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北京一座寺庙名气不如少林寺,武警曾全天站岗,多位名人祭拜过

2020-10-17新闻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

相信谈到寺庙,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少林寺。但是在北京还有一座寺庙,它的知名度不如少林寺。但是它在北京所有的寺庙里的地位却十分重要,常年都有武警官兵在站岗守卫。一座简简单单的寺庙为什么会值得武警官兵们全副武装的24小时的站岗守卫呢?这就要谈到这座寺庙的历史和地理位置。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部的潭柘山麓,寺庙坐南朝北。潭柘寺的占地面积121公顷,包括寺庙主体建筑和周围的森林。占地面积较广,广大的森林和林地是潭柘寺占地面积广的主要原因。也正是由于茂密的森林和林场,潭柘寺的空气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北京显得格外的清新自然。潭柘寺在北京属于知名寺庙,香火旺盛。许多外国来访的外宾都会慕名前来潭柘寺进行参观,为了保证外宾的安全潭柘寺全天都有武警官兵站岗。

北京一座寺庙名气不如少林寺,武警曾全天站岗,多位名人祭拜过

潭柘寺的建寺时间较早,历史悠久。相传潭柘寺的创建与一条黑龙相关。当时的潭柘寺还是一潭池水唤为——黑龙潭,因为潭水里住着一条黑龙而得名。高僧华严法师常常在潭边诵经讲解佛法。黑龙也常来听华严法师讲法,渐渐的黑龙感悟到了佛法的真谛受到点化。被渡化的黑龙带着它栖身的潭水离开了黑龙潭,黑龙和潭水离开后黑龙潭就剩下了一片空地,华严法师就利用黑龙留下的空地建立了潭柘寺。

附近的居民都听说了黑龙被渡化的故事,这个故事一传十十传百。居民都认为黑龙寺出现过黑龙,许愿就会非常灵验。潭柘寺的香火也就慢慢的兴旺了起来。到了唐代会昌年间,唐武宗崇尚道教,在身边众多的道士的怂恿下,唐武宗下令废除全国范围的佛教,灭佛兴道。潭柘寺遭到重创,因此荒废。人民的生活终究是需要信仰来支撑,潭柘寺在五代十国时期慢慢的恢复到以往的兴盛。

北京一座寺庙名气不如少林寺,武警曾全天站岗,多位名人祭拜过

从实禅师在看到满目荒凉的潭柘寺时,痛心万分。他来到潭柘寺进行重新修缮,并开设讲坛进行佛法讲解。慢慢的潭柘寺走出了以往的荒凉,香火又重新兴旺了起来。时间前进到元代,元世祖忽必烈是位有野心且善于征战的帝王。他在位时四处征战将中国的版图扩大至欧洲。战争必然会导致许多的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

无情的战争带走了许多军人的生命,那些外出征战的军人也是各自家庭的顶梁柱,对于那些家庭来说无疑也是沉重的打击。佛教讲究慈悲为怀,所以这样的征战行为便是极大的罪过。于是忽必烈的女儿妙言公主为了替父亲赎罪自愿到潭柘寺出家。她每日都会在观音殿进行诵经礼佛。日复一日的观音殿的方砖地面,竟然让她磨出了两个明显的脚窝。现在妙言公主的"拜砖"也依旧供奉在潭柘寺内,成为一件珍贵的文物。

北京一座寺庙名气不如少林寺,武警曾全天站岗,多位名人祭拜过

除了妙言公主的"拜砖",潭柘寺还先后收藏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包括佛教的圣物舍利子,康熙皇帝的亲笔题字和赏赐的四条镀金剑光纹带。以及乾隆皇帝赏赐的各种珠宝,各种金银,乾隆皇帝还在潭柘寺的各处都留下了墨迹。这些都是珍贵可供后世研究的历史资源,为了保护好这些文物资源不受破坏,武警官兵全天侯的站岗执勤对这些珍贵的文物进行保护。

清朝的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曾经去到潭柘寺进行祭拜,并动用国库的银两对潭柘寺进行修缮。一直深居皇宫的雍正帝也曾经去到潭柘寺礼佛。可见在清朝潭柘寺的受重视程度到达顶峰。最高统治者都亲自祭拜后,潭柘寺的香火变得更加旺盛。民国时期,蒋介石到北京后也曾专程抽出时间到潭柘寺祭拜。新中国成立后,多位开国元勋先后到潭柘寺进行祭拜。也正是由于潭柘寺的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积淀。现在潭柘寺一直会接待许多的外来的宾客,这也是它虽然名气不如中外闻名的少林寺但是一直受到严密保护的原因。

北京一座寺庙名气不如少林寺,武警曾全天站岗,多位名人祭拜过

结语

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事实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往往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尤其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更好的地理位置往往会获得更多的关注。

参考资料

《陋室铭》

#宗教信仰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