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2020-10-17新闻22

自希波战争结束以后,为了防止波斯的再度入侵,雅典也效仿斯巴达所建立的伯罗奔尼撒联盟那样,在一部分希腊自由城市的自愿下设立了一个环爱琴海同盟,也就是“提洛同盟”。

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雅典受自身在爱琴海上强横的海上军事实力影响,已经不再甘心与其他同盟国平起平坐,而是想把“提洛同盟”发展成一个以雅典城邦为核心的“海上帝国”。

故而为了保证“伯罗奔尼撒联盟”的利益不受影响,原本在希波战争中与雅典同进退的斯巴达也就此率领着伯罗奔尼撒联盟展开了与提洛同盟的对抗。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于公元前431年爆发的几乎波及整个希腊语世界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也因此而正式拉开了序幕,并最终于公元前404年以斯巴达的胜利而告终。

如果单从这个结果来看的话,伯罗奔尼撒战争明摆着就属于古希腊的内部斗争,并非希波战争那样的抗侵略战争,两次战争的性质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完全不一样。

那为何却会有人认为这场战争其实是“希波战争”的延续,最后的赢家其实是波斯而不是斯巴达呢?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古希腊并非一个统一的国家

这点其实还要从古希腊那诸多城邦的性质开始说起。

虽然古希腊文明是一个整体,但是对于古希腊那众多的城邦而言,其实却并非一个整体,而是被众多纵横的山脉分割成了几百个各自独立的城邦。

再加上当时的交通条件落后,各个城邦之间的联系通常也就是一些极为凶险的山间小道,这也就直接导致古希腊各个城邦之间的联系十分有限。

那么在各个城邦人口的逐年递增之下,一旦各自城邦的粮食储备、以及生活物资等资源无法满足日常所需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毫无疑问,必然是战争和掠夺,一方面是因为各个城邦的文化以及风俗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在这些城邦的上面,并没有一个类似于我国西周时期那样的“周天子”存在,也就是缺少影响力足够大的因素去从中调和。

这点大家还可以参考我国封建时期的“战国时期”,周天子名存实亡,各个诸侯之间完全就是靠实力说话。

这也就意味着从古希腊文明的角度来看,伯罗奔尼撒战争确实称得上是古希腊的内部战争,但问题“古希腊文明”这个词是哪来的?

是后人给追加的,而并非当时就已经形成,那么大家还认为伯罗奔尼撒战争是古希腊的内部战争吗?显然不是。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即便其是以提洛同盟以及伯罗奔尼撒联盟两个阵营为主导,但本质终究还是类似于我国战国时期的“合纵连横”,充其量也就是合作共赢的关系,谈不上统一。

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就算这样,那不还是古希腊的事情吗?又跟希波战争有什么关系呢?波斯又怎么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呢?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认为波斯是伯罗奔尼撒战争最后赢家的实质

诚然,伯罗奔尼撒战争从表面上看确实跟希波战争没什么联系,可大家觉得雅典精心策划的征服西西里岛的计划为什么会输呢?

因为一个人,一个名为“亚西比德”的雅典将军。整个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后半场几乎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

先是于公元前416年,为了打破战略困局,雅典把目光瞄在了西西里岛本地城邦的矛盾身上,正好西西里岛的一个名为“塞杰斯塔”的城邦也发来了求援信,所以雅典就计划先派遣一个使臣过去考察一下。

可结果在使臣回来后,或许是接受了“塞杰斯塔”的贿赂吧,原本穷得叮当响的西西里岛在使臣的口中却成了一个人人手中都有巨大财富的富庶之地。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这也就导致雅典直接就接受了西西里岛城邦“塞杰斯塔”的邀请,派出了一支由5100重步兵、以及1000多名轻步兵组成的远征军,就这么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结果当然很明显,塞杰斯塔城邦所拿出的报酬根本就无法支付雅典远征军在远征过程中所付出的消耗,实打实一个赔本的买卖。为了保本,包括亚西比德在内的三个统帅自然不愿意就这么灰溜溜的回去。

亚西比德也就此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想要让远征军与西西里岛土著西库尔人交好,借以建立一个相对完备的后勤体系,然后突袭伯罗奔尼撒联盟的叙拉古。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可就在三个统帅商讨该如何作战的时候,雅典发来了一份判决书,要求亚西比德回国接受审判,理由是他在出发前毁掉了赫尔墨斯神像的脸。

那么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赫尔墨斯神像的脸到底是不是亚西比德破坏的?

从《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以及一系列相关史料的记录中,很明显的就能看出雅典一方其实也没有明确的证据,审判所依据的也仅仅只是政敌的弹劾、雅典社会不同身份的告密者、以及亚西比德那一贯吊儿郎当的作风。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再加上亚西比德想要突袭叙拉古的目的也是为了建立一条封锁线,借以切断斯巴达的谷物和兵力来源。而且从三位指挥官所提出的进攻叙拉古的战略思想中也可以看出,亚西比德的战术无疑是最稳妥的一个。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神像的破坏者很有可能并不是亚西比德,而是有人从中作梗,想要阻断雅典远征西西里的计划,或者更为明确一点,就是针对当时在雅典名噪一时的海军主将亚西比德。

毕竟赫尔墨斯神像在古希腊人的眼中可是圣物,破坏就等同于叛国,如果亚西比德回去,等待他的很有可能就是死亡。

而斯巴达当时并不知道雅典想要远征西西里岛的计划,否则也就不会出现后来叙拉古求援斯巴达的事件了。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那么结果就很明显了,一切的一切最终指向的都是对古希腊诸多城邦觊觎已久的“波斯”,否则没有大量民间告密者指控亚西比德的话,光凭政敌的弹劾,可还谈不上什么证据。

当然,也不能就完全排除就是亚西比德政敌的一面之词,毕竟雅典当时的民主政治也属实存在着不少的缺陷。

那么我们接着往下看,在亚西比德投奔斯巴达以后,帮助斯巴达与波斯一而再再而三的签订条约,从波斯手中获得了大量的经济支持、以及海军力量扶持,借以帮助斯巴达建立海军舰队啥的。

并明确提出针对对雅典人的战争应由波斯国王、斯巴达人和他们的同盟者联合进行。

波斯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正式卷入了这场古希腊“内战”,整个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局势也就此开始扭转。

试问,如果没有利益支撑的话,波斯为啥要帮助斯巴达?

但说到这里其实还不算明显,毕竟就算最后斯巴达获胜,波斯的利益来源也就仅限于斯巴达,难保斯巴达不会在休养生息过后出尔反尔。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然后紧接着到了公元前411年,雅典发生了“寡头政变”,整体实力被进一步削弱,但就在这时,因斯巴达猜忌而去往波斯活动的亚西比德竟然又回到了雅典。

而且还带着雅典的海军几次重创经过波斯海军、以及经济强化过的斯巴达。

这就有意思了,从希波战争中雅典海军的表现来看,其之所以能战胜波斯海军,几乎完全就是凭借着萨拉米湾狭窄的地形优势以及雅典船体相对较小的灵活优势,若是真正放在辽阔海域上的话,雅典战胜波斯的几率并不大。

更别提在后续雅典与斯巴达的几次冲突中,要么就是斯巴达海军获胜,但战果不大,要么就是两败俱伤,直到最后提洛同盟解散,以接受斯巴达人的领导而宣告战争结束。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结束语

也就是说,斯巴达所获得的战果,也只是一个大批公民破产,兵源减少,城邦统治基础动摇的古希腊,仅此而已,虽然获胜,却也算不上赢家。

反观波斯,收获的却是包括斯巴达在内所有希腊城邦的宗主国地位,也就是古希腊诸多城邦就此成了波斯的“诸侯国”,丧失了实质上的主权地位。

就算是斯巴达想要反抗,也终究因为伯罗奔尼撒战争的诸多负面影响而无力回天。

虽然时隔多年,但波斯在希波战争中未能实现的战略目标,也终究是通过伯罗奔尼撒战争间接实现了不是吗?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如果这么看的话,那把伯罗奔尼撒战争看成是希波战争的延续确实没什么问题。

而且结合整个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发展进程来看。

波斯至少从雅典远征之时,就已经在背后默默的布局操纵着整个战争的走向。

否则在雅典远征西西里岛之时,雅典名噪一时的海军主将亚西比德为何会突然收到破坏神像的指控,在他投奔斯巴达却受到斯巴达猜忌以后,为何又会受到波斯的青睐,甚至是接纳?

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获胜,为何却有人认为赢家其实是波斯?

毕竟不论在什么时候,接纳投降的敌人其实都是一种风险很大的事情,诸如斯巴达对亚西比德的猜忌,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到底是不是“双面间谍”,明显就说不通。

且后来亚西比德为何又会在雅典出现寡头政治,导致实力大跌之际,再次回到了雅典,一方面在斯巴达实力大增以后再次重创斯巴达,一方面又让斯巴达和雅典的战争保持了一个微妙的消耗平衡。

然后功成身退,直到两方都元气大伤才宣告结束,这种种事件的发生,光凭一个爱国意识显然也解释不了。

更何况波斯最后还恰到好处的站了出来,并拿出了战争期间所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一跃成了所有古希腊城邦的宗主国。

【end】

#世界大战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