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开站的“淘宝台湾”还是没能熬过这个冬天。在经历罚款风波和“整改”闹剧后,“淘宝台湾”最终因不堪重负,选择了放弃。15日上午,“淘宝台湾”在官网发出一份“淘宝台湾营运计划调整公告”,称经慎重评估后,将陆续关闭下单等前台功能,平台其他服务仍持续运作至12月31日,随后正式下线。
“淘宝台湾”在台湾的遭遇并非孤例。一段时间以来,民进党当局以各种借口和手段,阻挠陆资赴台投资,禁止台湾业者与大陆相关企业合作,包括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陆资互联网视听服务均被禁止在台湾落地。岛内有识之士指出,“淘宝台湾”难逃政治打击,势必引起其他在台陆企恐慌,也升高了外界对台湾的政治风险评价。
“淘宝台湾”屡遭刁难
“淘宝台湾”宣布下线的同一天,负责其经营业务的克雷达公司也发布声明称,“经公司慎重诸多评估后,考量市场环境仍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忍痛决议于今年12月31日23点59分正式停止在台湾的营运。”
“淘宝台湾”开站之时,适逢民进党当局大肆炒作“陆资威胁”。为避免因陆资身份而被刁难,阿里巴巴以品牌授权方式,授权英商克雷达经营“淘宝台湾”。在克雷达的股权结构中,阿里巴巴持股只有28.77%。按照岛内原有规定,陆资占比不超过三成的公司不算陆资。
未曾想,“淘宝台湾”仍然难逃攻击抹黑。2019年上线后就被民进党“立委”扣上“摧毁台湾电商产业”“使台湾电商平台无法与大陆公平竞争”等帽子。民进党当局经济部门为了将其拉入“黑名单”,甚至宣布修改“两岸关系条例”,将把“陆资具实质控制力”的公司一律认定为陆资。今年8月,民进党当局“投审会”认定克雷达背后的陆资阿里巴巴集团具有实质控制力,不但于开出41万元新台币的罚单,还限期在6个月内“改正”。
阿里巴巴在台湾可谓命途多舛。早在2001年,阿里巴巴就曾申请在台湾成立公司,但未能成功。直到2008年4月,阿里巴巴在台分公司才被台当局许可。民进党当局2016年上台后,一度以“隐瞒陆资身份”为由对阿里巴巴开出罚单并要求其在半年内退出台湾。
此番“淘宝台湾”无预警“全盘放弃”台湾市场,在岛内引起不小争议。产业人士警示民进党当局,对于“淘宝台湾”撤退千万不要“沾沾自喜”,要戒慎恐惧、审慎看待。“陆资企业对政治风向特别敏感,当陆资一家家从台湾撤退,意味在台资产受到威胁”。
据悉,“淘宝台湾”目前站上商品数量约3000多万项。去年“双十一”期间,“淘宝台湾”下载量突破200万,此后每月业绩成长幅度约有15%-20%,且一直稳定向上。
排斥陆资得不偿失
“淘宝台湾”被迫宣布关停,只是近年来在台陆资企业受民进党当局政治打压的诸多案例之一。
此前,台经济主管部门于8月18日发布消息称,将在台湾地区代理或经销大陆地区的互联网视听服务(OTT-TV)纳入商业禁止项目表。爱奇艺、腾讯视频等陆资互联网视听服务均被禁止在台湾落地。此项禁令已于9月3日起生效。
据台湾《工商时报》报道,仅爱奇艺在台活跃用户数就有200万,付费用户近百万,每月不重复登入人数超1000万人次。台湾联合新闻网认为,此举除了增加了民众的“绕道成本”之外,毫无意义。“台湾经济部门一纸禁令把爱奇艺赶出台湾,但观众只要动动手指,仍然能连上海外的爱奇艺,继续付会员费观赏琳琅满目的陆剧、台剧、韩剧、日剧及各国综艺。”
关闭“淘宝台湾”谁来买单?台湾网友更是看得清楚。有人表示,“很多台湾店家会在上面开店,折扣码配下去很猛。”有网友担心,“基本上淘宝下架,会看到台湾一堆潮店跟日韩店跟着又有一波倒店潮。”还有人一针见血指出,“照样大陆淘宝买爽爽,只是台湾又少了工作机会,税又少抽了,又有人要被解雇而已”。
网友评论截图
台湾“中国时报”评论称,民进党现在不断升级对陆资的管制,就如同打出七伤拳,支持者叫好,但也造成自己“内伤”。毕竟一味赶走陆资、类陆资,既有损本地就业、税金,与直接的服务,更可能伤及台湾经济投资活力,可谓得不偿失。
据了解,今年1月至7月,两岸贸易额1349.4亿美元,同比增长8.7%,台湾所获顺差超过700亿美元。大陆企业在台聘用员工近25000人,每年纳税超过12亿新台币。
国民党民意代表费鸿泰奉劝民进党当局深思,他表示,台湾今年在两岸经贸活动中的收益可能高达千亿美元,比马英九执政时代还高,如果仍要随着美国的脚步搞花样,最后受伤的只怕还是自己。
“反中仇中”或引恐慌
淘宝、爱奇艺等陆资企业在台湾,不仅方便千万台湾民众,更提升岛内服务业水平,民进党当局为何总是穷追不舍?“中国时报”此前发文称,自美政府开始对大陆实施经济制裁与打压后,民进党当局就呼应美国对陆资企业的严格审查,对大陆企业与两岸经贸往来升高限制。
有分析指出,台湾并非不需要外来投资,只是对民进党来说,排斥刁难陆资方便自己制造“反中仇中”氛围,进而从中渔利。自2009年台湾开放陆资入岛以来,就对陆资诸多限制。迄今在台的陆企投资只有1674项、23.35亿美元,平均每年约160项、2.2亿美元。相较之下,大陆开放台商投资30年来,台资投资大陆超过3000亿美元。岛内业界抱怨说“我们的钱可以去(大陆),却不让人家(大陆)的钱来,(台湾)不是很笨吗?”
据了解,在入岛的陆资中,超过八成集中在服务业,仅在今年第一季就雇用2.4万个台湾本地员工,为台湾创造不少工作机会。淘宝台湾倘若被迫离台,大批台湾民众在淘宝台湾开设的网店将不得不结业。
相对于“淘宝台湾”撤离带来的直接损失,岛内业界更担心“反中仇中”氛围引起其他默默在台耕耘陆企的恐慌。阿里巴巴作为一家国际化路线较为成熟的企业,已经针对在台业务可能的风险进行对应的操作。即使如此,“淘宝台湾”仍难逃过政治打击,连时任台“经济部长”的邓振中都曾感慨,台湾是“全世界第一个对阿里巴巴下逐客令的地区”。
针对民进党当局严审、限制陆资赴台投资,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此前回应表示,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是造福两岸同胞的生命线,给广大台湾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民进党当局的所作所为,无法改变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大势,只会压缩台湾的发展空间,断送台湾的发展机遇,损害台湾民众的利益福祉。