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野钓重铅找到底之后,浮漂和水平齐,到底应该下拉浮漂多少距离? 台钓是不是一定要抛满竿

2020-10-17知识11

怎样选钓位可以提高鱼获? 暂停 进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请刷新试试这是一个临河的大沙凼 主塘有70多亩由于水深 地形复杂 无法捕捞 老板没放鱼的只是在水中间搞了网箱 其他区域算是野钓难度级别今天的主风向是黄色箭头所示的东南风结果我到钓点的时候发现还有一点东北风受2股风的夹击 西北角的地方就成了下风口满湖的油膜 污秽都给吹到这个角来了虽说下风口好钓鱼 但这种油膜让线组都很难沉的所以 我勘察现场情况以后在油膜污秽区的2个尽头 分别打了2个窝本集只讲下面黄圈这个窝地图放大后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岸线上有个凸起其实现场看这个岸是直的 凸起是树往水里在倾斜水上有树 烈日可遮荫 挡光线 凉快又安全是个钓大鲤鱼的好位置 所以我贴着树荫的边上打窝刚好在明暗交界处的安全线那里回来看看现场钓位的情况 95%的钓友会如图所示人与岸线呈90° 竿尖直指对岸 在竿尖前方抛窝而且习惯玩台钓的人有个陋习 就是恨不得坐到水里去有多长的竿子就多长 能抛满竿就打多远大家看我的竿子钓的方向 看看准备打窝的位置从岸线对比就可以看出 6米3的竿子 只出去了4米再远就失去了对鱼安全性的考量我们一定要做到 人去顺应鱼 而不是让鱼来顺应人定好位置 打2勺谷麦窝料 人。

野钓重铅找到底之后,浮漂和水平齐,到底应该下拉浮漂多少距离? 台钓是不是一定要抛满竿

如何钓离底? 对于如何钓离底,这个问题,个人认为有必要明白为什么要选择钓离底?毕竟生活在水底的鱼种相比较而言还是占多数的,只有明白了这些才能会更好的做出调整。一般选择钓离底有以下几种原因导致:1,水底有水草或者酱层。我们在垂钓时,常常有这样的发现。浮漂调好,线组抛入水中后。如果我们钓的是2目,但常常会出现小于2目的情况。这时我们就需要注意了,一般这种情况排除走水和水底不平外,很有可能就是水底有杂草或者酱层了(当然鱼接口除外哈),这时我们就需要选择钓离底了。2,因为溶氧量低或者其它原因导致鱼儿上浮了。这是我们垂钓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常常在垂钓中,往往钓底挺好的,突然停口了,这时我们就要考虑是不是窝子没鱼或者鱼层上浮了,钓离底也是考虑范围之内的解决方法。3,垂钓在雨中或者雨后。因为下雨时或者雨后,随着新水的不断注入,水底的泥土不断的被搅动,这时水底是浑浊的,当然鱼儿是不喜欢待在水底的,往往会选择逃离或者上浮。这也是在雨中垂钓停口的情况下,选择钓离底的原因所在。4,垂钓中上层鱼种。这个就不难理解了,你要钓中上层鱼种肯定要钓离底的(钓浮也属于钓离底的范畴的)。该如何调离底呢?我来分享一下自己的调漂方式:定水深。首先。

野钓重铅找到底之后,浮漂和水平齐,到底应该下拉浮漂多少距离? 台钓是不是一定要抛满竿

钓鱼竿是长节竿好还是短节竿好?各有什么优l缺点? 感谢邀请回答。关于长短节鱼竿的优缺点,我觉得还是看个人的使用习惯来选择,长短各有自己的优势与缺点,下面我们来具体的分析一下。短节鱼竿长节鱼竿1.长节竿和短节鱼竿的对比1)长节竿比短节竿少了很多搭节量,总长相同、材质相同、壁厚相同的情况下,长节杆的元径、自重可以更小、更轻,使用起来自然更应手。同时前述指标相同情况下,长节竿强度也会更高。长节杆的模具就比短节的方边易制,短节6节变成了长节4节,简化了制作工艺,应该说提升了制杆工艺,同时也减少了节数接口的重叠面积,减轻了杆身的整体重量,其他方面也相应得到提升。2)竿节之间的受力不同。溪流竿由于节数多,受力的接口也多,相对的强度会低,台钓竿节长反之。3)所钓的对象鱼不同。溪流竿很明显,是针对小鱼而定的,台钓竿对稍大的鱼有优势。4)使用及携带的方便程度不用。溪流竿容易携带,野外使用方便,台钓竿反之。如果想轻装上阵,可以选溪流竿,如果要玩竞技的,还是台钓长节竿好。2.长节竿和短节竿如何选择?1)短节竿收缩后长度短,钓鱼时便于携带。短节竿虽然携带方便,但因为节数多,制作时多将竿壁设计得很薄,其钓力必然相应降低,钓上大点的鱼断竿率相对高些。而钓鱼最怕的就是断竿。

野钓重铅找到底之后,浮漂和水平齐,到底应该下拉浮漂多少距离? 台钓是不是一定要抛满竿

钓鱼6一8斤的鱼时,总是被切子线,怎么做才不容易被切子线? 6至8斤的鱼对于钓鱼初学者来说已经算是很大的鱼了,没有一点遛鱼的技巧是非常容易切线的。但是想要避免切线首先一定要选择适合钓大鱼的线组,6斤至8斤的大鱼对于基本功较好的钓鱼人来说,使用1.2号或1.5号子线成功率就很高了,在冬季的时候使用0.6号或0.8号子线也照样有很大的机会成功钓获大鱼。对于基本功不太好的初学者来说,使用2.0号或2.5号子线相对比较保险。选定好子线之后,主线只需要比子线大两个号即可,例如使用1.5号子线可以搭配2.5号主线,使用2.0号子线可以搭配3.5号主线。选择了合适的线组仅仅是垂钓大鱼的基础,想要成功钓获大鱼还需要钓鱼人采用正确的调钓方法。抬竿刺鱼的力度控制多数切线都发生在中鱼之后的几秒时间内,如果中鱼之后鱼立即开始冲刺逃窜,那么切线的可能性就非常高,因为此时钓鱼人尚未将鱼竿完全竖起来,钓线会承受很大的力。为了避免鱼发起冲刺,在抬竿刺鱼时力量不可过大,这样能够减小鱼的疼痛感,如果在中鱼之后鱼不发起猛冲,钓鱼人就能够抓紧时间将鱼竿完全竖起来,这时鱼竿就能够分担钓线的受力,切线的可能性也会大幅降低。控制鱼的活动范围在遛鱼的过程中最好能够让鱼始终在靠近岸边的区域活动,这是最安全的。但是在遛鱼的过程中。

野钓重铅找到底之后,浮漂和水平齐,到底应该下拉浮漂多少距离? 我个人理解回答这个问题前提,你确保铅坠到底了,浮漂与水齐平可不一定是真到底了!因为我刚开始学钓鱼的时候,裹上上铅皮就把浮漂扔进去了。而且用的质量不算好的大浮漂,加一点铅剪一点铅浮漂没反应!所以很有可能造成与水平,不一定是到底了。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用小浮漂大线组的记得压水线!不然调漂中有误差!再说一下重铅到底,与水齐平,开始下拉调漂!分两种情况第一种,保证你的水底是平的,而且抛竿准确,回杆子到位,铅坠和浮漂基本保持垂直!如果你带钩子调漂。那你就下拉子线的长度,就行!如果不带钩调漂,就下拉超过子线的长度!第二种,水底不平,抛竿不准确,打满杆找底找过了!抛满杆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整条线组是斜着的!这一点需要改过来,可以往前送杆子看看浮漂是不是又起来了!水底不平,需要多抛竿几次去实验,野钓中,水下有水草或者淤泥,重铅下去都有可能找底找过!所以我的个人建议对于野钓环境这种复杂情况,浮漂直接下拉子线长度再多拉5~10公分。这样都是为了防止水底不平,底找过的情况!总结,只有多去自己总结学习才能有自己的经验!而且野钓环境中也不是说非得把浮漂调的多么好!重铅到底上推浮漂直接钓,不也是一种钓法吗,也有它实用。

在自然水域垂钓如何压水线?有什么技巧? 其实就是压线,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钓技动作,我们暂且将它归在抛竿这个大类中。当我们将饵料抛投到想要作钓的钓点后,鱼饵慢慢会沉入水底,然后我们在把鱼竿顺势往后拉个15cm差不多的样子,直到水面上的浮漂与水面垂直,这个时候我们将竿子抬高将前端竿稍沉入水底让浮在水面上的风线全部都压入水中,记住动作轻一点。再然后浮漂自然下沉在水面立稳,我们在把竿子送回15cm左右,在这时我们只需要将主线竿稍和浮漂三者之间持续处于垂直的状态,把竿子再放回支架上。这整个过程就是压水线的基本操作了,是不是不是很简单?压水线的注意点在这里提醒大家,如果你觉得自己没要把握压好水线,那就先不压慢慢子实践中总会熟悉,不然做不好反而适得其反。竿子尽量打直、打准尽量把竿子打的有准头,直这是每个钓鱼人的都知道的常识。倘若我们没有把线打直,遇到大风大浪的天气,我们压水线就会变得相对难点,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把压水线的竿稍进入水面,深度就就加深,在一定程度上会使鱼受到惊吓。还有我们在压水线的时候,不要太心急,当看见浮漂在水面慢慢开始竖起来的时候,在开始压水线,当然动作也不要太快。因为我曾看见周围有钓友看到鱼饵刚到水面就压水线了,这个时候浮漂。

在自然水域垂钓如何压水线?有什么技巧?

钓半水怎么调漂? 1,重铅,能压沉全标的,先抛一下钓点,全沉,2,拉标向上抛一杆钓点,露出全尾,不露标肚,3,将标拉到中间位,留一标座太空豆不下拉,4,剪铅至第2点的露标,5,双钩挂饵,这时可见二饵压下标尾,剩下的目数,就是你要钓的半浮,上顶,下拉,晃动,均可提杆,也可在,上留太空豆范围内,上下调整钓层,有鱼上就是鱼层!直到极钝,或一标,

关于抛竿的问题----新手求助 如果是5.4的鱼竿满抛中点的话的确需要练习不过告诉你个窍门,长竿抛竿时手臂可以抬高点侧抛,这样可以提高鱼竿的水平高度和上扬角度,利于钓组在空中的抛荡的弧度,能很好。

钓鲢鳙从什么时候开始找水层? 看到关于钓鲢鳙的题目,我满脑海都是剁椒鱼头啊。鲢鳙喜温,鲢鱼,在两湖一带被称作白鲢子,鳙鱼,也称作花鲢、胖头、麻鲢。鲢鳙生活在水域中上层,喜温,靠嘴巴一张一合吸食浮游生物,靠鳃滤食。上面讲述了鲢鳙的习性,我们来了解鲢鳙钓法。很多钓友都知道,鲢鳙钓法通常用手竿钓半水和海竿水怪线组钓半水。在作钓时该如何搜水层?鲢鳙需要用气味浓烈、雾化效果好的饵料抽窝,在水中形成雾化团。无论是手竿线组还是水怪线组,大多可以采取从上到下的搜索办法,视钓点水深来定,例如3米深的水,可以从80公分左右开始抽窝,如果半小时左右没口,就可以把浮漂往上拉50公分再抽。上述是个比较通用的抽窝搜鱼层的办法。有经验的钓友知道,鲢鱼喜臭饵,鳙鱼喜酸香饵。有针对性的带饵抽窝,若是钓鳙鱼,就可以适当的钓深点,除非天气闷热。正常天气下,在水中层开始抽窝,多打几竿,就会诱鱼来口。来口时,若是出现挂鱼不牢,即使等漂黑了也会跑鱼,那说明鱼层在下面,此时还需把漂往上拉十几公分,以便钩能被吸入鱼嘴。以上是我的拙见,我是墨海,一名喜欢野钓的八零后。欢迎大家关注、评论和交流!

#鱼钩#鱼竿#钓鱼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