、线上代表300余人参加大会,就人工智能的发展和趋势展开学术讨论交流。

此次大会是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重庆理工大学主办,重庆理工大学期刊社、重庆两江人工智能学院、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

?

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渝举行 未来人工智能需能应对复杂关系

?第四届亚洲人工智能技术大会现场。徐勇/图

推动人工智能认知发展?精准应对复杂关系

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将如何呈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戴琼海在会上做“人工智能—交互”的主题报告时表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是要能够精准理解大场景、多对象的复杂关系,从而进一步让人工智能具有“类脑”似的发现、理解与创造能力。

“现有人工智能难以理解场景与对象之间关系,要让它像成年人般下棋是相对容易的,但是要让它像一岁小孩般拥有感知和行动能力却是相当困难甚至几乎是不可能的。”戴琼海强调,这就是说人工智能目前无法像人类一样进行通过微观与宏观认识的回环互动来处理事情。它只是逐渐开始具备思维能力,参与理解与改造世界。但在深度神经网络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缺陷,所以制约着其广泛应用。

为了解决人工智能的这个“卡脖子”问题,目前许多人工智能前沿研究都在搭建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与模型和大场景多对象数据平台。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其实就是通过认知计算研究,建立认知模型与类脑智能体系。戴琼海表示。

清华大学所研发的千亿像素大场景多对象数据视频平台PANDA就是基于此应运而生的。这个平台有约8亿像素的镜头和175万以上的标注框,能覆盖的距离范围1平方千米以上,可以同时锁定10000以上的人,并且可以运用在许多的场景中。据戴琼海介绍,PANDA这个平台将推动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的跨越。

许多城市都在建设“智慧城市”,但目前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智慧城市”,他进一步强调,提升人工智能的认知计算能力,才能进一步带动真正“智慧城市”的建设。

人工智能进一步“解锁”不同的应运场景

据了解,本次大会旨在打造中国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高端前沿交流平台,从而引导和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与创新。会上国内外人工智能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作了9场主题报告,设置了7场分论坛,着重探讨人工智能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与实践,共同展望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

知识的获取要通过交互来实现的,要让人工智能拥有“自我发育”和“主动感知”的能力,形成感知—认知—行为的闭环。清华大学教授孙富春在自己的主题演讲中利用“乌鸦喝水”的故事表示,人工智能要像乌鸦喝水一样,不断地通过对环境的感知来调整自己行为的偏差,直至自己成功喝水。目前“感知技术”在一项“咽拭子”采集试验中有所运用。人工智能在采集过程中要根据个体的差异进行调整,否则将无法精准采集黏膜细胞。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徐昕在主题报告中呈现了在无人技术发展方面的观点,相比天空中的无人技术运用而言,对无人技术运用存在真正考验的场景是在地面。地面上存在许多复杂的情况,例如无人驾驶,雾霾、冰雪路面、堵车、积水等。无人技术的关键是要提升自己对于这些情况的认知力,并且精准地决策和执行。

#行业互联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