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人口达150万,是四川乃至全国排名靠前的人口大县,我小的时候从老家坐大巴车到成都,当时没有高速,要走乡过镇,总共7个小时的车程,近3个小时在三台境内行驶。人口众多和面积庞大,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三台是郪国故地,传说三台的郪江镇是郪国首都,虽然现在很多学者认为郪国最早的首都应该是我们喝的沱牌酒的产地-射洪县沱牌镇,但是当时郪国面积涵盖今天大英县、射洪县、三台县、中江县等广大地区。商朝的首都就数次迁移,我们有理由相信郪国范围内三台的实力和优势还是明显高于其他地方,应该说虽然不是郪国最早的首都,但最长时间的首都应该是在三台地域内,只是现在的考古证据还不支持而已。
一般认为当时巴国统治了东部嘉陵江流域和川东长江一带;蜀国占据了四川盆地西部岷江一带。而郪国,则依据郪江流域山高岭峻、易守难攻的特点,占据成都平原的东部边缘丘陵地带,在巴、蜀两国的夹缝之中生存下来。
郪国的历史还长于巴蜀,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灭巴、蜀两国,建制郡县。郪国夹在巴蜀之间,还侥幸存活下来,但地盘被严重压缩,生存空间已经非常狭小了。直到西汉建立后,公元前201年,刘邦为防止郪人的动乱,逼迫其迁徙和彻底归顺,将三台设为郪县,郪国灭亡,其前后共经历了约400年。
西汉,高祖六年所设的郪县,隶属广汉郡,治地在今天县城南面郪江镇。南朝刘宋时公元432年设新城郡,建北伍城县,郡和县的治所就都设在现在三台县城的潼川镇了。但是位于郪江镇的郪县仍然属广汉郡。南齐时在现在县城北面又增设了一个平僚郡,50公里左右设了三个郡,足见其重要性。
南梁的时候改始平僚郡为始平郡,把涪县(现绵阳市)并入始平县(当时的绵阳还是小地方,县城都还在现在三台和绵阳的中间位置),治地在今天的三台花园镇;把郪县并入北伍县。北朝时西魏改伍城县为新城县,公元556年又改为昌城县。北周时再把始平县改为涪城县。
隋朝时公元598,把昌城郡改新州为梓州,治所就在今天县城所在地潼川镇。公元607年,再改回到新城郡。唐朝又这样来回改了几次,直到公元742年,改名为梓潼郡,注意这里的梓潼郡不在现在的梓潼县,那时梓潼县的地盘属利州(现陕西汉中市)管辖。
虽然西汉至盛唐,长达800年的时间中三台没有成为首都或者省级单位,但其地位明显高于现在的绵阳市和周边地区,是经济、文化中心和战略要地。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朝政府把四川分为剑南东川、西川,各设节度使。剑南东川节度使治梓州(治所就在现三台县城),辖区在今四川盆地中东部,大致包括今三台、中江、安岳、遂宁、重庆等。虽然后与西川并了又合,合了又并,还数次改名为武德军节度、静戎军节度和静安军节度等。一直持续到北宋公元1001年。宋真宗设益、梓、利、夔四路,此时三台(当时叫梓州)仍是省级单位,但是除了成都还有两个并立的省级单位夔州(今重庆奉节)和利州(今广元)。
唐朝东川节度使的管辖范围有多大呢?你可能不信,北起龙州,现在甘肃最南端的文县附近。向南包括剑州(现剑阁)、绵州(就是现三台的上级绵阳市)、遂州(现遂宁)、普州(现安岳)、合州(现重庆合川)、渝州(现重庆市区)、昌州(现重庆永川)、荣州(现荣县)、泸州。辖区最南端,是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县。产茅台的地方,我想东川人肯定能喝,茅台酒和泸州老窖(当然不是1573,这才不到公元1000年),都在其辖区。
一直到元朝公元1283年,撤潼川路。长达520多年,三台一直都是省级单位。这里面有太多的故事并不输于当时的成都,我们先简单说完其怎么就萎缩成一个县,再讲讲其鼎盛时期名人的故事吧。
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潼川府为潼川州,州隶属四川行省。
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升潼川州为潼川府,以潼川州本州设三台县,县名以城西三台山得名,沿用至今。
1913年,撤潼川府,三台县隶属川北道(治所在今天阆中),这时阆中成省级单位了。
1950年,三台县政府成立,驻地城厢镇(现潼川镇),隶属川北行政公署(驻地南充市,这时南充成省级单位了)的遂宁专区(驻地遂宁县城)。
1952年,撤川北行署并入四川省,三台县隶属四川省遂宁专区。
1958年10月18日,撤遂宁专区,三台县划归绵阳专区(三台属绵阳只有很短的历史)。
这就是三台的简史,数度的辉煌,特别是割据时期,重要性更大,虽然前蜀、后蜀等都没选其为首都,但其地位也仅次于成都,而且是摆不平东川,想割椐建国,门都没得。
我们还是说说盛唐时的三台和大诗人的故事吧。
三台梓州杜甫草堂是继成都杜甫草堂之后的四川第二大杜甫纪念堂,也是三台最大的公园的主要组成部分。据史载,公元762年,弃官入蜀的杜甫又遇战乱,无奈之下的诗人只好从西川节度使治所的成都流亡到东川节度使治所的梓州。“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在这里,杜甫度过了他寄人篱下的又一段困苦生活,然而却在1年零8个月的时间里,写下了包括不少名篇在内的100余首诗,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代表作就有寓居梓州时写下的“生平第一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其中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穷困潦倒的诗圣,也想喝点夜啤酒,整点卡拉OK,真是耍得高兴了哈。
唐代大诗人李颀、陈子昂、李珣均出生于三台,陈子昂原籍射洪县,其最出名的诗是《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当然幽州台不是三台,其辞官后也是隐居于三台的金华山。当然也有隐居其他地方的说法。
不得不说一下三台的地位的下降和原因了。清末,当时涪江航运的堵塞和川中大道的南移,是三台走向边缘化的开始。川中大道,现在很多人不知道这条路,它是成都到武汉的必经之路,四川境内的走向是成都、金堂、中江、三台、射洪、南充一带。后来,随着成都经简阳、遂宁的新通道修好以后,川中大道基本就废除了。川中大道的废除,对沿线尤其是三台、射洪影响最大。三台从此被依靠北出通道兴起的绵阳,慢慢超越了。而射洪的作用也慢慢被遂宁取代。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我们相信,150万三台人的努力下,三台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可能不一定要短期内争回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但他们对幸福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定会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