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董秋斯与翻译工作 英语翻译

2020-07-21知识8

《大卫·科波菲尔》翻译的哪一版的比较好? 不知道楼主买了好版本没,建议看 董秋斯的,董秋斯的文笔相比张谷若,宋兆霖要好,董译无论在内容和语言上都最忠实于原文。其实一共有四个版本;分别是1914年由林纾、。中国翻译史的四个阶段 1.古代翻译史-起于先秦时有关翻译的零星论述,至于清干隆初年《番清说》;2.近代翻译史-起于鸦片战争,止于五四运动;3.现代翻译史-起于五四运动,止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4.当代翻译史-新中国成立之后.管窥清末民初风起云涌的社会变革,讲述翻译在其中所起的不容忽视的作用。作者根据梁启超、严复和林纾做出的卓越贡献,首次提出应将他们称为那个时期的译坛“三杰”。梁启超被列于榜首;他虽年纪最轻,译的作品最少,但他创办大同译书局,培养翻译人才,以政治影响翻译事业,故而所起的作用最大。《20世纪中国翻译史》计六十余万字,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一部叙述我国二十世纪翻译历程的史书。扩展资料:民国时期,我国的翻译事业蓬勃发展,鲁迅、郭沫若、茅盾、瞿秋白、刘半农、郑振铎、曹靖华、董秋斯、朱生豪、梁实秋、傅东华以及梅益等翻译大家的活动,把翻译事业推向了辉煌的巅峰。此际西学东渐风气日炽,许多学子负笈欧美,译著颇丰,门类包括诗歌、小说、剧本等,译著按国别划分为苏俄、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等。这一时期是全书叙述的重点,所列举的译者译著最多,占的篇幅最大。全书共分为三部分:清末民初时期的翻译活动;民国时期的翻译活动。董秋思的《论翻译理论的建设》 1951,参见如下片断 50 年代(上世纪,以下同)初,《翻译通讯》杂志的主编董秋斯(1951)在《论翻译理论的建设》一文中所作的解释至今值得一读:“早有人说过,翻译是一种科学。这。

#读书#语言翻译#文学#翻译理论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