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医院建设与运维也能玩跨界?文物、建筑、信息化专家想法值得一听

2020-10-17新闻3

当全国亲历新冠肺炎疫情后,如何构建更安全、有效的公共卫生体系已成为国家、社会关注的重点,其中,安全、智慧的医院基建与后勤管理将是构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牢固基石,人性化的绿色医院建设将是未来中国医院建设的必然发展趋势。

医院的建设与运维跨越多个学科,涉及建筑设计、工程信息化乃至后勤服务等,基于此,10月16日在安徽合肥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2020长三角医院建设与运维国际论坛”之“跨界论坛:传承与创新”拉开帷幕。安徽省文物局研究员张宏明、黄山市城建设计院院长陈继腾、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副主任姚蓁、华为医疗行业信息化专家王伟等多位重磅嘉宾从不同角度共话文物建筑、卫生基建、医疗信息在医院建设与运维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本场论坛由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罗彪主持。

医院建设与运维也能玩跨界?文物、建筑、信息化专家想法值得一听

(从左至右依次为:安徽省文物局研究员张宏明、黄山市城建设计院院长陈继腾、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副主任姚蓁、华为医疗行业信息化专家王伟)

医院建设与运维也能玩跨界?文物、建筑、信息化专家想法值得一听

(主持嘉宾: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罗彪)

张宏明:安徽省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的特色归纳

“从历史发展的纵向考察,自人类起源以后,安徽省区域就是一个宜居的自然与人文环境。”深耕在历史文物、建筑文物、陶瓷鉴赏、钱币研究、碑刻考证等诸多领域近40年的安徽省文物局研究员张宏明,在介绍安徽省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时颇为感慨。

据他观察,从旧、新石器时代的史前社会、三代王朝影响、秦汉一统、魏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一直到今天,安徽省历史发展的脉络清楚,而且没有大的时代断层,“这是为第一大文化特色”。

第二大特色在于,按照文化遗产的类型与地面不可移动文物的种类考察,安徽省地形复杂的地理环境孕育了极其了丰富的人文遗存,在类型上并没有缺项。张宏明进而举例,如《文物保护法》确定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与石刻、近现代典型建筑等五大类型,安徽省不仅全部都有,且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亚类。

医院建设与运维也能玩跨界?文物、建筑、信息化专家想法值得一听

“从安徽省的三大地理板块人文遗迹的分布上观察,基本上没有大的空白区,从而证明了安徽省地域环境对于人类的可宜居性,是为第三大文化遗产的特色。”张宏明强调道,全省现有一百二十多个市县区的行政区域里,每个县区都有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文化遗存,成为建设新时代文明的重要抓手与资源。

最值得一提的是第四大特点,从中国人文的源头及其发展阶段上观察,安徽省现有发现的各种古代文化遗存,对整个中国的历史具有填补空白和丰富其发展路径的重大价值。张宏明惊喜地发现,如皖南山区是隋唐歙州、宋徽州的所在地,文房四宝的材料供应地与生产制造场所,更是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州文化的源生地,这里保存的数以千计的各类古建筑与传统村落,代表着汉民族地区具有“活化石”性质的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是中国文化里的精粹遗存。

陈继腾:徽派建筑的特色归纳

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传统建筑专家、安徽省美丽乡村、休闲与乡村旅游专家、徽州文化研究院研究员的黄山市城建设计院院长陈继腾在徽派建筑领域颇有成就。他曾首次系统地创立徽州村落九大空间体系学说,把徽派特色文化融入设计理念中,还首次提出将徽州文化转化为经济发展方式,寻找出徽州文化景观创造与乡村旅游产业相结合的发展途径。

医院建设与运维也能玩跨界?文物、建筑、信息化专家想法值得一听

此次在论坛上,陈继腾着重讲述了徽派建筑的特征,第一,显山露水——乡村聚落,建筑空间与山水相融相依,引水入村,引闪入目,相生相安;第二,自由伸长——以天井空间为扩散节点,有形无形地变换着建筑体型结构,适应并充分利用地;第三,有机整体——与自然大地环境紧密结合,充满一种秩序感、整体感、统一感,表现出合目的性的场所精神;第四,淡雅简约——建筑色彩为黑白灰,建筑元素为点线面,建筑空间为外实内虚;第五,亲切宜人,建筑空间以人为本,尺度相宜,至理人性,表情丰富,文化融入。

“徽派建筑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陈继承在最后强调,“那就是时刻都是以人的行为为尺度,关怀着人,体现着人的本性意志,是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意义和物化空间。”结合本场跨界论坛“传承与创新”的主题,他希望徽派建筑在未来能够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够走向世界,拥抱未来。

跨界高峰对话

医院建设与运维也能玩跨界?文物、建筑、信息化专家想法值得一听

(从左至右依次为:罗彪、姚蓁、张宏明、陈继腾、王伟)

安徽省文物局研究员张宏明:传承和创新是永久的命题。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资源。文化资源需要永续利用,而非杀鸡取卵。从长远出发,打好基础。文化遗产能给我们带来的启发是激励我们的丰精神家园、成为国家甚至社会的旅游资源、给予当下人们生活与工作某些启发和借鉴。

黄山市城建设计院院长陈继腾:建筑与医学相通,都围绕着人的本质展开。朝向、通风、采光、温度、干湿度及是否周边是否安全、便捷几大因素,对于医院基建来说尤为讲究和重要。

上海市卫生基建管理中心副主任姚蓁:医院建筑是有生命的,就像人体,有心脏、有血管,更是全生命周期的。若医院建筑拥有了文化气息,也就拥有了灵魂。建筑的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精细化。同时,如何用医院后期的运维反推前期的基建,也是最为重要的关键点。我们最近在跟运维设施、运维管理团队交流,发现就细微之处的配电箱都有着不同的供应商,以致于颜色不统一,继而导致工作人员手中有一大把的钥匙。如何将他们整合起来,这就是后期运维团队对前期基建团队提出的一个要求,二者的关系不能分割,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

华为医疗行业信息化专家王伟:智慧医院的建设核心是什么?我认为离不开两个字--便捷。这个“便捷”着重包括三个方面:一个是对医生,在他们工作过程中,尤其在面对病患时,最重要的是如何便捷地为患者进行服务;二是对患者,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能否感觉到便捷,这个“便捷”似乎是一个定性的概念,就需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如人工智能、数据等技术尽可能将其量化起来;三是对管理者,需要统筹医患双方,这是一个更高的要求。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