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失传的舞蹈《相和歌》的相关文献 相和歌”的含义与读音相和歌是中国汉代在“街陌谣讴”基础上继承先秦楚声等传统而形成的一种音乐,主要在官宦巨贾宴饮、娱乐等场合演奏,也用于宫廷的元旦朝会与宴饮、祀神乃至民间风俗活动等场合。“相和歌”之名最早记载见于《晋书·乐志》(不知是宋书还是晋书)“:“相和,汉旧歌也,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这句话其实已经解释了相和歌的表演形式,是指在弹弦乐器与吹管乐器的交替伴奏下,由歌唱者击节而歌(节为一种打击乐器),形成了乐器伴奏与歌唱相互应和的形式。其特点是歌者自击节鼓与伴奏的管弦乐器相应和,并由此而得名。再综观相和歌的形成过程,不难看出这里的“更相和”三个字的读音应为“gēng xiāng hè”,即交替着与歌唱者相互应和之意。至此,“相和歌”应念“相(xiāng)和(hè)歌”。作品《相和歌》介绍这个舞蹈是舞剧《铜雀伎》中的片段(《铜雀伎》详细介绍;相和歌片段视频),是群伎舞蹈,用的是汉代的盘鼓舞形式。中国汉代一种踏在盘子和鼓上表演的舞蹈(舞时将盘子和鼓排列在地上,舞者在盘与鼓上纵横腾踏,表演各种舞蹈技巧;因为一般用7盘一鼓,所以又称七盘舞<;有时只用鼓而不用盘,或以鼓代盘>;)。作者介绍这个舞蹈的编舞。
中国民族器乐的节奏特征是什么?
相和歌的舞蹈 北国的冬天寒冷而漫长,春日姗姗来迟。舞台上,20位轻纱罗裙的少女怀着迎接春神的喜悦,和鼓和乐、载歌载舞,用清亮的歌喉、婀娜的舞姿尽情抒发对春天的期盼与眷恋。那轻快的旋律,那蓬勃的朝气,不正昭示着更加绚丽的明天吗?这一段《相和歌》选自《铜雀伎》的片段,此为盘鼓舞,于汉代最为流行。相和歌:相和歌的名称,最早见于《宋书·乐志》,是对汉代北方各地流行的各种汉族民间歌曲的通称。其中,既有原始的民歌,也有在民歌基础上加工改编而成的艺术歌曲。它属于汉代乐府歌曲中的一类,是乐府歌曲中的精华部分。乐府是古代的一个音乐机构,秦代已经出现,并一直延续到汉代。后来,人们把汉代乐府官署采制的歌谣,以及魏、晋直到唐代可以入乐歌唱的诗歌,或者模仿乐府风格的作品,也统称为乐府。所以,乐府又成了一种音乐名词或诗歌体裁。初期的相和歌称为“徒歌”,主要是指原始的民歌,只是清唱,而无伴奏。《晋书·乐志》载:“凡此诸曲,始皆徒歌,既而被之管弦”。“徒歌”进一步发展,成为清唱加帮腔的形式,称做“但歌”。《晋书·乐志》载:“但歌四曲,自汉世无弦节,作伎最先倡;一人唱,三人和”。又有《乐府·古题要解》载:“乐府相和歌,并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