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亚伟 通讯员 吕艳兵
10月17日是全国第7个扶贫日。当天,延津县人民公园内热闹非凡。面粉、面条、花生碎、花生酱、花生油……随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该县扶贫展销会的30多个摊位上,大家比着“报菜名”。
“接到消费扶贫展销会的邀请,俺们高兴极了,村里派我当代表参加,展示一下俺村的映霜红桃。”石婆固乡老仪门村果农李振北说:“映霜红是村里统一种的品种,晚熟,耐藏,个儿大,优质,效益高,村里包括俺家5亩地在内的50多亩桃林丰收,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喜悦!”
榆林乡夹堤村一家素肠加工厂的摊位上,一家超市订购了2500箱,群众试吃后也开始成箱购买。老板杨明东说:“我们的原料都是咱延津面粉,品质好价格低,现在刚起步,一天能消耗20吨面粉,还带动了村里9户贫困户就业。”
围观人数最多的,还属小麦、花生深加工产品摊位。“这可是咱延津的招牌产品,虽然各大超市都买得到,但是今天展销会上更实惠!”晨练完的陈大妈左手面粉挂面,右手花生油满载而归。
当天的扶贫日活动现场,延津县还表彰了2020年社会扶贫组织和个人。手拿奖杯证书的辣椒种植大户樊玉伟刚下讲台,就跑回摊位前,原来,合作社的其他成员已经忙得不可开交。该合作社共种植辣椒1000多亩,除了卖鲜椒和干椒外,还把辣椒加工成罐装辣椒酱在线上销售。樊玉伟边招呼着摊位边介绍:“我们都是先紧着贫困户的辣椒卖。”
“刚出锅的馒头,咱延津面粉做的!”“红薯粉,又能煮又能炸,来尝尝呀。”活动现场,各乡镇、企业代表都在帮着摊主卖力“带货”,截至中午12点,现场交易额、订单金额已达359.2万元。
延津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2016年以来,该县累计投入扶贫专项资金2.3亿元。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探索建立“2+N”产业扶贫模式,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和设施农业、特色林果、特色养殖、特色加工等高效产业,进一步增强“造血”功能,构建了既“看得见、摸得着”又能“迅速见效、长期受益”的产业扶贫模式。目前,全县43个贫困村均已退出贫困序列。
编辑:代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