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tinnitus)为耳科疾病中的常见症状,患者自觉耳内有声响、响度不一,高音耳鸣可使病人烦恼,影响睡眠与工作。其出现或为间歇性,或为持续性。有时耳鸣可能是某些疾病的首发症状或伴随症状。病因
引起耳鸣的原因很多,疾病性耳鸣根据有无声源刺激分为真性耳鸣和体声性耳鸣。真性耳鸣有耳部或其他部位疾病引起,没有声源刺激却主观闻及的声音,为真性耳鸣,常见于外耳病变、中耳病变或贫血等疾病。体声性耳鸣指某些疾病引起的组织、器官发出异响,也就是有声源(体内声源)引起的耳内闻及的异响。这些声音有的可被他人听闻、仪器检测或可被改变体位、屏住呼吸、压迫血管等抑制,比如发生于腭肌痉挛和咽鼓管异常开放的耳鸣。
还有非疾病性耳鸣,即生理性耳鸣,指在特殊环境或体位时,在耳内出现的声音。包括吞咽运动时,听到的咽鼓管开放的“咂嘴”声;极其安静环境中听到的血液循环的嗡嗡声;侧卧枕上时,同侧耳听到的有节律的、并有强弱规律变化的搏动声,此为耳周动脉搏动传导所致。严格地讲,这些不能属于耳鸣。症状起因1、真性耳鸣
(1)外耳病变:如外耳道阻塞引起,包括耵聍栓塞、外耳道胆脂瘤、外耳道异物、出血、肿瘤等。
(2)中耳病变:鼓膜穿孔,尤其是外伤性鼓膜穿孔早期,耳鸣较重;急慢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功能不良、听骨链异常等均可引起耳鸣。
(3)内耳病变:耳硬化症、梅尼埃病、内耳感染、外伤、迟发型膜迷路积水、突发性耳聋等。
(4)某些全身性疾病:如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消耗性疾病导致的低体重、内分泌功能紊乱、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压异常、肾衰等,可因内耳血供障碍、神经营养缺乏、毒血症导致神经功能异常。
(5)药物:具有耳毒性的某些药物应用不当可导致耳鸣,如万古霉素、甲氨蝶呤、某些抗抑郁药等。
(6)老年全身功能减退:表现老年性耳聋、噪声损伤、原因不明的短暂耳鸣等。
(7)心理因素:部分患者的耳鸣,可能与睡眠障碍、神经紧张、情绪波动等精神心理紊乱有关。
(8)其它:听神经瘤、颅脑外伤等。2、体声性耳鸣(客观性耳鸣)
(1)血管性耳鸣:临床常见,多为搏动性耳鸣,与脉搏节律一致,由动脉搏动引起者声音较高,由静脉搏动引起者声音较低,如为动静脉,则多为吹风样杂音。无器质性病变者多间断发作,可能与体位、疲劳、精神状态有关,有器质性病变者耳鸣多持续,同时可有其他症状伴随或出现。包括的疾病有高血压、血管异常受压、动静脉瘘、动脉瘤、颈静脉球体瘤,其中以血管受压扭曲较常见。
(2)肌性耳鸣:最常见的为腭肌阵挛,耳鸣为与肌阵挛同步的“咔嗒"声。颈椎病、颈部扭伤等使颈部周围肌紧张增强,鼓膜张肌、链骨肌痉挛出现耳鸣。
(3)呼吸性耳鸣:多见于咽鼓管异常开放者,可闻及自己的呼吸声或自声过强的不适感明显。一些消瘦的病人可出现。
(4)下颌关节功能异常性耳鸣:下颌关节咬合不良导致关节运动时异响,往往他人可闻。这2个预防措施你都知道吗?1、噪声性耳鸣的预防
(1)降低或控制噪声源,尽量将其控制在国家允许范围(85分贝)之内。
(2)阻隔噪声的传播,用吸声材料、隔声墙降低噪声强度。
(3)加强个人防护。
(4)预防性治疗,服用维生素B、维生素C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2、药物中毒性耳聋的预防
(1)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杜绝滥用,绝不多用。
(2)避免联合应用2种以上耳毒性药物。
(3)预防性治疗,如同时服用泛酸钙、维生素B族等。
(4)用药期间加强听觉监控,如有中毒迹象,立即停药。注意事项
耳鸣是很难被治愈的,如果为非可逆性病因,可以教会患者适应耳鸣的方法,包括生物反馈和遮蔽物。另外,助听器可以增加外界声音进而减少耳鸣。对于一些患者,眼罩和助听器可以降低耳鸣。需要注意的是,噪声、精神压力、疲劳、体位(卧位)、女性的月经期以及一些事物及饮料可能会使耳鸣症状加重。更多精彩阅读,敬请关注@药渡
#清风计划##健康##耳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