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听说过: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句话看起来很霸气,不过是警告别人。我国历史上真正霸气的事,就发生在安史之乱前夕的安西都护府。
唐代有六大都护府,这些都护府都是唐朝打下了突厥、铁勒、靺鞨等等少数民族势力后置办的。都护府管辖其区域的州城府县,同时负责与周边国家的外交,有奖惩权和出兵讨伐权。
唐代打下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地之后,分别在该国所属区域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突厥是历史上我们邻国中实力最强的,所以安西都护府的军队具有最强的战斗力。
安西都护府设立之后,就是吐蕃的目标。起初,吐蕃趁唐朝攻打高丽时,吞并了原已归宿唐朝的吐谷浑领地,高宗和武则天时期曾经派薛仁贵率领十万大军征讨,最后因为薛仁贵副将郭待封孤军深入,被吐蕃军打败,薛仁贵被迫撤军,之后,吐蕃一度控制安西都护府。不过,安西都护府在武则天末年被收复,并日趋壮大,随着安西都护府逐渐稳固,克制吐蕃兵的安西陌刀队崭露头角,在相当长的时间控制住了吐蕃的攻势,在安史之乱前,唐朝已经夺回来了一些吐蕃夺走的吐谷浑的地盘。
大唐任用了大量少数民族将领,朝鲜族的高仙芝,西域的安禄山,突厥的阿史那社尔,百济的黑齿常之等等,相对来说,这些少数民族将领杀伐更为果断。高仙芝的父亲出身高丽王族,被唐占领后沦为奴隶,后来因功累迁至“四镇十将,诸卫将军”,高仙芝则成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在人生巅峰时刻,以安西之二万余兵力与大食三十万兵力决战。
安西都护府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到了高仙芝时期达到了最强大时期,在唐玄宗时期的地图上,大唐的西部像一个伸出来的舌头一样,这个“大舌头”就是安西都护府,舌头尖几乎探及里海,这个舌头可是实实在在打出来的,就是这个舌头,曾经对大食主动作战,震撼了阿拉伯世界。
在高仙芝时期,安西都护府变成了战争发动机,在其接任节度使之前,吐蕃以武力迫小勃律国王娶吐蕃公主,高仙芝率唐军步骑一万进行长途远征,从安西出发,用百余日到达连云堡(小勃律西北部今阿富汗东北的萨尔哈德)。连云堡地势险要,且有万人吐蕃兵防守,但高仙芝指挥下的唐军作战神勇,半天时间便攻占了该城。吐蕃在娑勒城聚集了十万军队,高仙芝在夜里指挥军队渡河,派李嗣业率领唐军发起进攻,打的吐蕃军惨败,吐蕃军大溃败、逃跑时十分之八、九的人摔死、溺死。此后高仙芝率兵继续深入,越过险峻的坦驹岭,进入阿弩越城,攻占了小勃律国,派唐军驻守小勃律国,高仙芝带着活捉的小勃律国王及吐蕃公主返回。此役之后,唐军在西域威名更盛,高仙芝也被提拔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后来,高仙芝看上了石国丰富的资源和财宝,意图占有和掠夺。他诬告石国“无藩臣礼”领兵讨伐,然后和石国国王“约和”。趁石国不备,俘虏石国国王等人,对石国进行了大洗劫。高仙芝抢了大量金银返回时经过突骑施国,又污蔑该国反叛,占领了国家,俘虏了移拔可汗,之后,高仙芝入朝,献其所俘获的突骑施可汗、吐蕃(今青藏高原)酋长、石国王、朅师王等等,玄宗杀掉了突骑施可汗和石国王。之后不久玄宗知道了一些真相,但并没有公开真相,这样高仙芝虽有灭国之功,也并没有获得封赏。
石国王子逃脱了追捕,他把高仙芝的行径告知了周围的大小国家,周围国家不平、恐惧、愤怒,就欲联合大食,对大唐发动战争。大食觉得正好可以以此为借口,吞并安西都护府,决定出兵。
高仙芝决定先下手为强,当时安西都护府的兵力配额大约2.5万,他亲帅两万,同时调动盟友支持的蕃兵和雇佣兵万余人挺进大食国境700余里,兵锋直指怛罗斯城,在坦罗斯河畔与欲增援怛罗斯城的大食联军相遇,大食主帅是呼罗珊总督,率兵10余万,唐军虽然兵力上严重处于劣势,但安西都护府的骑兵和步兵装备和士兵素质皆占优势,在步兵的强弓劲弩和骑兵的冲锋之下,大食军一度处于下风。
相持五天后,高仙芝手下有一只精锐蕃兵葛逻禄突然反叛,高仙芝主力被两面夹击,打的溃不成军,幸好副将李嗣业赶来,李嗣业冲在前面用大棒挥击敌军,终于突出重围。当部队撤回之后,仅剩两三千人。然而这场战争大食战死6-7万,伤亡人数大约是大唐的三倍。
怛罗斯之战后,虽然安西都护府家底几乎打光,大食也并没有趁势侵犯,反而向大唐表达了友好,西域各国仍旧对大唐朝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