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三国时期真正最聪明的谋士——贾诩

2020-10-17新闻17

三国时期真正最聪明的谋士——贾诩

贾诩是东汉末年至三国初期的著名谋士和军事家。贾诩之所以被称为“毒士”,不是中国人所说的,而是来自日本的游戏。贾诩善于看透人心,能力的手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战略,二是眼光。贾诩之所以被称为“毒士”,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贾诩一个计划使王允迷失,吕布逃跑,长安混乱,人们死亡无数。

虽然这一切都不是贾诩想看的,但毕竟起源在他身上,叫毒士不算过分。 王允用美人计杀了董卓,而吕布一文一武垄断朝廷大权,然后大肆报复屠戮与董卓有关系的大臣。 董卓的西凉兵首当其冲。 曾经散布谣言说王允和吕布要杀西凉人。所以西凉官兵都有恐慌情绪,李榷郭汜等主要将领也在计划逃离。

三国时期真正最聪明的谋士——贾诩

在李榷郭汜血腥统治的岁月里,瘟疫频发,还有天灾,战争等,汉献帝只好逃离长安,仓皇逃跑。 当时长安的人差点死了,而这一切的后果,贾诩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只是因为贾诩的话,造成了长安城中大量的百姓伤亡。是因为贾诩贪生怕死,不顾后果,却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使世界陷入混乱,而改变了命运的大人物,因此,三国毒士是贾诩的。

三国时对贾诩的描写是:看人说什么,说什么是什么。 善于运用细心观察,考虑说话人的身份,性格,爱好等通俗的方式与人交流,让对方听自己的话。在沟通交流中能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对方从不拘泥于规则,应变能力很强。 这样的分析,可以断言贾诩的“诩”应该是第一个意思,说得很有套,沟通能力很强。 这样的人像他的名字也很符合贾诩这样的人。

三国时期真正最聪明的谋士——贾诩

贾诩,是东汉至三国时期的顶尖谋士,人称毒士,其人足智多谋,可谓无谋略。贾诩曾经是董卓部将,董卓被杀后,献计李傕、郭汜等董卓余党反击长安,吕布战败,王允被杀,西凉军阀再次控制皇帝。本来,董卓部就准备逃跑,而贾诩在鼓励他们反击,让李傕、郭汜控制了汉献帝,成功控制了东汉朝廷,东汉末年有望稳定局面变得更加混乱。

三国时期真正最聪明的谋士——贾诩

从此,东汉朝廷名存实亡。李郭之乱,成为东汉末年的导火索,贾诩为自保而提出毒计,葬送了东汉江山。但在贾诩看来,汉朝的存亡并不在他的心中。 李,郭两人都感激贾诩的贡献计划,准备以朝廷的名义给贾诩加官进爵,贾诩只是自己保命的计划,算不上什么大功为理由拒绝了李、郭二人的封赏。

三国时期真正最聪明的谋士——贾诩

表面上看,这是贾诩淡泊名利,不追求荣华富贵。实际上这是贾诩内心的计策。李、郭二人控制汉献帝,不仅无法“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时的关东诸侯都会乘机发展自己的力量。东汉末年乃至整个三国时期,贾诩的计策可以说是最毒的。贾诩年少的时候,曾经遇到过一次九死一生的险情,同行的伙伴都被杀害,但是贾诩却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躲过一劫。

三国时期真正最聪明的谋士——贾诩

也就是说,年少时期的贾诩,就显露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年少时期,贾诩曾被推举为孝廉,担任朗官的职务,不久以后就因病辞官。回乡的路途中,贾诩遇到了一群劫匪,于是贾诩开始忽悠这群人。劫匪准备把贾诩杀死之时,贾诩却对劫匪说:“我是段颎的外孙,你们不要把我杀了,我家一定会给你们很多钱把我赎回去。”

三国时期真正最聪明的谋士——贾诩

当时太尉段颎长期镇守边疆,劫匪对太尉是非常害怕的,正因如此,贾诩却忽悠他们说他是段颎的外孙,利用氐人对段颎的恐惧,使自己脱离险境。“贾”这个字就不用多解释了,是被大家熟知的姓氏。那么贾诩的名字有何意义呢?“诩”念xu第三声,意思有三个方面:第一,夸大,能言善辩,例如词语自诩。

三国时期真正最聪明的谋士——贾诩

第二同“栩”,形容欢喜、开心。第三,普遍。例词有:来自《说文》的“诩,大言也。”来自《礼记·礼器》的“德发扬,诩万物。”来自《礼记·少仪》的“合同主诩。”贾诩的毒,体现在了观事准确,眼光犀利,并且有点出人意料,并且切中要害,不计后果。其目光远大,算无遗策,精通兵法。

官渡之战时,贾诩力主与袁绍决战。赤壁之战前,认为应安抚百姓而不应劳师动众讨江东,曹操不听,结果受到严重的挫败。在曹操这里,贾诩更是为曹操选择世子方面立下了功劳。在曹操继承人的确定上,贾诩以袁绍、刘表为例,暗示曹操不可废长立幼,从而暗助了曹丕成为世子。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贾诩的比喻,让曹操避免了曹操的儿子为了魏王位争夺。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拜其为太尉,封魏寿乡侯。曹丕曾问贾诩应先灭蜀还是吴,贾诩建议应先治理好国家再动武,曹丕不听,果然征吴无功而返。说贾诩是三国时期最聪明的谋士,一点不为过,《素书》中讲:“潜居抱道,以待其时。若时至而行,则能极人臣之位;得机而动,则能成绝代之功。如其不遇,没身而已。”讲的就是练达之人必须“时止则止,时行则行”,惟有“动静不失其时”,方能“其道光明”。鬼谷子也一再强调:“世无可抵,则深隐而待时;时有可抵,则为之谋。”三国时期的贾诩以身垂范,很好地诠释了这句话。

#三国两晋南北朝#君王皇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