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风为百病之长”的论点,应怎样认识?

2020-10-17新闻5

《素问·风论篇》提出了“风者善行而数变”和“风者百病之长也”两个重要理论,同时亦概括了风的特性。这两个论点具有因果的关系,正因为“风者善行而数变”,所以“风者百病之长也”。由于风邪的善行数变,故风邪伤人,其症变化多端。鉴于受邪的部位,患者体质,受病的时令等其它条件的不同,故其症状表现亦各有所异,如寒中、热中、寒热、疮疡、肌肤不仁,疠风以及五脏风、胸风、目风等各种风病,然而这些风病却均有多汗恶风的共同症状。

“风为百病之长”的论点,应怎样认识?

另一方而,六淫之邪都是夹风而至。而风动于四时,四时中的寒热暑湿燥火均借风气的流动,侵袭机体而发病。如风寒、风温、风湿等皆冠以“风”字。可见风为六淫之首,百病之始,其性动而不居,变幻不定。所以《风论篇》又云:“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

风性主动,变化最广。风邪伤人,可侵及于人体的不同部位,致成寒热、热中、寒中等病变。以下结合发病途径、病机、证候分别说明之:

寒热,伤人途径为“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即风邪外袭于皮肤肌表。病机与证候是“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其寒也则衰食饮,其热也则消肌肉”。张景岳在《类经·疾病类》中说:“开则卫气不固,故洒然寒……闭则阳气内壅,故烦热而闷”。又说“寒邪伤阳,则胃气不化,故表少食饮;热邪伤阴,则津液枯涸,故消瘦肌肉。”由此可见,风邪伤于肌表,可因人体差异,产生寒热变化和怢慄,出现不能食等症状。

“风为百病之长”的论点,应怎样认识?

热中寒中,伤人途径“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眥”,说明风邪客于阳明,内入于胃,因胃居中焦,其脉上行而系于目,故可循脉而上行。其病机与临床表现是“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张景岳在《类经·疾病类》中说:“人肥则腠理致密,邪不得泄,留为热中,故目黄。人瘦则肌肉疏浅,风邪犯之,阳气易泄,泄则寒中而泣出。”尽述风气之变或为热中或为寒中之理。

鉴于风邪伤人的部位不同,诱因各异,虽同曰风证,但其名称和临床表现亦迥然有别,现就五脏风的异同症状,诊察要点,归纳列表对比如下:

“风为百病之长”的论点,应怎样认识?

以上根据原文,概括了五脏之风的具体病状。由于脏腑功能不同,因而证候表现不一。但其中“汗出恶风”一症却是异中之同,为诸风所共有,从而突出地反映了风邪致病的证候特征,这对后世的临床辨证,有着深远的影响。如伤寒太阳中风之汗出恶风,温病风热入于卫分之汗出,其理论皆渊源于此。

【文中素材图片来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皮肤疾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