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道德模范】于金兰:无怨无悔十年陪伴

2020-10-17新闻2

原标题:【道德模范】于金兰:无怨无悔十年陪伴

【道德模范】于金兰:无怨无悔十年陪伴

于金兰,女,汉族,1964年11月生,吉林市丰满区江南街道税务社区居民。

“就想给孩子一个温暖有爱的家”

2006年8月,下岗在家的于金兰,心情落到了低谷,感觉下岗之后真的一点用武之地都没有,以前那个忙忙碌碌的自己再也找不到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街道组织爱心活动:即把福利院的孩子抱回家,让孩子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于金兰和爱人主动报了名。

第一次走进福利院,看到了很多患有不同程度残疾并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当他们走到一个患有严重胆管堵塞孩子的面前时,一种莫名的触动,让于金兰对这个孩子格外的关注和心疼,负责人说这是病情最重的一个孩子,很可怜。她没有过多征求爱人的意见,也没有与家里的亲生儿子进行沟通,毅然领养了这个孩子,这也是于金兰领养的第一个孩子。刚接回家时,爱人和儿子都不理解,于金兰却一直默默坚持着,从领养的那天起,她感觉自己像变了一个人,每天不知疲倦的忙碌。由于孩子的病情十分严重,她决定带孩子到北京看病,孩子住院的十几天,她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熬白了头发,累瘦了身体,然而孩子的病依然无法医治而终结了生命,她痛哭了很久。悲痛之下,她决定继续收养孤儿,给更多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用心的十年陪伴 无悔的终年付出

2007年3月,于金兰收养了一个年仅6个月的脑瘫有软骨病男孩,不会翻身、不能动弹。夫妇两人轮流为孩子做按摩,每天教孩子翻身、爬行,从呀呀学语到慢慢站立,经过6年的不屑努力,孩子终于能站起来了,并能发出简单的声音和粗浅的表达。2015年,于金兰丈夫脑血栓病发住院,自己的亲生儿子还在上学无人照顾。无奈,他们商量暂时把孩子送回福利院。回到福利院的孩子每天趴在窗户前不停地喊着爸妈,于金兰和丈夫也总是念着孩子的名字,两个人常常想着孩子就落下眼泪。2016年3月9日,是孩子的生日,他们带着蛋糕去看孩子,分别半年的三个人抱在一起痛哭着诉说彼此的思念,不能忍受离别之痛的夫妻两又把孩子带回了家。

从此,孩子总是叫着“爸爸,妈妈”,也总是紧紧拽着妈妈的衣角不放下,他说妈妈到哪他就到哪。如今孩子上了丰满区培智学校,妈妈的任务也更重了,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回家后辅导功课,孩子慢慢学会了写简单的数字和自己的姓名,有了自理能力,并在美术和舞蹈方面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还常常从学校带回一些惊喜和奖励,最让于金兰感动的是每次吃饭的时候,总是先想到爸爸妈妈,有时还会主动为他们捶背,哄他们开心。十年如一日的用心和照顾,让孩子找回了母爱的温暖和成长的自信,于金兰说她要一直陪着孩子长大。

并非血缘胜似血缘

2008年-2010年,于金兰收养了一个名叫雪儿的自闭症女孩。雪儿3岁,不爱说话,走路不利索,甚至都不会笑,可是来到这个小家,却对于金兰有一种深深的依赖和信任,不久,孩子的脸上有了笑容,走路也越来越稳。于金兰的家庭并不富裕,丈夫身体不好无法工作,她每月仅拿着几百元的工资维持生活。即便如此,她对雪儿比亲生孩子还亲,不但应季给孩子买新衣服,孩子的营养更是必不可少。福利院联系了一对加拿大夫妇打算领养雪儿,尽管不舍,为了孩子,只能忍痛把她送走。但是于金兰提出一个要求,再让雪儿最后陪他们一天。这一天,他们给孩子穿上最漂亮的衣服,从来不注重打扮、不喜欢照相的他们,第一次要求别人拿照相机给他们合影,看着懵懂可爱的孩子,夫妻俩默默流下眼泪。

几年来,于金兰先后收养了4个病残孩子。从丈夫和儿子的不理解、不满意到家人的全力配合、鼎力支持;10年的脑瘫男孩,从孩子的不健全、无能力到孩子能自理、会表达,甚至和于金兰一家人融为一体,不能分开。这一路走来,付出了太多的艰辛与努力,她默默的奉献着、坚持着,毫无怨言,从未放弃。

2016年于金兰被评为江城好人、吉林好人荣誉称号。

来源| 文明吉林

责编| 李家慧 复审 | 赵翠丽 终审| 刘长志

#于金兰#孩子#无怨无悔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