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新村民”带来新盼头,美丽乡村也能成为“诗和远方”

2020-10-17新闻16

10月15日,记者随文登区大水泊镇初家村妇联主席王基贤一道,骑电动车赶往三岐山。谁知才到山腰,腿脚并不利索的她突然翻身下车:“下来走走,后头的路走着看才有看头!”

“有看头”也是不少游客的第一印象。今年,文登区红色教育引领乡村振兴样板片区大水泊区域在三岐山打造山东三岐山国学康养基地,乡村文旅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成为不少游客的打卡地。

“新村民”带来新盼头,美丽乡村也能成为“诗和远方”

从当初的清华博士李久太“落户”到现在,已有30多位博士、教授等“新村民”签约入住初家村。靠着人才入住后的消费,村民们很快挖到了“第一桶金”。但这显然不是长久之计,怎么把“新村民”带来的效应变成村民增收的实效?这一问题始终挂在初家村“两委”班子心里。

其实,李久太到村之初,就曾给村民们设过一个“妙计”:在村头通往三岐山的道路上种一些花,游客自然愿意多走一会儿。这个和三岐山有关的简单想法,给了他们新的启发——修山,修一条留住人气促发展的新出路!

主意定了,大伙儿很快行动起来。沿山修路、上水通电……从今年年初开始,一个个新变化你追我赶“爬”上三岐山。

从三岐山山腰走上去就能看到,艺术家采风写作基地等一个个建筑在这里雏形初显。在这里,片区打算集采摘体验、休闲观光、科普惠农等内容于一体,规划打造山东三岐山国学康养基地。三岐山,正成为村民们奔小康的新盼头。

有了新出路,一个个年轻后生也兴起回村发展的念头。眼看三岐山上旅游项目还不多,村民王颂毅然在这里投资建设了彩云间开心农场,让康养基地“农耕文化体验区”的内容更加丰富了。

“现在山上比大棚里冷些,猕猴桃得过一阵子才熟。不过,采摘客来了还有别的玩法。”王基贤说,“长城的台阶你爬过吧?今年,我们在山上新修了石台阶,从农场一直通到山顶的‘神仙炕’,就像一座‘小长城’!”

“新村民”带来新盼头,美丽乡村也能成为“诗和远方”

从石板铺就的蜿蜒山路到更加精彩的采摘游,三岐山的旅游配置不断完善,人气也越来越足。前不久,大水泊镇“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李林刚来爬过一趟,对这里赞不绝口:“这种有‘乡土味’的规划,能让乡村越来越有吸引力,我以后还会带朋友再来。”

眼下,初家村分别规划出了采摘体验区、养殖体验区、田园体验区……“陶渊明”式的诗意生活,在这里得到再现。初家村的旅游热度越来越高,对未来的规划也愈发明朗。

“前一阵子,久太博士说要开展‘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把每公斤2元钱的红薯卖到10元。”扒拉着手指头算收入,王基贤一个劲儿地乐,“这些新思路给了我们很多启发。真没想到,增收致富的路越走越宽广!”

■记者手记:让人才深度参与乡村发展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激发乡村发展活力,要大力引才,更要务实用才,才能把人才驱动作用发挥到极致。

人才驱动,首先要维护好人才生态。大水泊镇牢牢坚持“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以才引才扩大人才朋友圈”的理念,吸引400多名专业人才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许多在外打拼的年轻村民也纷纷回村。从“进城”到“回村”,人的集聚,让乡村发展活力涌动。

“新村民”带来新盼头,美丽乡村也能成为“诗和远方”

人才驱动,更要让人才深度参与乡村发展。大水泊镇实施“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工程”,让人才“包村”,和乡村共同生长。有了播种梦想的土地,人才得以全心全意投入到包村工作中,不仅为乡村带来人气,也开拓了村民就业新思路,改变着乡村生活方式。人才驱动,让美丽乡村成为“诗和远方”。(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初佳伦/文 资料图)

值班总编:王 岚

复审:谭立勇

编辑:岳 潇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